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比亚迪过坎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12-28 来源:《中国企业家》

关键字:战略管理 网络

王传福对此的回应是,铁电池技术已规避了现有的技术专利,虽然产品也卖到美国了,但不会受到专利诉讼的影响。王传福也有灵活的一面,当他需要巴菲特这块金字招牌,或者呼吁政府高层关注新能源电动车时,也会成为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11月24日上午11:15,一身工装的王传福走入会议室,比预定时间晚了15分钟。这是他近两三年首度接受媒体到其总部专访。

  没有寒暄,他直切主题:“我们平时对媒体不太开放。”比亚迪最近两年遭致诸多质疑,某种程度上正跟过度封闭有关。他还乐于配合摄影师的要求,也没有拒绝请他钻进E6纯电动车拍照的要求。—就在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和摄影师冥思筹划他拒绝拍照的种种“预案”(吸取上次的教训)。

  “我们一直走自己的路,也一直被人家批评。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看比亚迪,别人觉得你的整合力度这么大,跨界这么广,短期获得这么高的增长,肯定会觉得有问题,我们也不便于多做解释。比亚迪之所以成功,就是在战略上想得比别人更多一点、更远一点。”

  这番话若出自另外一个人口中,多半会慷慨激昂,而王传福语调平静如工程师在讲解发动机的结构—当他真的谈起发动机,反倒神采飞扬。

  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亚迪公司,看起来颇像一台机器,高效、精确地在设定的程序内快速运转,对程序以外的世界不感兴趣。只有足够细心,才能发现它的“冷幽默”:办公大楼的铭牌上刻着“六角大楼”,不知是否隐含着对其“抄袭”指责的调侃?

  指责肇始于2007年。王传福谈起自己的“汽车梦”时,放出豪言: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反讽的是,2010年,在经销商退网,下调汽车销量(由80万减至60万),国土资源部通报违法用地,第三季度利润暴跌(同比下降99%),电动车市场化放缓等一系列冲击后,外界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是否把话说得太满?比亚迪是否还有更多麻烦?他能挺过去吗?

  比亚迪的英文名字是“Build Your Dreams”。要造王传福的大梦,它需要更多坚实的支柱。如果说代工是王传福的第一层梦、传统汽车是第二层梦,那么新能源汽车就是他的第三层梦境。技术派的硬朗风格,自成一家的创新路径,“人+机器”的成本控制力,足以支撑起前两层,而当他进入到第三层梦境的创造时,仅靠之前的比亚迪基因,吃力感随着梦境的深入愈加明显。

  这是他必须跨越的坎。正如2003年从代工杀进传统汽车领域时,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所有人激烈反对一样,这一次,他遭遇的挑战、质疑更多。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深圳五家“明星公司”,2010年过得都不轻松。

  富士康,一系列员工跳楼惨剧后企业形象跌到低谷;华为,一度身陷“接班人风波”;腾讯,将与360的战火蔓延到用户,引来口水无数;海普瑞,创造了“史上最高发行价”,旋即从财务、产品认证、原料供应,乃至发家史遭遇全面质疑。

  深圳是中国的“创业圣地”,五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白手起家典范。郭台铭、任正非、马化腾、李锂、王传福,他们经历不同、性情各异,但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集专注、远见及自信于一身,都敢于颠覆创新的禁忌,都注重对产业链的控制,都比较抗拒站在聚光灯下。

  与同代人相比,他们都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创业初期,在一个封闭体系内,构筑起不同于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不过,当他们招募数以万计的员工,当他们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影响数以亿计的人群,他们已无法做一个“封闭的巨人”。他们需要重新审视与对手、伙伴、员工、公众的关系,摆脱身上的孤硬气。

  在12月5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闭幕式上,马化腾宣布将进入慎重、彻底、完整的战略转型筹备期,转型的原则就是开放与共享。

  一度刻意远离媒体的王传福,也开始尝试“开放”。近三小时的交流中,王承认有值得反思之处:过去比亚迪是小公司,就算死掉了,别人最多看一眼。如今成了焦点,就算没事,别人也会用放大镜来看你。“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目标踏空

  大力扩张产生了混乱以及目标踏空,而扩张的诱惑并不仅仅来自于传统汽车行业本身潜力巨大,还来自于电动车发展的需要

  深圳是创造速度奇迹的地方,王传福则不断刷新深圳速度。比亚迪用七年时间成为世界手机电池大王,又用七年时间冲入汽车产业“百万俱乐部”。

  位于坪山那座面积约260个足球场大小,拥有厂房160栋,安装了2253项自主研发设备的汽车工业园,建成仅用392天时间;跨国汽车公司每隔5—6年才会在全球推出一款基于全新平台设计开发的车型,比亚迪24个月就能搞定;F3从上市到第10万辆下线,跨过中级轿车生存的第二道门槛,也仅用了14个月。

  2010年3月,比亚迪狂奔的脚步终于让自己的经销商绊住。

  从那个月起,比亚迪在山东、河南、北京、杭州、哈尔滨等地的经销商陆续退网。有的4S店曾将王传福与巴菲特的合影放大后挂在店内,照片上王传福和巴菲特满面笑容,下面印着两排大字:比亚迪—股神的选择。随着矛盾激化,该照片往往成为泄愤对象。

  丰田等汽车公司也曾发生经销商退网事件,但从未掀起如此轩然大波。“比亚迪曾说要在汽车行业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一位山东的匿名经销商调侃,“不让经销商赚钱,这条路确实没有人走过。”

  经销商不满集中在拖延返利、向经销商压货、管理粗暴等;之前已多有报道,无须赘述。

  夏治冰为此有些委屈。这位36岁的比亚迪副总裁,负责汽车营销,九位副总裁中,唯有他面对终端消费者。他发现了一个“规律”:比亚迪每次领跑行业后,接下来都是负面声音。当所有自主品牌都走渠道扩张之路,比亚迪快了几步,别人就觉得它们开发渠道不注意经销商利益;比亚迪成了销售冠军,有人指责其销量作假;大家都在扩产能,到了比亚迪就是“乱投资”。

  “中国有哪个自主品牌把单一车型做到了第一名?比亚迪F3做到了,可我们没有成为英雄。”他说。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比亚迪建成了对省会城市100%、二三线城市70%的覆盖,全国经销商超过1200家,数量直追大众。

  支撑这一数字的是两支团队,一支是“满脸是青春痘的年轻人”(夏治冰语)组成的比亚迪区域经理队伍,多数是应届毕业生;另一支是身家丰厚、来自各行各业但唯独没卖过汽车的经销商。

  做惯了B2B生意的比亚迪之前几乎没有营销知识,更不用说汽车营销。“怎么跟经销商打交道,怎么做网络布局规划,渠道管理管控,员工培养培训,都是一片空白。”夏治冰坦承。

  既然招不到有经验的区域经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校园招聘,甚至与整个班级签订协议。找不到成熟的经销商,只能搜索别人挑剩下的网络,或者从行业外寻找合作伙伴—这倒并非难事,在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之后,公司号召力加强,愿意加盟的经销商形形色色,有紧跟巴菲特的资本玩家,也有屠宰场老板。

  从架构上,区域经理的任务就是盯住经销商的库存与销量,让后者按照厂家意愿下订单。不过资历如此悬殊的组合焉能不产生摩擦?在经销商眼中,区域经理都是“小毛孩”,对人情世故知之甚少。“他能做什么事?能拍什么板?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知道不折不扣执行上面那套东西。”上文中匿名的经销商皱着眉头又点着一根烟,“你找他对话不是傻瓜吗?”

  他认为根源不在“小毛孩”,而在于比亚迪心态的变化。2005年比亚迪就实行区域经理管理制度,当时区域经理比较宽容。“可现在厂家野心大了,逼得下面的人用不符合理性的手段来做事,从2009年下半年之后,为了拉销量把自己的价格体系给破坏了。”

  2009年,比亚迪取得了足资炫耀的业绩,总销量达到44.8万。“去年我们销量增长了162%,觉得今年也不会差,网络扩张的计划也做得很大。”王传福下意识地抖了下裤腿说。

  夏治冰透露,实际上他提出的2010年销售目标更高,王传福还往下“压了压”,才调到80万辆。有人评价比亚迪从2009年的成功中得到了“神谕”:罗马是可以一天建成的,只要有足够的人海、店海。

  为了制造火爆气氛,比亚迪几年前就用上了战争术语,将国内市场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战区,2010年年初还组织过几大“战役”。徐州一位经销商反映,如果要完成比亚迪商务政策的提车量,资金链很容易在几个月内断裂。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7月,比亚迪在西安的生产基地项目因涉嫌违规征地被叫停,随后收到了一张294万元的罚单。

  “我们的失误是太相信当地政府承诺。可又不能不相信,再怎么着也是政府啊!”王传福扶了下镜框,“以后对招商比较心切的政府一定要警惕一点儿。”

  虽然王传福运气不好,“很多偶然因素碰到一起”,但可以想见,超过4000亩土地当时对正在扩张的比亚迪所产生的诱惑,它怎能“保持警惕”?

  王传福不敢慢下来。

  2003年前后,与比亚迪同时进入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有五六家,只有比亚迪硕果仅存。它保持每年超过100%的增速,虽然巨头环伺,对它却既打不死,又吃不掉。

  夏治冰坚持认为,以比亚迪身处的竞争环境,不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他不停冲、冲、冲的感觉极其强烈。“之前大家认为10万以下是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后来变成5万以下。我再等的话,合资品牌向5万以下压,我不通过渠道的力量去支撑,就变成等死了。”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5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幸运女神不会总落在一个肩头,比亚迪必须抓住黄金期的时间窗口,拓展保有量,把体验群体扩大,才能获产业升级的机会。“冲不过去,大不了老板把我‘咔嚓’了,如果我不向前冲,再过三年五年,就只能等着人家勒你脖子。”夏治冰做了个手势。

  2009年丰田的销量是781万辆,如果要在2025年实现“全球第一”,比亚迪的销量至少应该冲击10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未来15年中,每年产量要增加近60万辆左右,累计投资不会少于千亿元。如果王传福真的将其作为目标而不是口号,就更不敢稍事休息。

  瓶颈在于中国汽车产业面临消费升级,而比亚迪底牌不多。它进入汽车行业之初,适逢市场井喷前夜。全球汽车消费增长缓慢,欧洲、南美、非洲、日本车市都处于下降状态,唯有亚太地区保持了10%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拉动。自2004年5月,降价狂潮席卷中国车市,业界称为“血雨腥风式的洗牌”,这一时期,中低端汽车成为主角,2005年上市的比亚迪F3就是胜出者。

  自2007年,中国车市渐入成熟期。吉利从这一年开始战略转型,口号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车”,不惜报废8亿元模具。而比亚迪主打车型仍过于单一,只有三款,F0、F3(含F3R)、F6。其中,F3一枝独秀,2006年它占比亚迪全部汽车销量的83.6%,一年后更达到97.7%;之后比例虽有稀释,仍达70%左右。夏治冰希望多积累8万以上客户群的体验,要冲破这个价位他倍感压力,这将取决于比亚迪能否在近年再造几个F3的奇迹。

  不能减速的另一重压在于,传统汽车是王传福宏大梦想的“供血管”。王传福对《中国企业家》自述,除模具费之外,比亚迪每年在电动车和新能源的投入为7亿—8亿。这其中,传统汽车销售贡献的利润不容忽视。

  根据比亚迪股份(1211.HK)201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2010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余额为31.56亿元,同比2009年减少了18.1亿元,下降幅度超过36.45%,手持现金及等价物也出现自200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自2008年之后,比亚迪的总贷款就随着新增项目而明显增加。中报同样显示,其包括银行贷款的借贷总额同比2009年出现了近一倍的增长,总额达到64亿元。

  西安违规用地遭遇处罚的消息传出后,比亚迪股价持续下跌,累积跌幅达到19%,而香港恒生指数同期累积上涨6%。投资者的耐心正在渐渐销蚀,巴菲特的影响力正在透支。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港交所,比亚迪所遭遇的沽空力量仅次于汇源果汁;更何况,比亚迪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别人更会拥上去一通乱打。如果新能源汽车短期难以产生令人兴奋的话题,传统汽车速度慢下来,则是沽空者最希望看到的。

  王传福没有正面回应资金链是否紧张,只是模糊表示,“我们利润应该能保住。”他给出的时间表是“今年下半财年”。

  封闭“鱼池”的开放压力

  通过不断循环“放水养鱼”,拥有技术集群的王传福,进入新产业的底气越来越足,但是,技术上的封闭也形成了文化上的封闭

  有人说,中国汽车业有三种模式:合资品牌模式、自主品牌模式和比亚迪模式。

  何止是汽车行业,比亚迪进入每个领域后都成为独特样本。王传福有清晰的自我定位:“比亚迪是个制造型企业,包括未来也是如此。我们始终与产品打交道,制造的核心就是产品,而产品背后是技术,产品的竞争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技术竞争。”

  无论是代工、汽车、光伏还是传言中处于筹备期的家电,比亚迪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红海”。过去14年里,正是坚守制造企业的本位,依靠“垂直一体化并购整合法则”,它才能把红海变蓝,也由此形成了“独狼”风格。

  有研究者如此总结其竞争策略:第一步,收购或设立平台公司,注入低成本基因,打造纵向一体化产业链;第二步,透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市场;第三步,丰富产品线,转向高端,推出高毛利率产品或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利润率;第四步,不断切入新的细分子行业,发挥各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

  与多数专注组装的厂家不同,比亚迪除轮胎、玻璃等少数通用件外,几乎全部自力更生。它甚至还生产“制造设备的设备”。“大量技术都固化到设备中了,要是全部买别人的整套装备,就和人家在一个门槛上,我们凭什么超越人家?”王传福反问。

  甚至,他对目前的整合水平仍感不满。在2009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他曾以发动机为例,称比亚迪当前只做缸体、缸盖,还没做曲轴、连杆,“以后都可以做”;而变速箱现在只做变速箱壳,齿轮还是外购的,今后一旦有精力,也“都会自己做”。“因为越细分地进行整合,整体毛利率就越会往上走。”

  在本刊2007年封面文章《打破技术“恐惧症”》中,曾详解过比亚迪的制造能力。今天,王传福将他后发制人的战略提升为“养鱼理论”—

  当我们选好一个行业后,就一头扎进去,等于放水,再慢慢发挥比亚迪的特长,找到差异化方法,这就是养鱼。

  当今世界,如果想靠某项技术创新一举成功,机会越来越少,最好的方法就是集成创新,像我们的双模电动车(DM),单个技术都不算领先,但我们解决了汽车和电池之间的大量磨合问题,例如低温、快速充电、电动转向、电动刹车、电动空调等等。单独的电池厂和汽车厂不会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做储能电站也是靠集成创新,将电动汽车的铁电池技术引进,南方电网都在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要搞车载通讯时,就可以将几个部门组合在一起。

  100年前制造汽车时,不可能买到转向,因为全世界没人生产。新能源许多领域也是一样。我们深深体会到集成技术带来的好处。比亚迪这么多年来一直搞技术储备,相当于一个池子里养了许多鱼,一条鱼是一种技术,几条鱼在一起形成产品。我们有近50个人的专利工程师去做专利申报,每年有1300-1400个专利,70%以上属于发明专利。

  现在,别人眼中比亚迪的实际威胁是什么?并不是产品比他早一点点,而是我们早期圈了大量专利,堵了他们的路。像铁电池,化学成分的专利我们没有,但辅助专利,像连接、焊接等方面,我养了很多“鱼”,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我就“哗”地一下全部保护住了。这些专利现在已经形成了集群,未来别人肯定绕不开,有这样的专利就是筹码,以后要是有人希望获得,那我的专利给你,你能不能把你的给我?交叉分享嘛!

  现在许多大企业想订我们的专利,有一些已经在谈了,他们知道要在中国占领市场的话,电动车这一块有必要和我们合作。

  不断循环“放水养鱼”,王传福进入新产业的底气越来越足。他也能容忍暂时不产生效益的鱼,例如宁波中纬。2008年10月,比亚迪收购了这家濒临倒闭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曾有报道指出,由于生产线老化等原因,比亚迪为此每月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总共20亿也未必能填平这个无底洞。

  王传福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战略性亏损,数额也远没有传言中触目惊心,“一个月才亏几百万”。宁波中纬恰恰是池子中的一条大鱼,与比亚迪核心战略相关。比亚迪准备开发一项与变频功率相关的技术,宁波中纬就是一个大实验室。电动车、光伏发电、储能电站都离不开该技术,而之前它为三菱、西门子、ABB等公司所垄断。

  比亚迪的创业史中伴随的是各种专利官司(跟富士康的官司至今尚未了结),但它少有败绩:对手看到鱼池中的某一条鱼和自己养得非常相似,难免火冒三丈,但当几条鱼组合到一起,已经成了另一种动物。

  王传福选择这条路,不仅是出于成本、效率的考虑,也有不愿受制于人的无奈。

  比亚迪刚做汽车时,困难之一是难以找到配套厂家,因为对方并不看好它的销量规模。“人家怕给你开一套模具连4000辆都做不到,比亚迪虽然是甲方,却没有话语权。”夏治冰回忆。

  曾有零部件供应商直截了当地告诉比亚迪副总裁廉玉波:“廉总,给你们做配套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浪费时间。”听了这话,廉玉波只能如此安慰自己:“波导和奥克斯都干不下去了,人家凭什么相信你能干下去?”

  优秀的汽车配套商都有主机厂背景,这些厂家与比亚迪合作,要么开发周期很长,要么价格奇高。当然,还有一种选择是找国内不入流的小供应商,质量虽然差,可也能造出个车样子,可这对新品牌的风险显而易见。

  权衡再三,王传福还是打算将垂直整合的优势延伸到汽车。夏治冰也觉得,这是比亚迪唯一可选择的路,或者说唯一可以快速成长的道路,否则就要牺牲推出新车的周期、牺牲质量、牺牲成本,“我们哪个都牺牲不起。”

  供应商则向本刊提供了另一版本。比亚迪一位早期合作伙伴告诉本刊,他不敢与比亚迪合作。“比亚迪来考察我们,问的很细,几次下来,技术就全是它的,你还等着签合同,它自己就已经开始干了。”

  这是一条不适合奇瑞与吉利,只为比亚迪量身打造的路。首先,在代工领域它受过客户苛刻的考验,品质值得信赖;再者,它天生有一站式思维;更重要的是有IT产业群的支撑,它不缺钱。尤其是,比亚迪可以找到巴菲特这样的“豪门股东”。

  如今,比亚迪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找到最好的供应商:谁能拒绝一出手就是40万订单的客户?多数情况下,它已不需要再敞开大门,一个更大的鱼池已建成了,它的模具不但供自己使用,也同样提供给通用、丰田等厂商。

  在转型的第一个七年,比亚迪依靠熟悉的路径跑赢了时间。不过,第二次“七年之痒”很快来临,封闭的产业结构形成了封闭的心态,仅靠鱼池已难以解决所有新挑战。

  一个它自己都容易遗忘的现实是,比亚迪已经成为“大公司”,是对手值得全力搏杀的敌人。而当年作为“搅局者”的打法不再适用。

  “以前做到5万台车时,没有人搞我们,做到10万台车时,也没有人看得上我们。当我们做到20多万台车以后,几乎每家都开始正视比亚迪的威胁,把我们看作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王传福甚至推测,损毁比亚迪的可能有“背后推手”。他表示,对方宣传部署会把比亚迪拉入“重要位置”,“你也知道,搞一个企业有多容易,只要花点钱弄一下!”

  这一点,他没有猜错。确实有企业承认在搞比亚迪,但却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事实上,当他高调宣布“两个第一”之后,简直与腾讯一样成了“全民公敌”。类似口号,其他行业大佬偶尔也会脱口而出;但比亚迪,这个谁也瞧不上,总是麻烦缠身的毛头小子凭什么如此狂妄?

  当然,比亚迪也有足够多的漏洞供人攻讦。代工体系中形成的自给自足心态、强硬的目标导向、严苛的管理风格,这些在运营品牌时都难以割断。

  经销商形容比亚迪“相当傲慢”,想见王传福基本不可能,他的精力主要在实验室和车间,对营销体系介入不多,夏治冰也很少出现。有经销商透露,比亚迪近年来不敢开销售大会,怕他们彼此串联起来和厂家做对。某次在青岛开小会,座位安排也是两个区域经理夹一个经销商。还有经销商直接给夏治冰和王传福写信,但如同泥牛入海。

  事实上,夏治冰收到过抱怨区域经理的邮件,他选择了不回应。“我不能向下越权,否则刚建立起来的团队会全部废掉。”

  任正非曾写过一篇《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的文章,在深圳商界流传甚广。夏治冰也深以为然,但如今他感触到,对成熟的A1网络来说,这句话有效;对新网络,应该“让决策的人听到炮声”,而自己恰恰忽略了炮声。

  “这是我个人缺位造成的,我对媒体缺位,对经销商缺位。过去都是实打实的,用业绩说话,忽略了中国是人情社会。”数小时采访中,夏治冰一直在自责。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