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自主品牌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

来源:BNET 商学院 作者:尹轶男

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在市场的中低端徘徊,无法实现向上的突破,一旦遇到市场消费需求减弱,自主品牌将会更加吃力,会面临更大的危机。无论是在人才方面还是在产品开发的能力上,中国车企业都存在很多不足。在经济环境不好情况下,一系列限购政策下,自主品牌之路如何突围?

挑战

回顾入市十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格局中,自主品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期间涌现出了奇瑞、吉利、江淮、长城、华晨等等中国的自主品牌的企业。但是,这几年自主品牌汽车为什么下滑呢?应该说汽车市场的逐步的理性回归,汽车消费的不断升级,自主品牌的品牌议价能力不高,消费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等等都是在影响自主品牌的健康的发展。这些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在大形势大环境都好的情况下大家都好的时候自主品牌就好,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就不如合资品牌了?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李伟利处长表示,未来八到十年中,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将面临三大非常重要的挑战。第一,成本问题。在过去的十年,自主品牌发展是以低价取胜的,无论在土地资源还有制造以及劳动力成本都比较低,低价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2020年人均GDP从目前的5000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这是大家毋庸置疑的。我们的人工成本在大幅上升,尤其随着我国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的完善,在用工方方面面的成本都要上升。我们以低成本的经营模式还能不能持续,或者以什么样的低成本来赢得市场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第二,消费升级。人均5000美元到10000美元,消费必然升级,在2004年、2005年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之后近几年成为高的换车时期。非成熟市场换车跟国际市场不一样,国际上原来A级车基本也会换一个A级车,因为他的收入水平不会有大幅度的飞跃,而我国不一样,在换车过程当中大家都选择高端车。为什么豪华车市场占比提升?在目前阶段超过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的市场销量,因为我们的收入差距太大,我们的汽车购买人群也是收入高端人群的一个部分。自主品牌的需求份额越来越少。城市限购必然导致产品需求的高端化,我们将北京限购前后做了一下对比,在北京摇号的情况下,自主品牌逐步也退出了北京市场,广州限购也开始了,其它几个大城市如果面临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的时候,一旦限购,我们的自主品牌发展空间又将被压缩。第三,企业竞争的压力。合资企业凭借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一直对自主品牌产生比较大的压力,近几年由于它的规模大幅度提升,规模效益所带来的优势比自主品牌强的多。合资自主对自主品牌会产生了直接的竞争压力。

应对

当下,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商业竞争环境以及消费环境,都制约着代表中国汽车业水准的自主品牌车企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些困局,自主品牌该如何积极应对?

回顾汽车强国所走过的道路,无不是国家制度安排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对于汽车工业来说,无论是美国、日本、韩国这几个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强国,他们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在国际竞争中胜出。美国为什么能够引领汽车产业,就是因为当时它实现了汽车的规模化生产,福特的T形车流水线生产作业、日本丰田的精益化生产方式,目前韩国至少实现了 低成本制造下的质量保证。那么,中国能找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来发展自主品牌?

李伟利表示:“如果我们还是走这些发达国家原有的路,我们的自主品牌肯定发展不起来。因为你的路跟人家是一样的,技术又不如人家,根本不可能超过人家。我们唯一的设想就是看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汽车服务领域里,跟生产结合方面走出一条道路。首先看技术创新方面,技术有很多方面都需要去探索,如果单纯就是我们的技术研发,我想我们的自主品牌是走不出去的。其次看政府的制度安排,目前来说,我们与日本、韩国所处的环境已经不一样了。从发改委或者其它部委的角度来看,出台相关的促进自主品牌的保护政策或者限制性政策基本上不可能了,没有相关的政策。无论韩国、日本都是排斥了外资,限制了外资的进入才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我们处于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改革开放不可能倒退回去,我们的制度安排就要在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下来考虑。

制度并不一定是我们某个政策条文,我们要着眼于形成一个社会发展体系,以制度安排助推自主品牌,这是政府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方面。而政府促使企业形成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这种制度和技术的共同良性循环一定能够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限购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