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运营与创业>运营管理>文章页
宁财神:文化产品经理的二次元产品观
字号:

时间: 2013-10-17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产品
《纸牌屋》的成功让国内电视剧从业者看到了用大数据来做一部剧的无限可能性。但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从定义寻找用户,到积累、分析相关的大批量数据,殊为不易。宁财神是怎么做的?

“与敌同眠”

与其说观众是“上帝”,宁财神认为观众更像是敌人。创作就是从头到尾的作战过程,他称其为“与敌同眠”。“我在试图控制你的情绪,你在试图反击不被我控制。我想让你哭让你笑,但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啊我都见过’。”

在《龙门镖局》里,观众吐槽最多的就是不好笑和爱说教。这也是文艺工作者一种常见倾向,在小心翼翼的讨好观众并获得成功后,难免要醉心于个人表达。但这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的致命伤。所以,商业剧作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受挫之后,再进行回调,努力寻找娱乐观众和个人表达的平衡点。

《龙门镖局》失掉了这种平衡,剧集表现不稳定,宁财神觉得主要是自己编剧的问题。首次担当监制的他被制片、营销各种事务占去了太多精力。

制片的难度首先在于《龙门镖局》的景由片方自己搭建,而没有选择横店。

“横店是我觉得最不适合拍戏的地方。于正的戏场景都美轮美奂,但是很难相信人会在里面生活。没有细节,生活感的缺失导致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信。”

自己搭景比横店拍摄多花了1700万元的费用,这便有了《龙门镖局》里惊呆小伙伴的植入广告来填补亏空。有媒体根据这些植入广告推测《龙门镖局》的吸金能力,宁财神说广告签的快,真没赚什么钱。

“钱的事我不想谈。”

他更愿意谈他与“二次元”世界的互动创作。这是产品升级2.0的过程,宁财神希望能做出一个品牌来,这意味着中国最接近欧美剧集的产品已经呼之欲出。

通过对网络意见收集,宁财神重写了《龙门镖局》10集以上的戏份,马上就要启程去丽江补拍。

补拍是因为对作品不满意。比如有的剧情太水、喜剧分量不够、或争议较大的人物、剧情。

但是宁财神也有一定要坚持的东西。比如舞台感、游戏感,这就是他喜欢的趣味。

“新版是平行时空的概念,特别像游戏。这是第一部大规模的大数据量互动后的产品,你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在网络时代,这样的实验我觉得很有意义。”

《龙门镖局》的二轮播映早已卖出去了,这样的补拍并不能带来收入。尽管主创们都不拿钱,还是要有数百万的支出。

“如果要长期发展,必须把烂肉挖掉。我想把《龙门镖局》做成一个品牌,投入三到五年来做它的各种可能性。就算我不写了,也还是一个品牌。这就要求口碑尽可能好。”

要做一个电视剧品牌,宁财神最关注的不是电视台的收视率,而是网络持续的点击量、搜索量曲线,关注大家是趁热看完、骂完就走了,还是会介绍其他人来看,不断有新的观影人群。补拍虽然在一定时间段看是吃力不讨好,但以品牌为目的,却是划算的。

“《龙门镖局》有些遗憾,逼着我做了前所未有的尝试。无论对品牌、对我个人还是对行业,都是个好事。这就逼着你品质不行的时候就要改,电视台会发现你花精力去改的话就是会更好,那以后电视剧发二轮就会有一个门槛。”宁财神说。

文化产品经理的坚持

我和宁财神坐在路边等人,街对面保利剧院的外墙广告不厌其烦地重播着《龙门镖局》的宣传片,秋风猎猎。在所有关于《龙门镖局》的恶评中,最令宁财神愤愤然的一篇来自《新京报》的社会评论版。

“娱乐版怎么说都行,普通观众骂再难听都没关系,但《新京报》社会评论版竟然说我‘说教太多’。作为一个曾经有责任感的媒体,对于常识在不上网人群中的普及可能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不但无视而且抵触。我怎么可能不生气。”

主题先行,通过电视剧传达“常识”,是《龙门镖局》最受争议,也是宁财神坚决不改的地方。

这些“常识”包括程序正义、网络暴力、反对刑讯逼供、媒体人的自律等等。用宁财神的话说就是“文明时代的常识”。

但《龙门镖局》夹带的“公知”常识,远不如《武林外传》的生活常识那样让观众容易接受。

“现在一提常识大家就说公知又出来摆姿态了。或者你自己看很多书,会觉得这种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干嘛要听你说啊,还会有受辱感。但事实上这些就是文明社会需要的常识。常识的路比我们想象的漫长,我对自己洗脑后遗症的耻辱感都无处不在。”

“你也犯常识错误?”

“比如我去做《非诚勿扰》,觉得一个女嘉宾和那个男嘉宾很相配,各方面条件都合适,但她没选他,我就质疑她动机了。虽然她也有可能动机不纯,但爱情本来就是化学,不是社会学也不是经济学,没感觉就是没感觉,我不能用我的审美去套她的。这是恶劣的‘拉郎配’思想。几千年了,我这种人还有这种媒婆观点。这就是药不能停。”为了这个常识错误,宁财神在新一期节目罕见地说了很长一段话,诚恳地和女嘉宾道了歉。

担任《非诚勿扰》嘉宾让宁财神在街上被认出来的概率迅速攀升。但他却认为过去大家只是不知道宁财神长什么样子,自己的知名度没提升多少,“从(微博)粉丝量变化就知道了。”

某种意义上,宁财神是在用微博感知大众的。

面对二次元微博里折射的三次元世界,写喜剧的宁财神有时会感到绝望。

“有人一直虚构着一个还存在着儒家的道德社会,大家都还用这个标准要求他人,但其实我们早已不是长幼有序的社会,儒家早就已经崩盘。”

“你从互联网中看到的世界怎样的?”

“破碎的。有好有坏,相对均等吧。”

70后的宁财神看到了文革的尾巴,看到了改革开放,看到了严打。经过那段“吃得饱饭但吃不上肉”的日子,他说自己现在都会有物资匮乏恐惧症,本能的去超市就想屯东西。

“这些对你有什么影响?”

“独立,自给自足,对很多人、很多事没有期待,保持距离,但有希望社会改良的愿望。所以我们是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

宁财神在微博上说,决定给《龙门镖局》里的年掌柜改个名字,以示敬意。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