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富观察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全球气候变暖或为新能源行业带来发展新契机

标签:新能源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研究兴趣,这个在制造威胁的同时,在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吴向阳认为,新能源产业的机会最为突出。

靠天吃饭,看天发财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学委员会秘书长吴向阳

 

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极端的大气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最近几年,气象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2008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强降暴雪,到2010年初我国北方大地突然受到寒潮和暴雪的袭击,再到最近西南四省一市的特大干旱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气象经济学是研究气象服务的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企业的发展方向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西南特大干旱灾害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学委员会秘书长吴向阳和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宋善允。

据吴向阳介绍,我国目前气象灾害占我国自然灾害的70%以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3%~5%,这些给我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在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等。要减轻这些灾害损失,有以下几种手段:一是加强灾害预警和预报工作,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二是要提高脆弱人群和脆弱产业对可能的潜在危险的认知,增强防范意识。尤其像干旱这种灾害,是渐进的,当你意识到是干旱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例如目前西南地区的干旱,现在才引起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局部地区已经200多天没有下过雨了。所以提高受灾体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非常重要,仅仅只有预报是不够的。三是提高脆弱体的适应能力。通过工程性、技术性和制度性措施,提高针对高气象灾害风险的适应能力。

国际上一般采用“德尔菲气象定律”来对气象经济效益作评估: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 也即在气象事业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目前,我国远远低于这一数值。

目前,我国在气象经济学研究方面还比较年轻。西藏自治区宋善允局长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很大的完善,需要提高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的,所以它也一直被需求推着走。另外,宋局长也认为,我国在气象经济的效益评估方面需要提高,目前还没有一个被认可的模型来测算这一效益。在未来,我们可以对重点行业,典型单位进行举证分析,用真实的案例,具体的数值来推进大家的认识,提高其影响面。

天气金融工具,如天气衍生品在国外有很多应用,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对减轻天气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有否可能也推出这一金融衍生品来降低气象风险呢?吴向阳说,我国也在偿试开展此项工作,如某些专业气象台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了此项研究,但目前尚处在研究阶段,还没有投入应用。有部分保险公司开展了气象保险业务,但规模小。天气金融需要气象部门与保险、期货公司紧密合作。但股票期货必须受到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比较复杂。更难的是,中国很多的公司对金融避险工具运用不多,更别是天气衍生金融工具了。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但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

“气象服务在有的国家已经实现了商业化,我国能否也实现气象服务的商业化,如何实现?”

气象服务商业化在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已成为基本气象服务商业化模式。按市场经济角度看,效率高。吴向阳认为,我国也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番尝试。当然气象的商业化服务我国一直在进行(气象部门称之为专业气象服务)。但是鉴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极端气象事件不断增多,气象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其作用在不断凸显。目前还看不出来政府有更改当前的气象服务模式的动机。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研究兴趣,这个在制造威胁的同时,在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吴向阳认为,新能源产业的机会最为突出,如,我国近期的风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此。从细分行业看,空调企业、羽绒生产企业、节水企业、节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商机。关键看这些企业能否主动挖掘气象信息,当然他们也可以与气象部门合作。即使是传统高碳消耗的企业,也面临一些机会,并非一减排就会死掉。如果提前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或者是搞循环经济,就可以获得先机,当真正的减排强制标准来临之时,你就会因为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