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富观察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趋利避害的“气象经济”

标签:气象经济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一位专门从事气象经济学研究的老专家告诉记者说:“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气象经济’一词就在气象部门讨论过。经10多年的演化,到20世纪末,当‘知识经济’概念在国内受到高度重视时,气象经济开始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气象经济’一词的内涵也得到升华和明确。所谓‘气象经济’,就是指靠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

一位专门从事气象经济学研究的老专家告诉记者说:“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气象经济’一词就在气象部门讨论过。经10多年的演化,到20世纪末,当‘知识经济’概念在国内受到高度重视时,气象经济开始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气象经济’一词的内涵也得到升华和明确。所谓‘气象经济’,就是指靠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

发展气象经济,就是利用天气气候条件来趋利避害。有了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建筑企业知道什么时候浇灌混凝土不至于碰上下大雨,空调销售商能根据气候变化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增加效益或减少和避免自己的损失。近几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海洋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沙尘暴监测预警、空间天气监测预报等业务,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趋利避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气象经济潜力巨大

从气象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角度来看,气象经济主要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气象预报发展社会经济以及进行防灾抗灾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热带气旋、暴雨、干旱等,这部分是公益性服务;二是用户利用气象服务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如商业部门、个人利用专业气象服务进行经营活动等,这部分是有偿的气象服务;三是一些媒体或服务商在传播气象信息过程中获得的效益。如电视媒体、电信公司等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效益。可见,气象经济是一个内涵而深邃的概念,气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靠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覆盖国民经济很大一部分。凡是受气象制约的经济部门都可能通过有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发展。气象服务产业就是专门为这些受气象制约的经济部门,更有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中国尚呈“疲软”之势

根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15——1∶20 ;而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上升为1∶38——1∶40。这说明中国的气象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与西方相比还差很多。

造成气象经济‘疲软’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使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的客户在国内不多;二是气象服务品种单一,缺乏较强的操作性。但最重要的还是天气预报不准。笔者认为,气象部门应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商家和大众。

应当说气象经济这个事物本身就是长期存在的,只是这个概念后来才出现。这些年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高了,但在国际上,人对自然的认知率也不可能达到100%。其实国内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能长期的预报还不够准确,这是因为有些观测仪器是很难监测局部地区气候的。

尽管我国的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有关的部门、行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重视和欢迎,但也有部分人对基础气象服务的重视和认同程度依然不高,大部分人对气象消费仍然感到陌生,人们还没有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主要的日常生活真正与气象联系起来,当然,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积极地引导市场都有关系。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中国的气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象服务产品专业化程度太低;从体制和机制层面看,导致气象服务产品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的深层次原因是气象市场没有培育出来。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