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新闻>产经>文章页
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
字号:

时间: 2013-02-27 来源:永业 作者:永业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持续发酵。欧美制造业回归声势高涨,东南亚制造业异军突起,我国制造业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农民工资性收入前景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不中断,我们必须走多元化、多渠道增收之路。

     
主持人:谢谢唐主任为我们带来的四点真知灼见。刚才跟陈部长在私下里的探讨,接下来我们听一听陈部长有什么样的真知灼见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掌声有请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陈晓华(农业部副部长):
原来我以为是一个圆桌会议,也没有打算做发言。因为主要目的是想听各个方面对“三农”工作的新的思想和建议。
我想我们这个座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是围绕每年的一号文件来谈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这已经成为新闻界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一个好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一个品牌。对于这个做法,农业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的肯定。

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或者说聚焦主要是创新农业的经营体制。这个题目很好的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确实是推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个重大的制度性的举措。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文件出台以后,大家对如何理解和把握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讨论很多。因为这个主题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到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创设。所以,难免在各方面会引起一些讨论。通过学习,我认为全面正确的理解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保障这项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运行非常重要。
我体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出发点就是文件上讲的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句话绝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上,我们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的。凡是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始终要明确一点,就是要推动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是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制度的基础和组织的基础。所以我想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的理解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核心。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调整而调整,而是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我的一个认识。
第二点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前提是什么?也是文件上讲,要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针对性。因为我们实行的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们整个农村制度的基础,也可以说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础。对这一点必须毫不动摇。生产力发展、生产水平提高了,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今后发展了,还是要坚持。世界上搞农业,包括发达国家,多数都是实行的家庭型,无非就是各国的国情不一样,规模大、规模小而已。所以我非常赞同创新经营体制,不是不要我们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所以这是我的第二个认识。
第三点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点,就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来的要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和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制。也就是说,十七届三中全会讲的,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要素的聚集的方向转变,来提高集约化的水平和专业化的水平。我觉得十八大用了四个化,其中家庭这个层面我理解,重点是集约化和专业化。统一经营又要向农民的联合合作去转变,也就是十八大四化里面的后两个,组织化和社会化。所以,我觉得这么来理解,能够把握我们今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这项工作的重点。
第四个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落脚点,也是文件上讲的,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衡量创新体制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和标准。所以,只要是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要是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都应该允许群众去创造、去大胆的试和大胆的闯。所以对文件精神的理解,对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认识确实需要全面的把握。
让农民富裕起来,我觉得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新闻界的朋友们来推动。所以我希望这种形式继续坚持下去,使我们这个座谈会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部长为我们解读了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与农村的关系。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

尹成杰(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在此,我祝各位节日快乐。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实现农民收入双倍增的目标,我认为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来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

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
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有缩小的迹象,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这是多年没有出现过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农民收入我认为仍然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我认为主要是,第一,农业经营收入的比重在下降。近几年农民收入的构成,外出务工收入的比重增幅较大。第二,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还在拉大。第三,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也在增强。我觉得现在从全国来看农民收入前十位还是沿海发达省份。粮食主产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增收的排位还相对靠后。第四,农民收入不稳定性也在增强。特别表现在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还是较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总的看还是影响农民增收。前几天我看到几个人说,现在是不是农民收入增加较快?我说你的根据是什么?他说现在羊肉价格五十多块钱了。实际上在个别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的时候,恰恰是农民手中这种农产品相对较少的时候。历年来都是这样。再一个,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我们面临着竞争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出口萎缩,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在拉大。所以我觉得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民的增收,特别是让农民富裕起来,我们虽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是挑战很严峻、压力很大。如何破解这个问题,真正实现农民收入双倍增,让农民真正的富裕起来,我觉得关键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要解决两个动力问题,一个是农民增收的内部动力,一个是农民增收的外部动力。回顾这些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我觉得这两个动力的解决至关重要。解决这两个动力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深化农民增收的外部机制和体制的改革。虽然现在农民收入“九连快”,这是好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内在增收动力薄弱,外在增收动力不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深化改革,我主要提两点建议:
第一,要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大力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水平。我觉得这是增强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的关键和基础。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四化的新型经营体系,这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决策。怎么样通过深化改革来提高经营体系的四化水平。我觉得这是对农民增收来说至关重要。
提高四化水平,我认为当前关键在完善和提高统一经营程度的水平。这些年我们坚持分讲的比较多,但是完善统讲的比较少。我讲的统是统一经营层次的统。统一经营不够,使农民的内在增收动力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分和统这两个环节的关系。在分的环节,就是要稳定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统的环节我认为是要加强创新、强化服务。加强创新、强化服务要实现四个转变:首先,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现在我们的农户生产经营的手段还是相当落后的。其次,统一经营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体系的服务方向转变。一定要走农户联合和合作,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体系的这条路。再次是农业的服务要向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我们现在无论是农户的经营,还是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经营都需要提高组织化,实现和市场的有效对接。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社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第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向一主多元转变。我觉得现在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我们必须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供服务。出席我们今天会议的永业集团,多年来开展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很好的业绩,他们把农业科技送到了千家万户,在全国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和体系。为农民应用科技,为农业科技走向田间地头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第二,建议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农民增收的外部机制,增强农民增收的外部动力。我认为这个外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体系问题。我们现在的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我觉得现在还是应该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我今年春节到了吉林,去下面转一下、了解一下,现在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很大。实际上他们得到的补贴,去掉他们的生产成本、增收的外部动力也还是很小。他们也呼吁强农惠农政策怎么样提高水平,扩大规模,向农民的生产资料环节,甚至流通环节来给予有力的扶持。
  其次就是要尽快的改革和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这作为外部的动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动力。农产品价格的机制能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的建立起来,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这些年我们反映出来的内蒙古的土豆滞销问题、海南的香蕉问题、宁夏的土豆问题、今年的蔬菜问题,价格大幅度下跌,甚至跌到农民干脆不收获了,把蔬菜毁在菜田里了。说明我们的农产品价格体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建立起来,没有起到保护农民的目标。所以要建立农产品价格的机制。农产品价格我认为还是应该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建立,尽少的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否则往往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最后损失的还是农民。
  第三,抓紧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的保护补偿机制。作为农村增收的外部动力来说,保护农业资源、给予补偿、让农民获得农业资源保护的补贴,这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目前虽然这个问题在几年的一号文件上都写了,建立耕地的保护补偿机制,但是现在看,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外部机制来说,对农民增收,一定要把农业资源的保护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考虑。这样既能调动农民保护资源的积极性,也能调动农民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也能从这个渠道给农民增加动力。
  第四,要抓紧改革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这些年很大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了,农业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并没有多大提高。所以造成了农产品区域性的过剩,或者是市场和生产环节不能有效对接。现在农民不仅是生产环节的弱者,更是流通环节的弱者。农民为了经营生产,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从事农产品的流通。这样的话,农业生产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当然要影响农民的增收,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下跌,甚至农产品不能及时的进入市场。我觉得现在到了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这样一个关键的阶段。
  最后一条,我们还是要大力的拓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的领域和空间。我注意到今年的一号文件写到,要积极的发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我觉得这个定位是非常好的。记得在一号文件起草的青岛会议上。我也提出了建议,我说对农业保险问题关键要明确定位,他就是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当然也有的同志认为,不一定叫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或者叫有补贴的农业保险。我觉得有补贴的农业保险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是两个概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特色出发,中国的农业保险很重要一个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现在看农业保险覆盖面还比较窄。现在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一共大约有21个险种,这是比较少的。我认为现在要增加险种,扩大领域,增加农业保险的覆盖规模。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的投入成本的加大,又随着气侯的变化,异常天气和灾害性天气在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能够有力的为农民规避市场和灾害的风险,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今天出席这个会议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讲这么两点意见,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