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万科千亿背后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1-01-11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黄秋丽

关键字:战略管理 安全

与王石的技术、服务型企业提法不同,郁亮认为,“不论怎么说法,万科未来的转型就是要学制造业,向制造业转型。姜汝祥认为王石是一个极富人文色彩的人,“他总是把人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因此万科是中国公司里极少数有伟大基因的公司。

【图注:左郁亮,右王石】

  这也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重要、最有冲击力的图表之一。

  从2004年开始,万科陡峭的发展曲线,印证了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这一年,当万科的年轻团队提出按照30%的年复合增长率,万科将在2014年实现千亿目标时,连王石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万科真的在2010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千亿级地产公司。

  这件事的发生其实没那么顺理成章。拜时代所赐,但也不完全是。

  我们需要去重新审视这家曝光率极高、几乎没有秘密可言的公司。万科是可以被模仿的吗?在它高速增长背后,有哪些逻辑是值得借鉴的?它又将面临何种挑战?

  拍照时,我们来到了王石的办公室。

  2009年,万科总部搬到了深圳盐田大梅沙海边。新的总部大楼很酷,几根巨大的柱子支撑着一个线条简洁、后现代风格的“盒子”,王石的办公室就在“盒子”的六楼。这是一个相当敞朗的空间,三面是六层书架墙,另一面,是与阳台相通的落地玻璃墙。通过它,抬眼能看见大梅沙的海景。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散布着深圳最贵的别墅区。“万科天琴湾”的LOGO很显眼,24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不仅在深圳,在全国也是天价豪宅了。

  “万科是主流住宅开发商。什么是市场‘主流’?就是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性需求购房。”王石说,“但是像这种能代表企业研发实力的产品,万科也要做。”正是靠着针对刚需的中小户型,万科在2010年实现了千亿销售额,但拿“千亿”去恭维王石,他的兴奋度不高。“对郁亮团队,千亿是个有指标性的数字,很重要。”他承认,但他自己更大的兴趣,是展望10年之后,万科能不能成为一家技术型与服务型的地产公司。

  可以把这个“盒子”看成万科技术型走向的一个说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取自本地(以减少碳排放),并且都是环保材料,循环的雨水处理系统,楼顶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整个“盒子”供电。

  而说到服务型公司,王石那股子为人们所熟悉的傲气又露出来了:“很多时候同行根本不明白万科在做什么,它们跟万科差的不是数量级,实际上是质上的差异。”他说,中国城市化总会达到增长的极限,在那个时候,地产商没那么多房可盖了,怎么办?“比如其他发展商有地,我来给你规划、建设、销售,甚至我还给你做物业管理。万科可以做行业内一站式服务,还可做业主的服务。到那时,万科现在坚持的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等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且慢,还是让我们来说说当下。

  毕竟,万科是中国第一家千亿级的房地产公司。而它的诞生并非那么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先来看下“千亿”这个数字。2009年,中国千亿级企业只有63家,并且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民营的市场化公司,只有联想、沙钢、华为等寥寥几家。2010年,千亿俱乐部中增加了万科和美的两家。再看下万科入千亿的背景。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史上最严厉的一年,尽管老百姓仍然抱怨房价调而不降,但行业中人多少感受到调控带来的肃杀。2009年,老大万科(2009年销售额634亿元)与行业亚军的规模差距不过一两百亿,而2010年当万科昂首破千亿时,行业二三四名仍然在五百亿的门槛徘徊。

  再次,万科刚在2008年经过20多年创业史中最强的危机。就在2009年3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万科的管理层还在反思万科2008年遭遇的“五百亿魔咒”—负增长、降价门、捐款门、质量门(参见本刊2009年4月《万科归零》)。当时,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对万科模式已不看好。房地产行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经呈现出成熟的、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一批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公司脱颖而出,比如商业地产里的万达、住宅地产里的龙湖等。除了规模庞大,万科做主流住宅的开发模式,已经没有更多新颖之处。一些很小的项目公司,可能在产品上与万科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个别甚至会超过万科。而在遭遇2008年的系列舆论危机后,万科的公众形象跌至低谷,其作为行业标杆的价值似乎已经褪色。

【图注:郁亮】

  这家公司怎么就能在2010年实现80%增长,跃然而起呢?

  也许我们需要去重新审视这家曝光率极高、几乎没有秘密可言的公司。如果你认为万科的模式平淡无奇,那么为何至今只有它做到千亿规模?从2004年的91亿,到2010年的1000多亿,万科6年时间规模翻了12倍。它是可以被模仿的吗?万科高速增长背后,有哪些逻辑值得借鉴?它又将面临何种挑战?

  万科CEO郁亮的办公室在五楼,与王石办公室相同的方位。没有王石办公室内他从世界各地拣来的大小石头,但有件摆设跟王石一样:一辆自行车。2009年,他们都迷上了自行车运动。并且从这项运动中,找到了一些启示。在自行车团队追逐赛中,最要紧的是一队的第三名要追上另一队的第三名;纯粹第一名最强,没用。这意味着团体赛需要队员轮流领跑。“我们单个人并不比别人优秀,但我们的团体能力比别人强很多。比赛是长途,时间一长(团体强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郁亮说。

  逆势增长是怎么实现的

  2010年初,王石并没有想到万科会在年内突破千亿。

  郁亮也没跟王石说。虽然他心里对此是有预期的。2008年之后,他太知道高调的杀伤力了。

  2010年4月调控政策出台之后,王石还一度以为万科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尤其是9月份的调控政策出台之后,我认为万科的销售会下降30%,同行至少会下降40%。直到10月份的数据出来,才知道影响没有那么大。”从8月开始,万科连续3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亿,千亿已在眼前。

  2010年的楼市调控在万科的预料之内。2009年,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楼市全线飘红,开发商们兴高采烈,但王石感到不安。他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他担心房地产泡沫会拖垮整个国民经济,“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你不可能健康发展。尤其在企业做大了之后。”郁亮赞同。“只要在行业中坚持一段时间,有一点敏锐的观察力,都能得出和我们相似的结论。”郁亮说,“我们只是不幻想行业会变得如你所愿而已。”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