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 > 文章页
沪上多所重点高校开始新一轮招考 专家建议高校自招挪到高考后

类别:时间: 2009-01-16

  继今年元旦一批顶尖高校“扎堆”展开自主招生考试后,这个双休日又注定是个忙碌的赶考日子,沪上另有多所重点高校开始新一轮的招考“大战”。最近,本报连续对高校自主招生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做了追踪报道,但呈现的仍然是高校、高中、学生、家长各执己见。

  命题导向本末倒置

  某区高招办主任点出了自主招生试题“偏难怪”的根由:“许多高校特别是一流高校热衷于拔高试题难度,摆上台面的理由是选拔人才,私下的动因则皆出于抢生源”。对此,吴淞中学校长徐惠民直言这种思路欠妥:“高中生还不能算作人才,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使青少年基础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果把精力有限、社会接触面有限的中学生都引向拼命拓展课外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值得,对基础教育来说则会是本末倒置。”

  崇明中学虽然已经有数十名学生在元旦的考试中入围,但吴卫国校长并未沾沾自喜,却坦言能在现在的自主招生中“突围”真的很不简单:“现在是大学教授考中学生,有的试卷还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如果拿同样的试卷去考教授或专家,我敢肯定地说,他们的总体成绩会反而不如中学生考得好,而这恰恰是自主招生出题者所不愿正视的问题。”

  折中方案并不可行

  “如果有50所大学自主招生,那么是不是要举行50场考试呢?理论上来说应该如此,但实际效果肯定是加重学生负担。”这是中学校长的普遍观点。而学生和家长倒有点“不知疲倦”的味道,他们希望的是“多一次考试多一条路”。争议中,有人提出了由自主招生高校统一进行“联考”的折中方案,很快这种模式便被否定声所盖过。延安中学校长郭雄说,一旦设置了“联考”,不就等于多了一次“小高考”吗?况且,既然要“联考”,还怎么体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高校的招生自主特色呢?

  换种思路解决困境

  资深教育咨询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却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即把自主招生挪到6月份的高考之后,设立一定时间的自主招生阶段,以统一的高考成绩作为笔试分数,自主招生高校可对申请者提出具体的分数要求,然后通过综合评价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中学学业表现、综合素质进行录取,也可辅以单独面试或能力测试。学生在自主招生阶段不受高考志愿限制,如果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高校统一录取。此办法的优点在于,考生不必在高考前为自主招生考试而奔忙,中学正常的教学计划也不会被打乱。

  熊教授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其实采取的就是这种用高考成绩作为申请成绩的模式,效果不错,内地高校为何不可采用呢?”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