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职场与管理>人力资源>文章页
AMT咨询:绩效体系指挥棒为何失灵了?
字号:

时间: 2013-08-25 来源:AMT咨询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绩效管理
在前期调研的时候,AMT咨询已经发现“再起飞”公司的绩效体系无法很好地支撑战略,随着年度经营计划的顺利完成,绩效体系重塑拉开序幕。

 
问题五:公司目标与部门目标的割裂

当笔者翻查研发部门的考核方案时,笔者发现该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为新产品上线成功率,即提高当期研发新产品成功量产的比例,目的是提高新产品量产的速度。

笔者与营销部门及研发部门有一个小小的研讨,笔者的问题是:“谁对新产品最终成功负责?”

营销部门及研发部门几乎同时疑问到:“什么是最终成功?”

笔者说:“比如新产品的销量取得预期目标,比如半年销售额达1亿人民币。”

研发部门说:“首先,新产品研发时就不会有这个定义,谁知道这个产品能否销售多少?再说,即使有这个目标,我们研发部门也无法负责,我们能做的是把新产品研发出来,至于能销售多少要看营销部门。”

营销部门说:“我们也无法对这个目标负责,因为我们再努力,如果你这个产品没有竞争力,哪又有什么用呢?”

笔者说:“那谁对这个最终目标负责呢?”

大家都默不出声。

突然,一个销售经理开玩笑地说:“那就老板负责呗。”

虽然,这是一个玩笑,但这反映了很多企业的现实,很多公司目标与部门目标是割裂的。最后,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各部门绩效完成的都不错,但公司死了。
 
问题六:无法体现公平性

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绩效体系公平性的问题。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告诉我们,大家考核方案没有区分是错误的,因为开拓一个新市场和在旧市场获得增量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但如果绩效系统无法体现这种差异,就会发现,老销售员占着旧市场不放,而且对开拓新市场没有任何兴趣。
 
很多企业因为对绩效体系关注不足,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去细化和设计合理的绩效方案,结果导致很多绩效方案非常粗放,这在公司发展初期没有问题,但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和业务多元化及商业模式的复杂化,绩效体系应该注意战略导向性、业务匹配性、过程化和精细化,否则就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
 
问题七:奖罚力度不足

笔者对生产总监的其中一个指标进行了测算。考核方案是这样规定的,“产品质量下降±1%时,奖罚0.3分”,假设这个生产总监的薪酬包是100万/年的话,那么0.3分对应的奖罚金为1000000×0.3/100=3000元,但根据“再起飞”公司的产量计算,产品质量每±1%,直接影响到公司纯利润则是800万,这还不包括一些隐形成本和机会成本。
 
可想而知,这样的考核方案设计,对生产总监即没吸引力也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所以绩效方案无法对工作起到很好的牵引作用。
        
问题八:绩效体系无法体现高绩效文化,本质上仍是大锅饭
 
虽然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考核方案,但我发现从绩效结果看,几乎所有人的绩效结果都在90~98之间。深究其原因,就会发现,大多数岗位的考核方案,奖罚幅度是非常狭窄的,所以“再起飞”公司内部的绩效体系本质上仍是大锅饭。
        
就连每年定期调整工资的制度基本上也是覆盖全员,这看似对全员公平,但对于高绩效的人员却是最大的不公平。
 
笔者想再一次重复强调,这不是“再起飞”公司特有的现象,这是绝大多数快速成长型企业都存在的共性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是正常的,这是由企业发展的阶段决定的,但如果不能尽快改善绩效体系,就无法实现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这有点像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邓小平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利益分配的问题,让一部分勤奋的人先富起来才是最大的公平,否则就只有集体落后和贫穷,对于企业而言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人才流失会非常严重。
        
再回头想想“再起飞”公司董事长的困惑:“为何现在员工缺乏创业期的激情?”企业创业阶段,企业老板完全可以靠个人魅力团结一批“有志之士”共同奋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的复杂,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当然还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应该重视建立完善的绩效体系,让绩效体系像一张网一样深入企业每一个角落,真正地体现公司价值观和牵引全员的行为。
        
作为公司的初创者,如果不舍得分享经营成果,企业发展瓶颈会随之而来。这让笔者想到华为公司的文化:“不能让雷锋穿破袜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