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创业>文章页
王守义长孙:“纨绔子弟”家族企业创关记
字号:

时间: 2014-01-21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家族企业
没读过多少书的王守义,给长孙取了个名字,叫王太白。王太白遗传了这个回民家族的面相,高鼻梁、粗黑眉毛、长睫毛,脸型立体。但他比爷爷清瘦。

跌倒了,要像史玉柱那样再爬起来,我们还年轻

没读过多少书的王守义,给长孙取了个名字,叫王太白。

王太白遗传了这个回民家族的面相,高鼻梁、粗黑眉毛、长睫毛,脸型立体。但他比爷爷清瘦。

有一年爷爷的忌日,王太白蹲在地上,拿着小棍写爷爷的名字,比划半天,像发现家族的隐秘代码一样,心头一震,爷爷的名字刚好十三画,自己和另外一个堂弟的名字也是十三画,家族企业的当家产品又恰好叫“十三香”,冥冥中的关联引人遐想。

爷爷为何对“十三”情有独钟?王太白百思不得其解,只怪爷爷在世时,自己没发现这个秘密,否则他可以向爷爷请教。

后来,在朋友圈里,王太白自命名“十三阿哥”,但朋友总是直接把他叫“十三香”。“来,十三香,喝一个。”去年11月底,在王太白参加的一个“二代”聚会上,朋友们如此向他劝酒。王太白腼腆地笑了笑。看起来,他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

回国前的王太白完全不是这样。彼时,他是一个出手阔绰的“二代”,外号“银行”。他有一位要好的哥们儿外号“雷锋”,是河南某个煤老板的儿子。两人都是把英镑当人民币花的主儿,钱借出去了往往有去无回。

“那段时间,心是悬着的。每挥霍一次,心就空一次。虽知道那是父母的钱,不是自己的,但毕竟年少气盛,抵抗不了诱惑。”王太白坐在朋友位于上海金茂大厦50层的公司中,回忆在英国那段鲜为人知,却如同过山车般跌撞的时光。

他的少年时代过得很孤独。

上世纪90年代,王家上下忙于新建厂房,扩大十三香生产规模。大人们纷纷将孩子送到外地私立学校去念书。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孩子们在家乡遭到仇富者的绑架,又可以让孩子们受到很好的教育。

16岁前,每到周末,同学们都被父母接回家,学校就剩王太白一个学生,父母根本没时间管他。“今后我当爸爸了,不会把孩子完全交出去,一定会花时间陪伴他。”虽然有些埋怨父母,但他深知父母年轻时都曾挨过饿,自然希望留给子女尽可能多的财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事实上,王家对教育后人极不自信。王守义的二儿子王银良勉强读完了小学,但为了温饱,王太白的父亲王铁良从9岁开始,就跟着二哥到县城演杂技。因为读书太少,王家几兄弟在经营家族生意中多次被人欺骗。上当受骗多了,意识到文化知识的欠缺,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于是找家教来给大人们上课,对后代的教育也严肃起来,孩子们无一例外的被送到最贵的私立学校念书,毕业后,又全都去了英国留学。

王太白是在16岁生日当天,一个人拉着行李箱,从北京飞往伦敦留学的。先读的是两年制A-level课程。那两年,他和普通留学生一样,一年也就几十万的学费和生活费。父母不常去英国看儿子,只能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他,陆陆续续在他账户上打了三四百万。“当你还不到20岁的时候,账户上趴着几百万现金,你会怎么做?”他反问我。

他买了一辆市面上为数不多的超级跑车,后来就迷上了跑车,时尚杂志上多数顶级跑车,曾经都是他的座驾。他不知道,自己的家族企业早已陷入危机:2003年,王守义去世时,把企业交给了三个儿子:二儿子王银良控股,三儿子王铜良和四儿子王铁良也是股东。但当时的十三香品牌,内外交困,陷入商标之争的泥潭。市场上不少香料,甚至还有家族成员私下生产的香料,都打着“十三香”的招牌。

父辈忙着商战,无暇顾及到海外读书的后人。但王太白也有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的梦想:30岁之前赚够1个亿。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