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中视金桥:吃“大户”玩并购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1-17 来源:创业家

标签:商业模式 广告 并购

中视金桥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买断央视频道的栏目广告时间,打包成不同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卖给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由于营收主要来自央视,单一的赢利点一度遭投资者非议,但由于拥有优先续约权,以及2008年取得“营业额升53.1%至5.58亿元”的业绩,打消了投资者的顾虑。

今年年初,他们又成功与央视1套、2套、4套续约一年,同时拿下央视7套和CC TV.com为期5年的广告独家代理权,且约满前两个月,拥有同等条款下的优先续约权,中视金桥成为中央电视台现有的50多家民营广告代理商中最大的一家。

与所有初创企业一样,中视金桥也是不断摸索和实践后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附近的科情所,仅几平米的房间里,曾任央视新闻播音员、记者及节目编导的刘矜兰,带着几个体制内出来的媒体人成立了中视金桥,主要为中央电视台制作专题片和栏目。做内容是刘矜兰的强项,但如何赚钱,维系生计她却要从头学起。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2000年,中视金桥拓展了媒介代理业务,由于人脉、媒体资源、资金等综合实力有限,无法拿到体育频道(CC TV-5)、电视剧频道(CC TV-8)等赚钱的频道,仅买断了中文国际频道(CC TV-4)《中国报道》栏目的广告经营权,艰难地从单纯内容制作向媒体代理转型。

“当时的CC TV-4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中文频道,还没有广告。很多人迷信匹配原则,认为受众要与传播平台匹配,譬如体育频道经营运动鞋、饮料等品牌才能赚钱,但我们不信这一套,就因为CC TV-4是一张白纸,才能让我们大胆尝试,共同成长。”以刘矜兰为首的初创团队坚信这一点。

中视金桥针对CC TV-4的独特性,以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为切入点,开始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全球采购赢天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第一个个案。2001年,义乌市长住人口1000多万人,以买卖小商品为主,从没做过大规模市场宣传。刘矜兰与义乌市政府领导接触后,达成共识:义乌市政府投资500万人民币,中视金桥策划为期一年的系列广告投放方案。虽然是很小的一笔资金,但却同时打响了义乌小商品城和中视金桥的知名度。

“创立之初,作为广告公司,什么事情都想做,但又什么事情都做不精,遇到的问题或机会,只是本能地解决或抓住。直到2003、2004年,公司决策层逐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规律性,有可能预知,最关键是要准确预判抢占先机的那半步。即使创意和效果再好,只要与市场机制不符,或者说超前太多,全是白忙活儿。”刘矜兰说。

2004年,中视金桥重新定位,专注媒体运营业务,重点以经营央视频道广告为主,CC TV-4延续“城市旅游品牌”路线,媒体资源争夺目标锁定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型企业。期间,在中视金桥业务规模快速扩大、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和规范发展的背景下,原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对外部发稿中心主任的陈新出任中视金桥的执行董事,主持公司战略管理。

自定位清晰后,中视金桥在争夺媒体资源方面,采取主动行销的经营策略,将人马下放到各个城市,走访中型企业,召开发布会或联谊会,主动挖掘潜在客户;在维系客户过程中,采取点对点式做法。每个业务员对应一家企业,做企业的“专职保姆”,良好的服务笼络住了一批“铁杆儿”客户,与义乌、平安保险的合作已达8年之久。2008年底,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决策层聚焦内需市场,主动开拓合作领域,成为央视七套农业节目的最大合作伙伴,同时放弃了CC TV-9的续约。

对未来,中视金桥重点关注的是以视听内容为主的媒体并购领域,尤其是数字媒体渠道的运营,包括数字电视、手机和互联网。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