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不要规模,要“质效”
字号:

类别: 目标与创新 时间: 2010-05-10 来源:《经理人》杂志 作者:王梓木

标签:创新战略

一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不是依靠投资、不是依靠规模,而是依靠内生式增长来形成富有活力的发展模式。华泰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

不走寻常路

虽然去年外部环境十分恶劣,但是我国保险业仍然实现了13.8%的增速,保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4万亿。不过这耀眼的业绩光环并不能掩盖中国保险业多年来过于粗放经营的“短板”。

主要问题集中在:中国保险业的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部分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靠快速增设机构、铺摊子实现外延式扩张,实际上,总体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结构也过于单一,加之非理性价格竞争问题突出,致使部分公司往往采取大幅提高手续费、账外支付等方式争夺保费等,严重挫伤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的观点是:不盲目规模化,要“质效”,并走完全有异于同业之路:第一,以机会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导向;第二,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于第一条路,华泰的做法就是摒弃规模化思维,坚持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换句话说,华泰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从容面对。因此,去年我提出华泰坚持不做保险超市,要深耕保险精品店和专业店。对于第二条路,我要求华泰坚持把推进创新作为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别人有的,我不做;别人没有的,我来做。

争取新产品的先期垄断

我从来不赞成将“拼搏”作为企业精神,那是体育竞技和战争的口号,真正智慧型的企业,能够扬长避短,发现市场,发挥优势,创造价值。

华泰的战略是寻找别人没有的、或者忽略的市场,争取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并先期获得垄断利润。实际上,沿着这一思路,华泰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做了尝试。1998年,华泰抓住银行发展房贷业务的契机,推出全新的银行信贷房屋保险,一度占据北京半壁江山,受益至今。2004年推出出口产品责任险和董监事责任险,占据该险种的较大市场份额。2007年,推出13款责任险新产品,还成为全国“科技保险”试点单位。

金融危机爆发后,华泰加大了创新产品的开发。比如,我们发现中国约有2000万名家政工和60万所家政服务机构,家政从业人数居世界首位,但针对家政人员的权益保障却相对匮乏,尤其是家政服务人员的人身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困扰雇佣双方的敏感问题,也阻碍了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华泰创新地推出了由雇主为阿姨投保的“爱心阿姨保障计划”,一举达到家政服务人员防险、雇主避险和完善补充社会保障范围的三重目标。这一创新产品,填补了保险市场的空白。华泰发现,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而实际赔偿数额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损失由受害者、国家和社会来承担。因此在每年“两会”上,都有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强烈建议尽早建立环保责任险制度。华泰首家推出了“场所污染责任保险”及“场所污染责任保险”两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

这两个产品,一个是针对保险行业忽略的人群,一个是针对环保经济,可以说,它们均在别人没有注意或者还没有切入的时候,开创了一个新市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