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战略规划>文章页
王健林:万达要做消费之王
字号:

时间: 2013-10-03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而观察企业家的最佳时机,又莫过于处于漩涡中的他们是如何面对的。在国庆长假期间,我们选取了几位近期处于漩涡中的企业家,并以各个角度对他们进行观照,以期带领网友走进他们的内心。

速度挑战

从2011年开始,王健林有意识“压一下地产,不像以前那么快”。2012年,王健林给万达商业地产定下的规模目标是970亿,与2011年953亿相比只有微小增长。

迄今为止,万达帝国的根基依旧建立在房地产上。2012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正进入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局部地区已然崩盘。万达其它产业是否会随房地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房地产永远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火了,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年之内是一定有的。”王健林乐观地认为,即便这些年不增长、房地产就保持5万亿的市场规模,万达依然能挺住。

本质上,万达独创的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都是住宅依赖型发展模式,以住宅物业的销售补贴大型持有型物业发展。在房地产处于上升时期,这种模式战无不胜;但是在下行时期,就有很强的赌性。

2008年底,万达联合联想、泛海等5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率先在旅游地产布局,一口气签下了长白山、大连金石滩、西双版纳和三亚旅游地产项目,最小的也有十几平方公里。它虽然再次在旅游地产战略上先人一步,但是这些超大型项目也有相当大的风险。以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为例,该项目庞大投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建的500万平方米住宅销售回款。“可能一个人一辈子就去一次长白山,你想想谁会跑到那儿去买房子?”一位业界人士分析。万达在位于这个中国最北端的原始森林新建了长白山小镇,这里有与北京同步的劲爆音乐、电影大片和新上市的服装,但唯一稀缺的就是顾客。

有很多人问王健林,长白山项目投200亿元、西双版纳投200亿元、武汉投500亿元,收购AMC要100多亿元,加上同时在建的40多个商业地产项目,一年算下来就是2000多亿元,你哪来的那么多钱?

“假如说一年总投资2000亿元,实际万达拿出的钱,可能也就是600亿-700亿元,而万达每年实际投资能力可能也不止这个数。”王健林举了个例子,长白山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但是万达占股45%,前两年总投入也就是20多亿元。杠杆,正是房地产开发奥妙所在,万达出的只是注册资金和一部分开发资金,开发时间又长达五年,银行贷款、销售回款都是所谓200亿元总投资的一部分。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地价几乎为零。

他的解释从来没有说服过所有的人。多年以来,在一些房地产人士的眼中,万达的资金链一直是个谜。“以前万达的商业模式是每个项目的现金流要求平衡,现在已经看不懂了。”清华大学房地产金融研究所杜丽虹博士说。对于万达这样一个体系庞大的未上市公司来说,外部人很难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在2011年之前,万达仅发行过一次信托融资,2012年万达发行了90多亿元的高息信托融资,可见其资金链的紧张。王健林承认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也遇到了些困难,“长白山项目去年最需要钱时没人给贷款,我们向股东借了点款,然后加快销售撑过去的。”在万达的内部,有一个非常强势的计划部门,它是万达控制风险的阀门。“万达所有投资都特别强调计划性、强调现金流,”王健林称所有投资都是分析透了再做,“没有一个企业像万达有这么强大的计划部门,我们计划部门人才非常多。”

“现在几十亿对万达来说,就是杯水车薪,没有感觉。”某著名房地产公司商业地产部门负责人认为,“万达至少需要四五百亿左右的长期资本,才能真正支撑它的发展。”他是根据万达持有的上千万平米不动产以及拿地的规模来测算的。他认为万达之所以以年建20个万达广场的超高速发展,是因为它不能慢下来,只有快速开业、销售、抵押贷款才能保证资金链的安全性。如果慢下来、开工数目减少,还会对团队造成冲击。“资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出现人的问题就很危险了。”

他还认为,万达正因为没有上市,王健林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扩张,才会有今天在文化、消费领域的布局。但没有解决资本的问题,是万达模式最大的硬伤,也是万达最大的隐患。

与万达院线借着文化产业热做上市不同,万达地产板块上市一直跛足而行。早在2009年7月,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就启动了A股上市程序,但至今还停留在证监会初审阶段。在更早的2006年,万达曾和麦格理银行合作发行REITs(商业地产基金),以期解决资金的问题,最终也无成果。

“万达这么大规模,怎么腾挪一下不行。”一位业界人士说,“实在不行万达可以卖一些持有型物业,这些年它们已经增值巨大。”他认为,如果在政治上没有问题,万达就不会有问题。今年,某市长下台后,万达饱受质疑,王健林亲自出面澄清。

在万达内部,王健林的权威无人挑战。据说,万达一些副总裁见到他“连话都说不利索”。汇报者通常要根据他的心情决定汇报内容,“如果王总心情不好,有些事情就不敢汇报”。几乎所有的人对王健林都有仰视乃至畏惧心理,人人都怕犯错,而这种氛围下,对王健林看不见的约束则是,他永远都不能犯错。

记者采访万达的几个产业板块总经理都在40岁上下,他们都声称万达是在开创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但是他们都难以掩盖倦容。朱战备2011年做了40多套ERP系统,丁遥开了20多家百货店,叶宁开了30多家电影院—正是这些巨大的工作量,造就行业新速度。

万达已进入了快车道,想慢下来,很难。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渠道转型相关文章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