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企业聚焦>文章页
富士康“十一跳”背后:“缺位一代”浮出水面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0-05-26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作者:王勇

关键字:管理幅度 内部控制

十一连跳!富士康看上去被千夫所指,几乎所有人都坚信这家企业隐藏着黑幕,是不折不扣的血汗工厂。富士康引爆的这股80、90后管理交锋浪潮,在接下来会更加激烈,也会有更多本土公司遭遇挑战。

金融危机之后,大量87-90年出生的员工涌入富士康,富士康原有的企业文化面临着被全面压倒的局面。而富士康犯了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错误,它轻易的浪费了80-84这一代。这是一个缓冲层,事实上,80-84这一代是还是能基本认同老式管理者,能站在他们立场上设身处地的着想,并能理解后面一代人想法,承前启后的一代人

十一连跳!富士康看上去被千夫所指,几乎所有人都坚信这家企业隐藏着黑幕,是不折不扣的血汗工厂。

但吊诡的是,无论是卧底28天的记者,还是走马灯式进进出出的各类调查组,最终都难以得出这是一家“血汗工厂”的明确结论——我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非本刊),怀着一腔义愤和热情去做深度调查,最终却将MSN签名改成了“富士康要是血汗工厂,那中国就没有一家工厂不是血汗工厂!”

更吊诡的是,富士康门口却挤满了赶集般排队求职的人,而且数以千百计,在“连跳”频发之后仍有增无减,为什么?

“十一连跳”早已远远超出企业的层面。截止目前,公众的讨论已经上升到产业结构有问题、新一代有问题、社会有问题、中国有问题!但这样无限制的扩充并没有实际意义,需要正视并给出清晰答案的是:富士康的管理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千禧一代”冲击波

回答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制造。

依靠剥削工人血汗,仅有2%-4%的毛利,妄图在当今世界支撑起一个全球IT行业排名前十、电子行业排名第一的“世界500强”,纯属天方夜谭。制造从来都不是低端,它永远是高科技含量的,尤其是类似富士康这种做ODM(委托设计制造,甚至能直接根据客户模糊的需求设计并制造出产品)的。我们眼中所谓的“中国制造”,大多数只能算是初级产品加工而已。

其次,要了解富士康年增长30%以上的奇迹是怎样诞生的。

一个三足鼎立的支撑——独步全球的eCMMS(光机电垂直整合)商业模式;获得创造这一成长奇迹的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以及基于企业文化建立的各种管理制度;世界级的专利和技术储备(它是麻省理工学院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前二十名中唯一的华人企业)。

最后,要了解代际的概念,知道60后、70后、80后和90后的区别。

知道了这些,才可以平心静气的分析问题。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就越重要,对富士康这种接近百万人的巨型企业尤其如此。创造富士康成长奇迹、塑造富士康企业文化的,是60后、70后——富士康今日中高层领导的主力,而今日富士康的基层员工和主管,几乎全是80后,甚至还有90后。

以富士康龙华总部为例:2004年,员工人数超过十万人,60后、70后与80后的比例超过10:1;2010年,员工总数超过四十万人,60后、70后与80后、90后的比例逆转为1:3。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大量87-90年出生的员工涌入富士康,富士康原有的企业文化面临着被全面压倒的局面。

这是怎样一批人?国外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他们差不多与电脑同时诞生,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念着“老板靠边站”的嚣张对白走入职场。他们习惯一心多用,有着灵活的头脑,并娴熟地使用高科技产品来延伸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外星人”,你决不能要求他们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难,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难。

他们几乎不会坚持不懈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要他们对某件事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承诺非常难。他们年轻并且很清楚自己的生活重点,他们会公开喊出“我付出,你付钱”的口号,想中午时分才听着iPod、踏着人字拖鞋来上班,还想在周五之前就成为公司CEO。他们会直接告诉老板工作时间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为不能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

不安全和高消费是这一代的特点,但他们并非纯物质主义者,调查显示他们的价值观中,友情和家庭排在第一位,并不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十分宝贵,也不会努力追求这一点。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管理幅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