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公司治理顽疾葬送迪康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1-30 来源:《经理人》杂志

标签:战略管理

2006年3月8日,迪康集团总部大楼门口,面对公司9位高层,迪康集团董事长曾雁鸣神色凝重:“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搬离了这个地方,但还是辛苦大家了……”当时,迪康为了解决债务危机,不得不卖掉总部大楼。

两年后,2008年6月19日,四川蓝光集团以3.2亿元拍下迪康药业29.9%股权,成为迪康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曾雁鸣15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迪康产业控股集团改嫁他人。

很多人认为,迪康集团败在过度扩张、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等。而我认为曾雁鸣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这是很多民营企业难以跨越的坎。

百亿集团神话

迪康集团的前身为“成都迪康制药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由曾雁鸣和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出资组建。创始人曾雁鸣用“绿色药品”的理念和强势电视广告让迪康药业一举成名,实现了创业初期的高速增长。

1998年8月,迪康成功兼并四川长江制药厂,改名为“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成为1998年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最大的项目。

2001年2月 ,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4.97亿元。不到8年的时间里,曾雁鸣完成了创业到上市的成就,成为当地非常成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典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改造和上市,在当时获得非常高的评价,得到了很多市和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2001年到2003年之间,迪康在产业链内外闪电完成了一系列的兼并和重组,到2003年底,迪康集团迅速扩张为大型产业控股集团,旗下资产包括四大产业公司、数十家分(子)公司和驻处机构,其中有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形成了包括医药制造、医药流通、零售百货、金融信托四大产业的战略格局,拥有资产和管理资产已达10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

迪康的闪电扩张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放手空降兵大跃进

迪康管理决策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就在2001年底,曾雁鸣决定引入职业经理人促进企业的发展,希望实现控制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2001年12月,曾永江等高级管理人员加入迪康集团,分别任迪康集团总裁与副总裁,以及收购企业的董事长等要职。

曾雁鸣放权后,曾永江和他的管理团队主导了后面两年的集团发展大计,正是这两年大大小小的资本运作,给迪康带来灭顶之灾。

2001~2002年,迪康药业在成都自建了近10家连锁药店,并收购了重庆和平连锁药房。为了大力发展药品零售和分销业务,迪康集团还购得成都大片土地,准备建成西南最大的药品批发和配送中心。当时许多医药企业欲在药品分销体系改革中分一杯羹,开连锁药店被认为是最大的发展机会,原因有二:药品分销对药品采购有巨大的影响力;流通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现金流。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