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世界500强经营者的强者思维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04-28 来源:经理人网

标签:战略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

真正的经营者,具有出于灵魂深处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彻底贯彻正确信念、顶天立地、大无畏的气概,经营者就敢于面对一切障碍,正确判断,坚决实行,在风浪中勇往直前。——稻盛和夫《活法》

企业社会责任成了商界的时髦词汇,被看作是捐款、纳税、环保的代名词。而我们在《中国企业家所渴求的精神山脉》中却看到,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利他经营哲学的代名词,是一种商业最原始的冲动,是根植在企业家灵魂深处的一种意志力。本文我们将继续跟随稻盛和夫,进一步探讨他一举打造出两个世界 500强的强者思维。

成功 = 思考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外行是通往专业的起点。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京瓷公司的发展而日臻成熟。他最大的发现是,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他更提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认为事业成功等于三个因数能力、热情、思维相乘。这也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

事业的成功 = 思考方式 × 热情 × 能力

在稻盛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热情”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而“思考方式”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如果说“能力” 和“热情”是从0分到100分计算的话,“思考方式”则可以从-100分到+100分计算。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使人生和事业出现很大的差别。虽然能力平平但勤奋努力的人,要比虽有能力却以能力自居的人成果要大得多;如果一个人思考方式是邪恶的,那么就是负数,用负数相乘所得的积也就是负数了。

在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3个要素中,稻盛最看重的是思考方式和热情。他认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只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转化员工的消极思考方式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对企业主来说,只想“轻而易举赚大钱”,会把事情弄糟。例如,职工为了公司的事业拼命工作,企业主就应该想着为职工谋取幸福,而不是单纯地赚钱。不然,就无法调动员工的激情和思考方式。当然出此之外还需要有制定战略战术的能力,还要具备热情与执著,有拼命力求完美的精神。稻盛的逻辑是,首先要员工相信京瓷公司是一流的,然后再让他们明白,最好的公司要求的它的员工也要有最高的灵魂和最正确的认识。稻盛以身作则,年利润到2000亿日元的时候,公司竟然没有丝毫奢华之气,甚至他个人都没有一部专用车。

这个成功恒等式不只是稻盛经营企业的整体层面的把握,还是稻盛和夫量化一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的标准。把“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每个因素也可细化为几个具体内容,综合起来就能看出他的人生和事业为什么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的“能力”有90分,但是往往因为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而不努力工作,于是他的“热情”只有30分。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热情 ”,他的综合得分为2700分。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力”只属于中上等,有60分,所以他为了发展必须拼命努力,那么评估这样的人,则他拥有90分的“热情 ”。60分乘以90分是5400分,综合得分是前者的2700分的2倍。

在这一基础上还要考虑“思考方式”这个因素。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通常京瓷的评价也给三个因素一个权重。比如,思考方式占50%,热情占30%,能力占20%。这三个要素的评价比例是可以不断调整的。人的能力有限,这样评价的结果,是让认真及忠诚、正直的人能被录用为干部。一般来说,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就会重视学历、技术。但是在稻盛42年的经营中,正是先有了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的人,他们再经过长年努力有了一身优秀的本领,才成长为好干部的。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思维方式给稻盛和夫留下烙印,最早可以追朔到13岁的那场肺结核病。那时他真切体会到,对患病小叔的利他、大爱和关切,是躲过结核病劫的关键;而自保、躲避、冷漠,则是结核病的因由。作为一个精专的技术员转变成为一个经营之圣,稻盛最早得益的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创业之初,稻盛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经营者或老板,而是一个身先士卒的大头兵。看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怕累坏他,董事西枝常常晚上请他出去喝酒。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商业智慧辅导课。

稻盛不停地给加酒,西枝就抱怨说只知道灌人,这酒喝得闷气;如果稻盛自己喝不给西枝加,西枝又说他被冷落了。而一旦加上,西枝又喊没意思。斟也不是,不斟也不是。这就是加酒的哲学。对方把酒喝掉了,你还要察言观色,主动问“可以加点吗?”这中间有个间隙。适度把握这个间隙的方法,适用于一切商业实务。

稻盛在师长面前,总是放不开。西枝就劝他醉一回酒。可是一旦醉了,西枝又会说“人不可以让酒吞了!”西枝想告诉稻盛的是,做任何事情都既不能不深入,也不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过于不过之间,熟练的拿捏尺寸,找出最佳平衡点,是最大的学问。这是为什么稻盛一方面严厉训斥部下,一方面又能设身处地考虑部下的境况,拿出关爱的具体措施。在日后的经营中,稻盛更发展成为一个人需要掌握完全对立的两种思维,这样才能应用不同的思维,把握瞬间的不同。

Reply to Story

评论

    暂无评论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请首先 登录 注册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