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马明哲反思平安海外投资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07-21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企业投资战略

 

马明哲坚持认为,在投资富通的整个论证中,“我们还是谨慎的、理性的,投资以后,当时的情况总体的反应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预料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这个困难的问题,我来答吧。”在200949下午3点开始的平安保险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当记者提问进行到20多分钟时,上海现场的一位女记者终于忍不住直接点名马明哲来回答问题,“对于富通投资有没有检讨”?  

接下来,马明哲几乎是一字一顿地持续讲了7分钟,言辞不能不说恳切,也显见其事后的反复思考: 

“总结起来,在3年多前,在国家外汇储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我们也开始在研究和推进资产全球化的工作。当时在做出这项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们主要有2个出发点:第一,规避单一经济体周期性的风险,这是保险公司通常的做法,通俗地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二,规避单一资本市场过于波动的风险,我们将A股的融资在法规规定的额度里拿出来一部分,分散到一向波动比较小的欧洲的荷比卢地区。我们在研究这项投资的时候,重点研究了富通,富通所在的行业、地区、国家,以及与其周边的国家的各种风险。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还是谨慎的、理性的,投资以后,当时的情况总体的反应还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可能考虑的只是所在国家和周边地区的风险。这次的金融风暴,正如许多人没有预计到的,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过去认为波动比较小、稳定的荷比卢地区,包括全球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即使是隔着电话线,在北京的我也能感受到现场的肃穆气氛。 

我看不到马明哲——这位平安的当家人、精神领袖、一个二十多年来屡屡回避媒体的神秘人物——尽管我非常想看到他此时此刻的举止表情。刚刚过去的“两会”还历历在目,那阵子,好多天在分组会场抓不到马明哲的我,终于在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入场时,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笔挺西装的清瘦的高个子,沿着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广场的北侧墙边,悄悄地往会场台阶上走,一眼认出是马明哲的我冲了过去。事后我曾想,如果当时围住他的记者人数众多,他恐怕至少也得回答个把问题才能脱身。只可惜,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抓住他,提问的语速还不及他大步流星的脚步,便被他以“要开会了,要开会了”推挡回去。 

显然,在这场避无可避的年报发布会上,他恐怕很难再躲掉了。透过电话线,我能听出他语速的斟酌、缓慢,语气的谨慎拿捏,他异常小心地注意着用词的尽量准确,常常反复回过头去重述一句话,只为了改变其中使用的某一个词汇。 

正如2008年对平安是如此艰难一样,今日的这场发布会对平安的高管们恐怕一样不容易。从半小时之后的媒体提问开始,起先,上海会场的记者还比较含蓄地问一些有关公司战略、新年展望的问题,而香港会场的记者们则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似的,从第一个提问机会开始就持续地就富通投资事件轮番质问。  

开始平安还只是派出总经理张子欣应对。他明确表示,平安“对海外投资目前继续是观察和研究,因为股票、债券等方面的全球市场都还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富通有关谈判的新进展一直在保持观察,月底也会有股东会。” 

最后,在僵持近半个小时后,马明哲终于被逼出场。接本文开头,马总结说; 

“总结平安20年来,今年是第21年,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到今天的综合金融公司,一直到进入了世界500强,这20年,如果总结起来,实际上,平安做了四件事情:一,构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综合金融的架构和体系;二,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商业模型和赢利模式;三,在集团和各个子公司建立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四,构建了一个公司,竞争力很强、很有活力、能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平台。

“当然,在一家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来要成为百年老店,在发展过程中毕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顺境的时候,我们大步向前。在逆境的时候,实际上也更可以磨练我们的斗志和意志。”

……”

我反复听了这段话,联系这段时间看的平安发展史、甚至是有关那些历史和当前都在尝试走金融控股集团路子的金融类的、以及非金融类的企业和他们的领导人的书,突然发现,或许,对于平安,把富通事件放在一个更加大局、更加客观的立场上去评断,才不枉公正吧。没有人能忽视马明哲的眼光,“国际化”是他早在平安创立没几年时就提出来的,而不是近10年的事;更没有人能否定平安在金融混业经营上的探索价值和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悲喜自知,对我而言,马明哲仍然是个迷,至今还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即使有很多他的内部讲话流传出来,也依然没有外人能完全读懂他的所念所想。所以,我注定会对这家不走寻常路的本土企业充满兴趣。

注:《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马明哲坚持认为,在投资富通的整个论证中,“我们还是谨慎的、理性的,投资以后,当时的情况总体的反应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预料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这个困难的问题,我来答吧。”在200949下午3点开始的平安保险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当记者提问进行到20多分钟时,上海现场的一位女记者终于忍不住直接点名马明哲来回答问题,“对于富通投资有没有检讨”?  

接下来,马明哲几乎是一字一顿地持续讲了7分钟,言辞不能不说恳切,也显见其事后的反复思考: 

“总结起来,在3年多前,在国家外汇储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我们也开始在研究和推进资产全球化的工作。当时在做出这项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们主要有2个出发点:第一,规避单一经济体周期性的风险,这是保险公司通常的做法,通俗地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二,规避单一资本市场过于波动的风险,我们将A股的融资在法规规定的额度里拿出来一部分,分散到一向波动比较小的欧洲的荷比卢地区。我们在研究这项投资的时候,重点研究了富通,富通所在的行业、地区、国家,以及与其周边的国家的各种风险。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还是谨慎的、理性的,投资以后,当时的情况总体的反应还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可能考虑的只是所在国家和周边地区的风险。这次的金融风暴,正如许多人没有预计到的,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过去认为波动比较小、稳定的荷比卢地区,包括全球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即使是隔着电话线,在北京的我也能感受到现场的肃穆气氛。 

我看不到马明哲——这位平安的当家人、精神领袖、一个二十多年来屡屡回避媒体的神秘人物——尽管我非常想看到他此时此刻的举止表情。刚刚过去的“两会”还历历在目,那阵子,好多天在分组会场抓不到马明哲的我,终于在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入场时,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笔挺西装的清瘦的高个子,沿着人民大会堂东门前的广场的北侧墙边,悄悄地往会场台阶上走,一眼认出是马明哲的我冲了过去。事后我曾想,如果当时围住他的记者人数众多,他恐怕至少也得回答个把问题才能脱身。只可惜,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抓住他,提问的语速还不及他大步流星的脚步,便被他以“要开会了,要开会了”推挡回去。 

显然,在这场避无可避的年报发布会上,他恐怕很难再躲掉了。透过电话线,我能听出他语速的斟酌、缓慢,语气的谨慎拿捏,他异常小心地注意着用词的尽量准确,常常反复回过头去重述一句话,只为了改变其中使用的某一个词汇。 

正如2008年对平安是如此艰难一样,今日的这场发布会对平安的高管们恐怕一样不容易。从半小时之后的媒体提问开始,起先,上海会场的记者还比较含蓄地问一些有关公司战略、新年展望的问题,而香港会场的记者们则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似的,从第一个提问机会开始就持续地就富通投资事件轮番质问。  

开始平安还只是派出总经理张子欣应对。他明确表示,平安“对海外投资目前继续是观察和研究,因为股票、债券等方面的全球市场都还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富通有关谈判的新进展一直在保持观察,月底也会有股东会。” 

最后,在僵持近半个小时后,马明哲终于被逼出场。接本文开头,马总结说; 

“总结平安20年来,今年是第21年,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到今天的综合金融公司,一直到进入了世界500强,这20年,如果总结起来,实际上,平安做了四件事情:一,构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综合金融的架构和体系;二,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商业模型和赢利模式;三,在集团和各个子公司建立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四,构建了一个公司,竞争力很强、很有活力、能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平台。

“当然,在一家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来要成为百年老店,在发展过程中毕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顺境的时候,我们大步向前。在逆境的时候,实际上也更可以磨练我们的斗志和意志。”

……”

我反复听了这段话,联系这段时间看的平安发展史、甚至是有关那些历史和当前都在尝试走金融控股集团路子的金融类的、以及非金融类的企业和他们的领导人的书,突然发现,或许,对于平安,把富通事件放在一个更加大局、更加客观的立场上去评断,才不枉公正吧。没有人能忽视马明哲的眼光,“国际化”是他早在平安创立没几年时就提出来的,而不是近10年的事;更没有人能否定平安在金融混业经营上的探索价值和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悲喜自知,对我而言,马明哲仍然是个迷,至今还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即使有很多他的内部讲话流传出来,也依然没有外人能完全读懂他的所念所想。所以,我注定会对这家不走寻常路的本土企业充满兴趣。

注:《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