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个人提升> 文章页
EMBA教育5大挑战
字号:

类别: 管理缩略词 时间: 2009-11-30 来源:《经理人》杂志 作者:陈振烨 魏薇

标签:EMBA

应对教学管理挑战

面对企业高管、政府高官,面对这个中国最优秀的精英群体,应该怎么管理,这是所有商学院教学管理上面临的棘手挑战。尤其是那些将学员当作尊贵客户、而非学生的商学院,管理几乎无从谈起。此外,还有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如何将师资末位淘汰制、课程末位调整制度真正做到位。

当然,排名领先的商学院,也不乏严格管理的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EMBA学员,只要坐在清华的教室内,就要遵守和接受清华的管理,要放下各自的身段,去掉头衔,互相以同学相称,清华利用开学酒会,毕业论坛,多制造互动交流机会,让学员之间迅速融洽。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学管理中有一些独特的做法。上午开课前,全体起立唱中山大学校歌,下午开课前,唱岭南学院的院歌,只要听到歌声,就意味着迟到了,即使走到门口也不能动,必须等到歌声结束才能进入座位。很多人刚入学时并不习惯唱,但渐渐地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出国学习还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人主动领头唱校歌院歌,这已经成为岭南学院精神的一种象征。

戴亦一认为,课堂之外,学员是VIP客户,可以选择在最好地方上课,提供各种方便,但在课堂内,学生就要老老实实的上课,在厦大的教室里上课,手机信号都是被屏蔽的,不能打电话发短信,也不能进进出出。

国内很多商学院都实行了师资末位淘汰制,但是,由于师资瓶颈,要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商学院和授课教师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在清华,师资末位淘汰是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并且已经形成制度化,对任何一位授课教师都很公平。课程的末位调整,中大岭南学院的做法是,缩短课时,像企业信息化这类课程,如果学员评分不高,就会从四天减为两天,或者一天,然后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学员们的需求。

克服课程创新不足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杨艾琳认为,本土案例研究与开发不足,导致案例教学不够生动深入,适合EMBA教育的案例和教学方法,需要提升和创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也认为,当前EMBA教育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把新的东西快速反映到EMBA课堂上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学院研究金融危机、风险控制、新兴模式、社会责任、环保等等,如何用新的视角去解读这些问题。

事实上,大部分商学院为了教学的方便,课程很少考虑学员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职位等问题,几乎所有学员都上完全一样的课。长江商学院EMBA/Exec Ed学术主任周春生介绍说,长江商学院对此做了很大的变革,除了那些核心课程外,比如公司金融、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等等,长江特别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更多的是侧重于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对新兴市场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并且聘请全球最好的教授来讲授这些课程。

在王方华看来,只有好的老师,但授课方式不得当的话,学员仍然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为此,上海交大安泰学院综合了多门课程,融合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等内容,推出“盈利模式”的项目。比如,分析肯德基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发展如此快,弄清楚这些后,学员有时还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差异化。学员对这门课程的满意度很高,不同小组之间会有竞赛,参与热情也很高。

避免国际化噱头

总体而言,多数EMBA项目的国际化处在初级阶段,比如国际师资的比率,出国学习多少次,这些更多成为宣传和吸引注意力的卖点。“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企业家怎样胜任国际舞台的竞争,这是商学院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我们对国际化的理解,主要是国际视野、国际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常务副主任徐建荣说。

所以,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上,要培养学员的思维模式与国际接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国际非常多的商学院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斯坦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剑桥、牛津等等。目前正在美国的一个班,要在美国西北大学、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完成七天半的课程。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晓屏认为,学员能够通过这种课程体验到国外商学院的教学方法、思维模式。讲到具体案例时,他们能够了解西方公司如何化解危机,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有很多内容是在国内学不到的,这些点点滴滴会对他们今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