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战略规划>文章页
UC式独立:俞永福夹缝生存的四大兵器
字号:

时间: 2013-07-19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战略管理
按照外界可靠的说法,作为UC战略投资者的阿里巴巴通过收购了晨兴创投等三家风险投资的股份,已在UC董事会成为大股东。这实际是巨头攻防战的一个回合。

阿里巴巴增资UC,目的是在移动浏览器竞技场制衡百度和腾讯

俞永福

UC的生存法则很简单,用俞永福的话说,做一家有主人、有灵魂的伟大公司。

按照外界可靠的说法,作为UC战略投资者的阿里巴巴通过收购了晨兴创投等三家风险投资的股份,已在UC董事会成为大股东。这实际是巨头攻防战的一个回合。“阿里的想法很简单,我并不需要控制权,也不谋求进一步超过50%的份额实现绝对控股,我们给你钱就是支持你独立干,只要你不卖给百度。”

这与俞永福的想法不谋而合。按照俞的说法,在2007年完成第二轮融资之后,UC就在股权谈判中占据了主动。俞永福靠在大沙发上说:等着来见他的投资者早在门口排长队了。UC强调自己是“非卖品”,但不意味着不再接受投资。对俞永福来说,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就是讨论我们要收购谁的问题了,最终UC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俞永福最早出身联想,有着“联想式”的对于伟大公司的迷恋。

这是一家曾被认为是落后产物的公司。UC成立于2004年,那时候大部分手机上网都是通过塞班平台,并依靠技术积累成为“省电”“省流量”的代名词。直到智能机兴起,iPhone的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逐渐取代了塞班平台,UC出现了危机:人们首先会认为浏览器是否能一直作为入口,这是件值得商榷的事;其次,UC突然面临了海豚等后起之秀以及腾讯等巨头的竞争;当然还有,那些习惯从硅谷模式寻找信心的人面对无对照标的UC,态度游移不定。

能够支撑俞永福信心的,重点理由之一当然是它超过4亿的全球用户,其中1亿来自Android平台,1亿在海外,另外的则是,经过几年的沉淀,UC已经从流量入口在逐渐演变成集游戏、信息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平台。

他认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方法,不仅帮助UC走过很多暗礁遍布地带,还将继续带UC朝他想象的那个方向前进:俞永福梦想三到五年后UC在全球拥有10亿用户——Facebook去年刚刚实现了这个目标。“每个阶段发展不同,需求也不同,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是国际化,我认为中国公司在这部分都不会提供太多支持,但如果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韩国三星来找我,我干嘛不要呢?”

“互联网其实不是补短板,而是把长板做到极致。”处在极大巨头的夹缝之中,股权的独立性、产品运营能力、领导力,这些是俞永福总结的实战经验。

兵器一:左右逢源

这是俞永福相当满意的结果,如他所言,基本上UC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掌握着主动权。

“几大巨头都来谈过,”毫无疑问,这其中也包括360。“每家公司无非是交流关于产业的发展方向,每家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对我来说最根本的要求就是UC独立发展,这是所有谈判必须认同的前提。”俞永福说。

实际上,包括百度、腾讯在内的巨头并非没有在浏览器上下过气力,腾讯还通过包括逼迫合作伙伴“二选一”的手段对UC形成威胁。而百度内部则对这个项目犹豫不定,对百度而言,浏览器这个产品可大可小,在百度内部很难成为战略级产品,所以内部发展起来资源投入也没有特别大力度。“UC是市场第一,能被超过的可能第一是出现了弯道,第二是我们自己走错了方向,但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出现。”

巨头们在相互侵犯,不安全感与日俱增的情况下,选择了谈判。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在这场争夺中占据优势,早在2009年就投资了UC,一度想取得控制权。在百度和UC开始谈判之后,阿里一直在董事会层面对此交易表示反对,最后阿里以高出百度的价格收购了其它三家风险投资的股份,以这种方式实际完成了对UC的占有。

对俞永福来说,团队依然在董事会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并且还和三巨头之一有了更紧密的关系,同时有趣的是,即使落败的百度也无法停止与UC之间的合作。

在巨头之间左右逢源的感觉无比之好,俞永福更不着急上市了。“晚上总比早上好”成了他的口头语。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能够把UC的平台搭建完整。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