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财经》变局背后的“体制冲突”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09-11-10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变革管理 冲突处理方式

《财经》团队集体出走后,接任者仍是资深媒体人,但是在原有体制下,谁能保证刚刚发生的一幕不再重演? 

  【《中国企业家》网站综合报道】历时一个半月,《财经》杂志的人事动荡终于尘土各归。据最新消息,在胡舒立团队辞职后,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已经辞职,接替胡舒立担任《财经》主编,杨浪任副总编。随着采编团队集体出走这最后一张牌的翻开,旧幕渐隐,新幕拉开。在原有体制下,《财经》新管理层如何避免历史重演,成了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财经》人事地震最初爆发于今年9月25日,总经理吴传晖正式提出辞职,此后引发《财经》团队半数以上人员离开。此事反映了处在变革时代的财经媒体在资本与知本之间的艰难平衡。

  《财经》杂志创办之初,为了保障杂志的采编独立性,胡舒立与财讯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波明达成了实施采编部门预算制的协议。在此协议框架下,采编团队每年有固定数额的经费作为采编预算,不与经营部门业绩挂钩,也不受经营部门的影响。此做法在采编和经营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保证了新闻报道的独立性。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财经》杂志去年包括广告、会议和发行等收入的总和达到1.7亿元,而采编部门的预算不到三分之一。这也导致《财经》杂志记者的整体收入水平在业界仅处于中等。

  尽管采编部门高层获得了财讯传媒的股权激励,但是由于财讯传媒受旗下其他一些杂志亏损的影响业绩不佳,市场股价低于一些管理层所获的行权价股权,激励名存实亡,而《财经网》的曲线MBO又遭到资本方的强烈反对。在事情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的情形下,《财经》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又受到挤压,在资本面前,知本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正如《南方周末》执行总编向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那样,“《财经》杂志人事变动带来的最大反思是,如何提高传统媒体内容生产者的创造力以及保持采编内容的独立性。”

  向说,《财经》变局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一是反思传媒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反思内容生产者在整个链条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地位相称的一种分配模式是什么;二是在日益严峻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每个产业对利润率的追求之下,如何坚持传媒自有的特性,保持采编内容的独立性不受资本的干扰,不受其他利益集团的引诱。

  在解读《财经》变局一事上,业内还有不同的声音。易凯资本CEO王冉将这一事件的矛头直指体制。在王冉看来,《财经》变局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公司上市后团队激励的持续缺位,另一个是挂靠单位调整后新闻报道空间的日益压缩。王冉认为,正是这种体制导致了《财经》内部矛盾的大爆发。

  在倡导中国媒体改革、加大透明度的人眼中,《财经》的代表人物胡舒立一直是希望的象征。随着《财经》经营团队与采编团队的集体出走,胡舒立“我们知道边界在哪里,我们直面挑战”的豪言犹在耳边。尽管接任者仍是资深媒体人,但是在原有体制下如何“维稳”,成了《财经》新管理层面临的最大问题。

(文/鲁菲)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