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运营与创业>文章页
孙强:投资要看大势、赶浪潮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3-07-01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投资
私募投资要成功,必须要从宏观着手,赶上行业变革、起伏的大势或浪潮。

私募投资要成功,必须要从宏观着手,赶上行业变革、起伏的大势或浪潮。

从私募投资在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美国成功的私募基金都或多或少地赶上了以下几个大浪潮:7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苹果电脑、微软、英特尔)、80年代的生物技术革命(GENENTCHCH)和杠杆收购(美国医院公司、REVLON)、90年代光纤通讯及软件(思科CISCO、SUNMICRO SYSTEMS)、2000年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亚马逊、EBAY、谷歌),2005年后的社交网络(FACEBOOK, LINKED IN)等。私募投资如果有眼光、有胆识、有机遇抓住这样的趋势和浪潮,就不仅能得到超额的回报,还能参与缔造一些伟大的公司。

在行业变革浪潮以外的投资,则需要对宏观经济、行业态势、资本市场、管理能力等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靠低入高出、扭亏转盈、借债杠杆、高速增长这四种方法之一或综合来产生价值。

在中国,私募投资尚处于早期阶段,到目前为止,其收益主要来自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红利。中国的经济还是以政府导向为主的计划经济,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等变数,造成周期短、金融市场动荡大、企业利润率不稳定等等问题,再加上法制观念薄弱、缺乏投资者保护体制、部分民企管理不规范甚至有欺诈违规行为,使得私募投资的难度加大。

华平投资曾经做过一个分析,看出中国私募投资的最大收益来自于五大趋势:2002-2005年的互联网/新媒体(盛大游戏、分众传媒);2005-2006年的光伏能源(无锡尚德、保利协鑫);2004-2006年的金融机构(深圳新发展银行、太平洋保险);2004-2008年的医疗保健(迈瑞、维高),以及2002-2007年的消费品零售浪潮(李宁、银泰百货、国美电器)。投资套现的最高峰阶段是2006年和2007年之间,一大批私募投资的“神话”也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中国概念股市泡沫的最高膨胀期缔造的。但是,收获期在泡沫顶端,播种期却至少要提前三、四年,通过企业增长、内部管理提升、财务制度完善而让企业为上市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在中国做私募投资,必须学会在政府监管和政策的大环境下,寻找大的行业趋势、驾驭快速增长机会。受私募投资青睐的的未来之星企业应该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所处行业不能是夕阳行业或者是恶性竞争的行业,而应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行业进入壁垒;其次,处于朝阳行业内的企业必须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中国的政策、规定变化多端,人民的消费习惯南北不一,所以好的企业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高速扩张,一定要具有与政府打交道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对新政策的适应。第三是团队的执行能力。光有老板的远大宏图,没有具体落实的人才和队伍,再好的方案也难以变成现实。当年的国美电器就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开店、经营、促销等各方面都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除了应变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在中国,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喜好千变万化,企业如果没有创新、不能跟上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极有可能逐渐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能创新,就能占先;首先脱颖而出、且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比如分众传媒、盛大网络,就能够在较长期间保持其竞争力。

这种创新很不易,1000家企业可能只有1家成功,所以要找准它很不容易。对投资人来说,能够选中这类企业并以合理价位投资进去,一靠眼光,二靠运气,三靠与企业家的亲和力。因为创新的失败率较高,为了降低风险,注重发现创新企业的VC通常的作法是广种薄收,以比较小的金额,在企业初创期分散投入10-100家公司,希望在这一大批公司里有少数几家脱颖而出,带来整个投资组合的超额回报。

虽然有人说互联网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是我认为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创新还会层出不穷。技术创新的难点是怎样将它商业化、产业化,并带来实际的销售和利润。我们今天的微博和微信就在面临这个挑战。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它的商业价值;既要给用户或消费者带来便利和低价,又要留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让这个新的模式能够生存并发展。

在传统行业中,我们更看好模式创新。比如我们去年投资的南京企业孩子王,是个儿童商品和服务一站式大卖场。它既是商业业态的创新,又符合未来中国“消费服务”的大趋势,所以我们认为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零售这个行业在过去100年中不断出现全新模式,从沃尔玛等大卖场” 的诞生,到国美、苏宁等专项商品类连锁店的普及,及至网购巨人京东、淘宝等的出现,产品销售和服务都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但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创新是很不容易的,常常要7、8年后才会看到转型成效。这对于基金期限为5-10年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年的私募投资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行业的衍变,私募投资的策略也应该跟上节奏。地产是近年传统产业中受到调控最多的行业。虽然华平在2005-2008年投资住宅开发商颇有建树,但随着近年政策的变化,我们也在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把视野扩展到办公楼、酒店、物流和长租公寓等领域。2011年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叫易商,这是一家为电子商务零售企业提供仓储设施开发及服务的公司,客户包括一号店、亚马逊等。

易商的特点是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将自己变成电子商务这种新兴产业中的一个环节。类似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公司发展迅猛,在许多地区和城市都需要仓储和配送,但又没有精力和经验去从事仓库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易商就应运而生,为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交钥匙工程,既减少了建设专业仓库的成本,又提高了电商物流的效率。虽然物流中心本身不产生利润,不能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但如果给电商建仓库,从这个仓库发给网购者的货物就能开具当地的发票,从而给地方政府带来税收收益。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有动力把宝贵的土地资源以相对便宜价钱卖给象易商这样的物流地产商。

金融服务也是未来不断产生创新的行业。目前中国的金融业还是以国有银行、保险和证券企业为主,而且监管非常严格,但随着进一步的金融改革、未来资本项下的开放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这个行业各种金融机构的产生、新模式、新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方式的创新会越来越多。通常在人均GDP超过5000-10000美元的阶段,金融行业将会腾飞。中国金融行业这样飞速发展、新的融资和投资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已经不远了。举例来说,目前美国的保险销售,不管是寿险还是财险,50-70%都是通过第三方代理来完成的。而在中国,绝大部分的保险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卖,销售员都希望推销佣金高、容易卖的产品,而不考虑这些产品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第三方保险代理公司则以客户为中心,在不同保险公司的各种保险产品中挑选出适合客户情况的项目,像私人理财一样为客户提供购买的选择。在国内,目前发展这种保险销售的第三方企业还有一定困难,首先是监管审核困难,难以获得牌照,其次是保险企业在中国大多为大型国有企业,第三方代理机构要收取一部分代理佣金,在分成方面与国有大保险公司谈判话语权相对较弱。但随着近两年保险行业业绩整体增长乏力,与经济的发展成熟,市场上渐渐开始出现了第三方销售代理机构的机会,这种保险经济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也诞生了这一类公司,我们未来会关注这一类型的公司。除了金融和地产行业,华平目前在中国专注的投资还有医疗健康、消费零售、新能源、互联网等朝阳行业。

很多人说现在经济大势不好,市场退出又困难,增长好的、创新型公司越来越难找,但我认为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够大浪淘沙、去芜存菁。GDP超过10%、股市兴旺、上证到达6000点时,可投企业发展到了高峰,其股东对于融资的期待估值也高;经济发展放缓,反而能看出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在目前中国经济的低谷周期,如果能找到好企业,以合理价格投入,沉下心来修炼内功,三年磨剑,等时机一到,宝剑出鞘,光芒四射。那时作为敢于逆流而上的私募投资者,才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