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殊途同归的跟随式创新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0-13 来源:创业邦杂志

标签:商业模式 创新

Netscape是被微软先学习后打败的最有名的公司之一。当年微软公司正是采取在学习网景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方式打败了网景。这也就是微软最擅长的复制创新。

网景公司Navigator浏览器一度占据浏览器85%的市场。当时分析师曾经预测网景将超过强大的微软,该公司创始人安德生(Marc Andreessen)也信誓旦旦的公开宣布要挑战微软,降低消费者对微软产品的依赖,这样的高调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错误。而后来者Google在向微软挑战时,显然吸取了教训,布林和佩吉在羽翼未满的2005年以前,被问到是否在挑战微软时,就公开表示“Google替代微软的说法是无比荒谬的。”

微软:先学习再打败对手

看到一个极度兴奋而高调的挑战者,还有一个新市场急速出现,盖茨很快意识到网景的威胁,便告诉手下,“互联网具有最高级别的重要性。”于是,微软从伊利诺依大学购买了Mosai浏览器代码的专利版权,开始组织庞大的研发团队重新升级和改进Mosai浏览器。与此同时,微软开始运用一些制约策略。此前,微软一直同意软件开发商接触Windows 系统上的一些技术信息,以方便其开发出与系统兼容的产品。但是1995年6月,微软开始拒绝向网景提供其操作系统技术升级的信息。同时,微软开始对计算机厂家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应该以缺省的方式预先安装浏览器,由于Windows系统授权的压力,许多厂家被迫同意,这其实是微软为自己的浏览器铺路。

1995年8月,IE浏览器1.0版本随着Windows 95操作系统一起绑定发布。很快微软的IE份额开始提升。同年12月,微软又突然提出IE免费。作为回应,Netscape也不得不开始提供免费的浏览器下载。对用户来说,微软的免费和绑定策略成效非常好,虽然大部分人认为Navigator似乎是更高级的产品,但这已经没有多大竞争性了,1998年网景的份额已跌落到50%以下。

网景并不是第一个被微软先学习、后打败的对手。微软1990年代初期就依靠同样的方式夺取苹果公司的市场,早在微软还采用DOS系统时,苹果公司就已经推出了下一代的图形操作系统,界面和稳定性都相当好。微软的应对手段则是,通过廉价的方式让用户继续使用DOS系统,同时学习和研发类似苹果的Windows系统。1990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3.0,开始与苹果公司竞争,到1995年推出标志性的Windows95时,苹果公司几乎算是被挤出了图形操作界面系统的市场。而微软在Word与WordPerfect之战、Excel和Lotus的竞争中,同样以这样的方式取得胜利。“微软成功的一点是,一旦看准了方向就马上学习对方,虽然它暂时落后,但会尽快赶上。”刘再德总结道。

微软这种被称为“跟随创新”的创新方式,被一些刻薄的美国媒体形容为,“等竞争对手出现,马上复制,然后赶超。”不过著名的自由撰稿人、《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认为,技术所有的独特用途都是可以复制的,技术复制周期越来越短,对新技术的早期投资能真正得到回报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因而巨大的研发投资,也就是所谓的领先创新,并不一定会为自己带来优势。“只有当风险比较低时,创新才可以获得回报。”这种看法已获得很多认同。

西雅图商业专栏作家福特纳认为,微软也一直在努力尝试做领先性的创新,盖茨在1991年就建立微软研究中心,是软件行业中率先成立研究机构的企业之一,“盖茨希望能够发明未来。”通过1994年在微软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情,福特纳认为盖茨是时刻关注创新的,“我看到他坐在微软的系统工程师中间,询问他们的合作伙伴对产品的意见和未来需求,然后他很认真记录了每一条建议。”

2008年,微软投入了82亿美元用于研发,比2007年增加了15%,是全球投入研发资金最多的科技公司,2009年更高达91亿美元,是Google投入(28亿美元)的3倍。在过去一年里,微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新建了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在德国亚琛成立了微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心。为了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在总部研究院成立互联网服务研究中心,还在马萨诸塞州的新英格兰成立为全球第6个微软研究院,主要目的是开发新计算和在线体验。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