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风车出海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7-07 来源:《环球企业家》

标签:战略管理

实际上,在羽翼未丰时就匆忙进军高手如云的国际市场,这并非中国风电企业自信过了头,国内残酷的产业现实不得不过早地将年轻的中国选手推入赛场。

据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风电市场2010年新展望》报告显示,从2004 年至今,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6家急剧扩张到70多家,2010年这70 多家企业按现有规模建成后,产能完全释放将使风电设备产能达到年产3500万千瓦,而今后五年的平均市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至多1000万千瓦。“这么搞下去国内市场肯定容不下!两年前还在培育国内市场,一转眼,形势已经变成走向国际了。”上述官员半开玩笑地说。不仅如此,国内市场的增速也在放缓,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告诉《环球企业家》,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的增速是100%,而今年到现在则只有25%。“今年国内市场增速的放缓,直接导致了今年风电企业走出去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就是这半年的事。”周涛补充说。

这就不难理解在美国国际风能展上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强烈进取心了,在羽翼未丰时进入高手如云的国际市场,中国风电企业的国际化之战该如何出牌?

性价比,或许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制胜的唯一优势。“同样的风机,中国产品要比国外便宜25%到30%,中国产品只要质量还过得去,在国际上还是有竞争优势。”周涛分析,在商业竞争环境下,选用中国的产品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风电的价格,当然这得牺牲一些质量。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中国企业若要切入美国、西班牙等传统风电市场,这些地方往往是GE、维斯塔斯等企业一家独大,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国际巨头短兵相接,而相对于后者,中国企业是没有独步天下的拳头产品的。”因此,周涛并不看好中国企业在这些传统市场的发展。

而如果在南非、东南亚、东欧等新兴风电市场,答案则要乐观许多。这些新兴经济体可能正是定位于中端市场的中国产品的理想之地。实际上,众多中小型的中国风机制造商已经开始深耕越南市场,2009年底,长征电气旗下的银河风电就获得了越南Mau Son风场的80 台2.5兆瓦风机的订单,总金额高达18亿元。

尽管现在走出去的中国风电企业仍是少数,但上述国家能源局官员提醒,中国风电企业需要未雨绸缪的是,当70家风电企业都纷纷出海时,如何避免中国企业之间互相降价、互相诋毁等不择手段的竞争方式带来的中国风电整体信誉的受损。毕竟,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任何一个出口制造业中都不鲜见。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