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李善友出局酷6背后:江湖侠义与资本恩怨局
字号:

类别: 目标与创新 时间: 2012-07-24 来源:腾讯科技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收购
李善友和陈天桥,一个是从东北农村闯出来、光屁股打天下的草莽英雄,一个是昔日中国首富、互联网界入庙堂之高的政协委员;一个是充满江湖侠义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精明务实的现实派,二人本犹如冰炭难于同炉,但却因视频这一热抛的绣球而生爱,也最终因为视频而分手。

在前酷6员工心里,李善友讲究人情,重兄弟义气,是酷6的精神领袖。别人叫他老大,他也爱用兄弟称呼人,颇有几分江湖侠义。

“我是李善友,善良的好朋友。”这是李善友开场白的常用词汇,现实中,李善友确实善于结交朋友。

土豆网一员工表示:“虽然公司层面是敌人,但我个人一点也不讨厌他,喜欢他的凝聚力和仗义。”

原酷6总编辑陈峰说:“李善友基本上不靠职场原则来和身边的人相处,而是靠江湖义气和个人感召力来带队。”

成也江湖义气,败也江湖义气。创业时候,自己说了算,李善友的江湖侠义,起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在盛大介入之后,人情和职场、资本元素掺杂在一起,团队们有所失落,潜在问题随之滋生。

因为很多兄弟情义的人加盟,公司人员较为臃肿。据传,酷6当时的销售人员最高达200人,多于优酷和土豆。

比较之下,陈天桥作风强硬,任人喜欢亲人和同乡,喜欢“成本杀手”和“执行高手”。陈收购公司的策略是:先低价买入,再看业绩,不合格,就换人。

而李善友在盛大接盘酷6后,采取了豪赌的高举高打策略。据腾讯科技获悉,在被收购之前,因为缺乏资金,李善友对市场推广费用卡的极为严格。收购后,其市场推广费用是同行的2-3倍,很多是不必要的大手笔开销。

李善友当时买版权也出手阔绰,间接推高了价位,一度让对手们极为恼火。

此前,按照众多媒体的说法:对于酷6公司长远战略,李善友倾向做影视剧,陈天桥却想做成本较低、他自己一直情有独钟的视频新闻。

因为陈天桥早有新闻情结,2005年3月,陈就曾发动参股新浪的“偷袭”行动,未果后投资了几家新闻网站。

性格和个人喜好的打法不尽相同,为后来二者间矛盾埋下了伏笔。

坊间传闻,在盛大收购酷6不久,陈天桥曾多次给李善友打电话指责李的不足。“你们网站的内容比优酷差远了”类似的批评屡屡出现。

知情人士透露,李善友离职早在酷6被收购时就已和陈天桥约定,只是后来时间比约定提前了数月。陈天桥身边的人也表示,对于李善友的不满,陈天桥已经忍了好几个季度,直到糟糕业绩的披露,刺激陈天桥必须快刀斩乱麻。

2009年,陈天桥给了李善友3亿元,酷6在资金实力上不输给市场前两名的优酷和土豆。

从账面看,一年后,李善友将这3亿元打了水漂,高打高举的激进版权卡位策略并未获得成功。

酷6财报披露,2010年酷6营收2030万美元(广告收入1440万美元),亏损额却达5150万美元,是营收额的2.5倍。而对比同时期,优酷仅广告收入就高达5870万美元,而酷6的成本支出超过6000万美元,接近优酷的7040万美元。

于是2011年3月,李善友被迫提前下台,毕竟对于酷6的巨亏,其难辞其咎。

虽然后来优酷的发展证明影视剧的路线正确,但陈天桥当时已经对李善友失去耐心,换人迫在眉睫,以至于在未找到合适CEO之际,让视频门外汉、盛大首席投资官朱海发暂代。

利:李善友独乐乐

故事本来随着李善友的离开而收场,毕竟在中国,一家公司被并购后,创始人离开屡见不鲜。

然而,接下来震动业内的酷6大裁员,将故事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2011年5月,在李善友卸任CEO的2个月后,酷6大裁员。

本来裁员司空见惯,但陈天桥没有想到,那时正值微博火爆,离职员工在微博上持续声讨,在舆论上达到了裁员史前所未有的爆炸效应。

这场风波貌似和已经下台的李善友无关。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带有侠义气息的李善友是酷6的灵魂人物,李的离开,还在感情上让员工难以接受,而此时冷面的陈天桥又过于强势,快刀斩乱麻激发员工不满。

此外,由于李善友的掌舵的酷6带些江湖气,有些事一拍板就定,内部职权设置存在交叉冲突。原有的领袖凝聚力的失去,让潜在后遗症日益凸显。

“走到今天,我用尽了我全部的力气,我已经是熬干的药渣,而(朱)海发(当时酷6代理CEO)是一剂新药。”李善友在2011年3月11日离开酷6网后致全体酷6员工的告别词,暗示出酷6在李的统帅下,已经衰落。

2011年,5月20日,正值裁员高潮之际,李善友在微博中写道,“连续两天打开书本,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却看到一颗颗活泼、昂扬不屈的心。子在川上曰:相煎何太急!”

一位盛大员工告诉腾讯科技:“被誉为‘京城十大讲师’之一李善友口才和文采极佳,这是李打出的苦情牌。那时,主流舆论认为李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但其实真正心痛的应该是陈天桥。一个自己看好而买入的希望,却每日挖肉一样的亏损,无异于锥心之痛!”

在上述人士看来,理性分析,陈天桥的裁员是正确之举,不能一直拿盛大兄弟们赚的血汗钱来填补酷6这个窟窿。

收购酷6是陈天桥一桩投资买卖,追逐利益天经地义,持续亏损,人员臃肿,裁员下台是理所当然。

而面对李善友扔下的烂摊子,如何扭转?要么开源来增加广告收入,要么节流以压缩开支。开源难以一蹴而就,节流却能立竿见影。

更有人士指出,李善友或许是当年酷6裁员风波的幕后策划和推动者。在他看来,虽然李善友已经辞任CEO,但直到2011年7月,李善友仍是酷6公司董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不过,上述说法或许只是局外人的猜测和臆想。对此,腾讯科技向李善友发短信和邮件求证。截稿前,未得到李善友的回应。

目前,盛大在酷6这个资本押注上仍在亏损。除了陈天桥,酷6此前的投资人也是受害者之一。

按照公开披露的数据,在被盛大收购前,酷6共融资两轮,金额共4500万美元。一般而言,两轮融资投资人约占酷6总股本的40%,据此估算,当时酷6估计达到近1亿元,4000万美元出售,投资人巨亏。

但据腾讯科技获悉,酷6两轮实际融资额度为近2200万美元,实际估值则为3300万,和卖给盛大的4000万美相比,先入足的投资人获利颇微,如果先期的投资者没有退出,酷6市值被缩水后,损失更大。

有不愿具名的投资人认为,在酷6大溃败过程中,李善友是唯一的获利者。酷6亏损的资金来源于盛大,最终出局后其个人仍获利近700万美元(除去团队所持股估算)。

消息人士说,李善友的旧部高管持股比例较低(近占10%),在股票被回购后,所获得财富较少。现实中,随着酷6的衰败,基层员工期权已基本沦为废纸。

创业喝二锅头,散伙喝茅台。不过,眼下只有李善友一人喝的有滋有味。至于其中缘由,也许正如业内人士猜测:“在被出局酷6的整体风波中,李善友闭口不提个人不爽,或许正是因自己获利,得了便宜不能再卖乖。”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