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美国刺激计划之下的能源行业
字号:

类别: 管理环境 时间: 2009-07-21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能源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

  美国政府可能面临实现各项目标的压力,但是对能源相关项目的近1000亿美元的新投资将会带来巨大影响。

  奥巴马总统毫不掩饰他要将美国转型成一个能源基地的雄心。随着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公布,美国政府努力实现其提高能源与经济安全并同时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态度也变得明朗。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规定,拨款 970 亿美元支持能源相关项目图表,旨在从私人资本领域另外筹措约1000 亿美元的资本。

  美国政府对可高效利用或产生能源的各项技术的开发在速度及规模上均是史无前例的,这些技术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并将在未来的数年里打乱相关战略并扰乱能源行业的市场份额。由于政府在很多能源市场既是主要银行,又是客户,高管人员必须要决定是否要进行重新考虑,并在一定的情况下,完全重新设计其资本和市场准入计划。

  当行业高管为考虑这些决策而绞尽脑汁时,政府必须要就该刺激计划中的一系列相互竞争的目标达成协议。例如,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尤其偏重创造就业机会和“能马上动工”的项目,这可能有利于现有的企业,而不利于新兴的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损害将美国转型为能源基地的长期目标的实现。该法案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共同投资,鉴于商界领袖越来越担心与公共部门纠缠在一起,共同投资的目标就可能很难实现,更别提信贷市场眼下的状况了。最后,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很强调能效,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但它们对如何安排法案中提议的资金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填补缺口

  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部门而言,该刺激政策的出台恰逢其时:金融危机使项目信贷枯竭,从经济意义上讲,能源需求减少和电力价格的下滑均使很多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方面的投资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纵观整个经济形势,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对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所能享受的税收优惠也产生了同样的影响。

  刺激政策应能够帮助填补投资缺口,尽管能源部 DOE 和联邦其他机构能否在未来18 个月内提供970 亿美元开支中的大部分费用来实现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所期望的创造就业的目标,还有待观察。这需要大大加快联邦政府的传统运作方式:例如,能源部用了将近4 年的时间,才在今年年初首次出具可再生能源的贷款担保。由于技术复杂性、选址方面的挑战、重大项目的许可证要求,以及存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交叉制约的决策现实和流程审批层层过关的繁文缛节,因此,很难将资金迅速地安排到最佳的项目上。

  大赌注,大压力

  刺激计划下了重大的战略性赌注:例如,它引导大量资金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客车电气化领域。这样的赌注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这一刺激计划将重点放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这不仅将会牺牲煤电行业的利益,而且也会影响对更多新兴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天然气发电行业后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煤电行业的一半左右的投资。同样道理,大幅投资以从零开始打造国内电池行业则意味着对各项替代技术的资金会缩水,直接影响到氢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火车等替代技术的发展。

  无论这一刺激计划的押宝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达到规定目标,毫无疑问,它对能源投资格局和投资市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三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将会释放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压力: 30 万人美国政府希望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可以创造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1000 亿美元政府希望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可以带动而释放出的私营部门共同投资规模、20 倍各种改善能效的开支的增长倍数。

  就业机会

  根据奥巴马总统的说法,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刺激计划里面的能源方案,创造或保住大约 30 万人的就业机会。这一就业目标非常富有挑战性;另外,即使实现了这一就业目标,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一刺激计划从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无从知晓这一刺激计划代替了多少私营部门的措施与努力。我们更无法确定,如果没有政府的持续支持,此类就业机会的可持续性如何。

  即使抛开这些问题不论,由于政府偏重于短期内创造此类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成熟技术可能会得到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支持。开发商和投资商在金融危机开始前获批的许多项目自然将会较早受益,从而压制了这一刺激计划在加快新技术成长成熟周期方面的效用。事实上,比起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和正在开发中的技术,现有的企业和成熟技术可能会由此获得更明显的竞争领先地位。

  这种压力尤其体现在太阳能领域:大型公司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可再生能源贷款担保,因为这些企业更能让人相信他们可以提高制造能力、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除了政府资金之外,大型企业还更有可能同时获得私营银行的资金支持。此外,这一刺激计划提供的投资税收优惠可以用作补助金,鼓励人们购买从那些具备现有库存和制造能力的企业购买太阳能产品。

  美国政府似乎已经认识到这一潜在的“成熟性偏见”,因为这一刺激计划也大幅增加了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数额。例如,美国新成立的一家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E ——它以曾首创互联网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 为模式——此次获得了4 亿美元的资助。同时,还有其他许多创新项目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有近8 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将用于创建各类前沿能源研究中心。不过,美国政府要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的定位非常明确,其他任何与此相左的势力可能无法完全纠正政府的这一成熟性偏见。

  可能出现的一种后果是,大小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会不断得到提升。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与政府签约的地位,满足联邦机构对各类快速、综合解决方案的刚性需求。此类联盟关系还可以提高小型企业获取资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新技术获得现有政府合约方关注的可能性。

  私营部门共同投资

  几乎所有的联邦资金计划都要求同时获得私营部门的共同投资。举例而言,“创新科技贷款担保计划”的总额为 60 亿美元,该计划旨在支持从私营银行获得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600 亿美元贷款。此外,如果智能网络和电池制造企业申请获得此类补助,它们必须同时自行融资,自筹的具体数额应当相当于它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补助金额。

  这种做法可以鼓励企业提交负责任的项目建议书,可以帮助政府与私营部门共同承担风险。但是,它同时也可能减缓、或限制联邦资金的配置安排。首先,在当前比较疲软的信贷市场条件下,开发商可能难以保证自己可以从私营银行获得融资。此外,目前尚不清楚,能源行业企业和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愿与政府合作。在当前情况下,要求各企业承担相关交易的成本,来确保政府资金的安全。还有,确保获得政府资金会产生交易成本,我们不清楚,会有多少企业愿意自己承担巨大的成本风险——往往高达数百万美元——来制定项目计划书,并送交官员们审查。

  此外,能源企业一直为美国政策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困扰不已,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生产税抵减待遇的年度续展、和核电行业的政策反复。企业不清楚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共同投资或合伙关系的潜在影响如何,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能源企业正积极关注汽车公司和金融服务企业今后的命运如何,后二类企业与政府关系日渐加深。

  尽管美国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但任何短期刺激计划或目前正在拟定中的较长期能源法案都无法彻底打消私营部门投资者的疑虑。不过,竞争压力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动力:各家公司都存在争取到政府支持资金的可能性,这可能激发他们的对手做出同样的努力。大型成熟公司可能最不愿加深自身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这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在两大目标前的压力和冲突:短期内要创造就业机会与长期内要加快技术发展。

  能效支出

  970 亿美元的与能源相关的资金中约有1/3 将被用于能效投资方面。美国政府希望这些资金能够帮助克服主要的市场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和不协调的激励措施,因为这些都影响业界、消费者和公共部门进行很多具有净现值- 积极效益的投资1 。耗资巨大的项目包括 45 亿美元的联邦大楼改造项目是2008 年支出的20 倍和50 亿美元能源部越冬御寒项目同样比去年增加20 倍。

  这里面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为了分配大量的能效资金,美国能源部将依靠尚未做好如此大规模预算增加准备的各州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来实施。另一个问题是,能效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够加速准备,改进自身,以应对建材、设备和项目所需的技术工人齐聚涌来的需求高峰。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短期内的支出剧增是否会引起持续性的投资,还是最终只带来一时的振颤。

  决策者及广大公众对任何短期支出计划从根本上转变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的能力应该抱较现实的态度,无论该设想有多么完美。不过,能源部门的高管不应低估快速部署该 970 亿美元资金将会对其未来形势所产生的影响。尽管该刺激计划面临着固有的压力,但是,将可能会加快技术学习曲线的形成,新兴的创新性企业应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势,并且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获得未来政府支持的成功计划。当然,刺激计划可能只是实现转型的第一步。此外,随着2010 年预算出台的其他能源和气候法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变该行业的经济状况。

  企业当前的任务是制定出各种详细而连贯的计划,来处理与作为能源部门新影响力量的政府之间的关系。两个显而易见的步骤是:建立或加强监管事务方面的努力,并在全国各主要地区招募新的销售人员。尽管大型国际能源公司和受监管的公共事业机构已习惯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次举动新颖地代表了很多技术公司和新兴企业。这些公司和机构的高管必须要决定,将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置于其客户账户列表中的哪一个位置,还要学会如何竞争,如何与这些不同寻常的新客户开展业务。

  作者简介:

  Scott Jacobs 是麦肯锡旧金山分公司顾问, Rob McNish 是麦肯锡华盛顿特区分公司资深董事。

  1例如,参阅“充分利用全球能源”,《麦肯锡季刊》中文网, 2007 年3 月;“遏制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麦肯锡季刊》中文网,2007 年7 月;以及“全球应如何为提高能源效率投资”,《麦肯锡季刊》中文网,2008 年11 月。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

  美国政府可能面临实现各项目标的压力,但是对能源相关项目的近1000亿美元的新投资将会带来巨大影响。

  奥巴马总统毫不掩饰他要将美国转型成一个能源基地的雄心。随着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公布,美国政府努力实现其提高能源与经济安全并同时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态度也变得明朗。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规定,拨款 970 亿美元支持能源相关项目图表,旨在从私人资本领域另外筹措约1000 亿美元的资本。

  美国政府对可高效利用或产生能源的各项技术的开发在速度及规模上均是史无前例的,这些技术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并将在未来的数年里打乱相关战略并扰乱能源行业的市场份额。由于政府在很多能源市场既是主要银行,又是客户,高管人员必须要决定是否要进行重新考虑,并在一定的情况下,完全重新设计其资本和市场准入计划。

  当行业高管为考虑这些决策而绞尽脑汁时,政府必须要就该刺激计划中的一系列相互竞争的目标达成协议。例如,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尤其偏重创造就业机会和“能马上动工”的项目,这可能有利于现有的企业,而不利于新兴的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损害将美国转型为能源基地的长期目标的实现。该法案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共同投资,鉴于商界领袖越来越担心与公共部门纠缠在一起,共同投资的目标就可能很难实现,更别提信贷市场眼下的状况了。最后,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很强调能效,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但它们对如何安排法案中提议的资金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填补缺口

  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部门而言,该刺激政策的出台恰逢其时:金融危机使项目信贷枯竭,从经济意义上讲,能源需求减少和电力价格的下滑均使很多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方面的投资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纵观整个经济形势,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对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所能享受的税收优惠也产生了同样的影响。

  刺激政策应能够帮助填补投资缺口,尽管能源部 DOE 和联邦其他机构能否在未来18 个月内提供970 亿美元开支中的大部分费用来实现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所期望的创造就业的目标,还有待观察。这需要大大加快联邦政府的传统运作方式:例如,能源部用了将近4 年的时间,才在今年年初首次出具可再生能源的贷款担保。由于技术复杂性、选址方面的挑战、重大项目的许可证要求,以及存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交叉制约的决策现实和流程审批层层过关的繁文缛节,因此,很难将资金迅速地安排到最佳的项目上。

  大赌注,大压力

  刺激计划下了重大的战略性赌注:例如,它引导大量资金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客车电气化领域。这样的赌注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这一刺激计划将重点放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这不仅将会牺牲煤电行业的利益,而且也会影响对更多新兴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天然气发电行业后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煤电行业的一半左右的投资。同样道理,大幅投资以从零开始打造国内电池行业则意味着对各项替代技术的资金会缩水,直接影响到氢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火车等替代技术的发展。

  无论这一刺激计划的押宝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达到规定目标,毫无疑问,它对能源投资格局和投资市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三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将会释放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压力: 30 万人美国政府希望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可以创造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1000 亿美元政府希望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可以带动而释放出的私营部门共同投资规模、20 倍各种改善能效的开支的增长倍数。

  就业机会

  根据奥巴马总统的说法,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刺激计划里面的能源方案,创造或保住大约 30 万人的就业机会。这一就业目标非常富有挑战性;另外,即使实现了这一就业目标,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一刺激计划从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无从知晓这一刺激计划代替了多少私营部门的措施与努力。我们更无法确定,如果没有政府的持续支持,此类就业机会的可持续性如何。

  即使抛开这些问题不论,由于政府偏重于短期内创造此类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成熟技术可能会得到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支持。开发商和投资商在金融危机开始前获批的许多项目自然将会较早受益,从而压制了这一刺激计划在加快新技术成长成熟周期方面的效用。事实上,比起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和正在开发中的技术,现有的企业和成熟技术可能会由此获得更明显的竞争领先地位。

  这种压力尤其体现在太阳能领域:大型公司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可再生能源贷款担保,因为这些企业更能让人相信他们可以提高制造能力、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除了政府资金之外,大型企业还更有可能同时获得私营银行的资金支持。此外,这一刺激计划提供的投资税收优惠可以用作补助金,鼓励人们购买从那些具备现有库存和制造能力的企业购买太阳能产品。

  美国政府似乎已经认识到这一潜在的“成熟性偏见”,因为这一刺激计划也大幅增加了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数额。例如,美国新成立的一家高级研究计划署 ARPA-E ——它以曾首创互联网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 为模式——此次获得了4 亿美元的资助。同时,还有其他许多创新项目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有近8 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将用于创建各类前沿能源研究中心。不过,美国政府要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的定位非常明确,其他任何与此相左的势力可能无法完全纠正政府的这一成熟性偏见。

  可能出现的一种后果是,大小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会不断得到提升。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与政府签约的地位,满足联邦机构对各类快速、综合解决方案的刚性需求。此类联盟关系还可以提高小型企业获取资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新技术获得现有政府合约方关注的可能性。

  私营部门共同投资

  几乎所有的联邦资金计划都要求同时获得私营部门的共同投资。举例而言,“创新科技贷款担保计划”的总额为 60 亿美元,该计划旨在支持从私营银行获得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600 亿美元贷款。此外,如果智能网络和电池制造企业申请获得此类补助,它们必须同时自行融资,自筹的具体数额应当相当于它们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补助金额。

  这种做法可以鼓励企业提交负责任的项目建议书,可以帮助政府与私营部门共同承担风险。但是,它同时也可能减缓、或限制联邦资金的配置安排。首先,在当前比较疲软的信贷市场条件下,开发商可能难以保证自己可以从私营银行获得融资。此外,目前尚不清楚,能源行业企业和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愿与政府合作。在当前情况下,要求各企业承担相关交易的成本,来确保政府资金的安全。还有,确保获得政府资金会产生交易成本,我们不清楚,会有多少企业愿意自己承担巨大的成本风险——往往高达数百万美元——来制定项目计划书,并送交官员们审查。

  此外,能源企业一直为美国政策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困扰不已,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生产税抵减待遇的年度续展、和核电行业的政策反复。企业不清楚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共同投资或合伙关系的潜在影响如何,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能源企业正积极关注汽车公司和金融服务企业今后的命运如何,后二类企业与政府关系日渐加深。

  尽管美国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但任何短期刺激计划或目前正在拟定中的较长期能源法案都无法彻底打消私营部门投资者的疑虑。不过,竞争压力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动力:各家公司都存在争取到政府支持资金的可能性,这可能激发他们的对手做出同样的努力。大型成熟公司可能最不愿加深自身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这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在两大目标前的压力和冲突:短期内要创造就业机会与长期内要加快技术发展。

  能效支出

  970 亿美元的与能源相关的资金中约有1/3 将被用于能效投资方面。美国政府希望这些资金能够帮助克服主要的市场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和不协调的激励措施,因为这些都影响业界、消费者和公共部门进行很多具有净现值- 积极效益的投资1 。耗资巨大的项目包括 45 亿美元的联邦大楼改造项目是2008 年支出的20 倍和50 亿美元能源部越冬御寒项目同样比去年增加20 倍。

  这里面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为了分配大量的能效资金,美国能源部将依靠尚未做好如此大规模预算增加准备的各州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来实施。另一个问题是,能效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够加速准备,改进自身,以应对建材、设备和项目所需的技术工人齐聚涌来的需求高峰。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短期内的支出剧增是否会引起持续性的投资,还是最终只带来一时的振颤。

  决策者及广大公众对任何短期支出计划从根本上转变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的能力应该抱较现实的态度,无论该设想有多么完美。不过,能源部门的高管不应低估快速部署该 970 亿美元资金将会对其未来形势所产生的影响。尽管该刺激计划面临着固有的压力,但是,将可能会加快技术学习曲线的形成,新兴的创新性企业应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势,并且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获得未来政府支持的成功计划。当然,刺激计划可能只是实现转型的第一步。此外,随着2010 年预算出台的其他能源和气候法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变该行业的经济状况。

  企业当前的任务是制定出各种详细而连贯的计划,来处理与作为能源部门新影响力量的政府之间的关系。两个显而易见的步骤是:建立或加强监管事务方面的努力,并在全国各主要地区招募新的销售人员。尽管大型国际能源公司和受监管的公共事业机构已习惯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次举动新颖地代表了很多技术公司和新兴企业。这些公司和机构的高管必须要决定,将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置于其客户账户列表中的哪一个位置,还要学会如何竞争,如何与这些不同寻常的新客户开展业务。

  作者简介:

  Scott Jacobs 是麦肯锡旧金山分公司顾问, Rob McNish 是麦肯锡华盛顿特区分公司资深董事。

  1例如,参阅“充分利用全球能源”,《麦肯锡季刊》中文网, 2007 年3 月;“遏制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麦肯锡季刊》中文网,2007 年7 月;以及“全球应如何为提高能源效率投资”,《麦肯锡季刊》中文网,2008 年11 月。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