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四个大佬的互联网十年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0-13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商业模式 互联网

十年后,“跳出画面”看马化腾、马云、陈天桥、李彦宏,他们有相似的特质:坚持,应用创新,商务创新,了解本土。他们有着共同的软肋:CEO十年没有变过。第一批互联网创始人,应该说领袖气质比较强,忽悠能力比较强,八面来风。还有是历史机遇赐予的先发优势,遮盖了不成熟、不老练,因为你先走,你有时间犯错误,同时也因为缺乏竞争,你的东西好坏基本上市场就这一个。

早期,除了马化腾(当时,我曾派了一个副总去收购他的公司),李彦宏、陈天桥、马云这几个创始人,大部分都有神交,或者在会上见过。对于这四个互联网公司的十年,我觉得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腾讯有过找不着北想卖掉的时候,李彦宏应该说到2003年还没有想过今天所谓搜索模式,他一开始做软件,做B2B模式。他们应该说都在摸索,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行,没有放弃。

他们的共性:剩者为王

从1999年到2009年,阿里巴巴、百度、盛大、腾讯这四家公司中,变化最为巨大的是腾讯。腾讯一开始就是三五个年轻人,抄了一个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抄的ICQ,因为太显而易见了,所以高潮的时候中国有五六十个即时通讯软件。腾讯在当时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早的,也不是用户最多的。但是因为当时联众的鲍岳桥跟马化腾是朋友,他要扶植马化腾一把,我们就鼓励联众的用户都装QQ,当时,联众大概六七百人同时在线。那时全国才几十万网民,所以直到1999年底,我们大概是前后脚撞线——万人在线,大概转过年来就是十万人同时在线。

对腾讯印象最深的是,其一,马化腾比较诚恳,也愿意合作,而且你只要给他提了产品不稳定的问题,他马上就改,这和其他很多公司“你挑我毛病,就是我的敌人” 是不一样的。第二,有一些人做一个公司,是想着融资、上市,或者是卖掉,主要是赚快钱,而马化腾,整体上还是属于认认真真的做东西。随着泡沫破碎,也就是真正的考验是2000年,特别是2001年,这60多个即时通讯软件,关门的关门,整合的整合,卖掉的卖掉,兴趣转移的兴趣转移,大概还有四五家。这个时候,腾讯占领的市场就变成30%左右了。

如果说腾讯、百度是一类公司。那么盛大、阿里巴巴则是另一类的。腾讯和百度是我心目当中比较正宗的互联网,它是90%以上的资源,都放在产品的研发、改进、运营以及商业模式的寻找。盛大他们是做生意,不会做互联网,但是知道这个体系怎么架起来的,然后卖出来,陈天桥最大的功绩是在当时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商业模式,通过网吧直接分成,这个比卖游戏卡要有效率得多。阿里巴巴,我觉得更多是用互联网,而不是做互联网。

第一批互联网创始人,应该说领袖气质比较强,忽悠能力比较强,八面来风。还有是历史机遇赐予的先发优势,遮盖了不成熟、不老练,因为你先走,你有时间犯错误,同时也因为缺乏竞争,你的东西好坏基本上市场就这一个。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