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封面秀>文章页
奢侈品电商发展遇中国式难题:消费者不成熟
字号:

时间: 2012-11-15 来源:《新领军》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电子商务
今年十一期间,央视这句爆红的台词,火了不少神一样的回答。但如果拿这句话去问奢侈品电商经营者,得到的回答恐怕就没有这么欢乐了。因为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不幸福,很痛苦,生不如死。

  你幸福吗?

  今年十一期间,央视这句爆红的台词,火了不少神一样的回答。但如果拿这句话去问奢侈品电商经营者,得到的回答恐怕就没有这么欢乐了。因为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不幸福,很痛苦,生不如死。

  这并非凭空捏造的悲情,奢侈品电商的2012,可谓是哀鸿遍野:不仅网易、新浪先后退出该市场,走秀网裁员、尊酷网[微博]CEO离职、呼哈网欠薪、佳品被爆资金问题……,诸如此类的消息接连传出,也让奢侈品电商笼罩在了一片迷雾当中。

  电商亏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多米乐骨牌一样问题不断的状况,即便是惨淡一时的团购网站,也不可与之相提并论。从2011年的红极一时到现在的一片狼藉,不过短短一年多时间。大起大落之间,让人仿佛黄粱一梦。奢侈品电商,到底怎么了?

  货源不是“问题”

  国内奢侈品电商的大面积“停电”状况,被很多人归结为货源问题。但事实上,货源并不是核心,消费人群才是最大问题。

  奢侈品属于消费品的塔尖部分,其价格和用户认知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狂轰滥炸就能解决。“流量很容易能获得,但要做奢侈品电商,还必须精准”。如果影响不了主流消费人群,就算解决了货源问题,也很难形成销量。一位奢侈品电商从业者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不缺货源,不管我们的货如何得来,授权、经销也好,还是擦边球也好,都依然能做。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奢侈品牌都排斥网络销售,只有几个大品牌接受度相对低一些。”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外界都质疑奢侈品电商的货源问题,但是奢侈品电商网站并没有因为缺货而倒闭,更多反而栽在了资金和经营策略上。

  目前,品牌商对奢侈品网站巨资推广策略的不认可,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怀疑真正的奢侈品目标消费者,是否和网站的推广人群重合。人的消费需求是随着生活阅历和社会地位不断发生改变的,当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升到一定层次,自然而然会开始消费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这才是真正具有购买力的人特别看重的地方。品牌要做的事,就是永远保证在这个层次的消费者里,把自己的宣传、活动、服务做到位。所以,奢侈品品牌商很注重对客户隐私的保护和客户感受,他们是挑客的,并非所有人都是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对于渠道,他们也持相同态度。

  而且,奢侈品客户对细节的苛求非常多,这就要求品牌商能够提供各方面的整套服务。这种情况之下,利用一个新且没有多少目标消费者、缺少服务的网络渠道来销售产品,对他们来说,可能性不大。而且,因为奢侈品的产量都相对较小,单价昂贵,对于不靠走量来提升销售额的品牌商来说,不走网络渠道也可以销售得很好。再加之,在奢侈品行业,品牌商的权利本来就处于强势地位,渠道商很难有话语权。如今奢侈品电子商务在实践上的屡屡失误,也让供应商对线上渠道信心不大,直接影响了奢侈品电商的顺利发展。

  所以,看似货源的问题,其实事关很多深层次的因素。可惜的是,很多仓促从事奢侈品电商的人士,并没有真正理解奢侈品的特性和目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实际状况,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电子商务无所不能,却忽略了奢侈品品牌商和奢侈品核心消费者的感受。

  其实,奢侈品和电商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两者的结合上。由于忽略了奢侈品的产品属性和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市场环境,经营者并没有将奢侈品和电子商务很好地结合,而是过度被困在了一种互联网思路里,仓促上马。这也使得很多策略根本就不符合奢侈品销售特性,加剧了品牌的顾忌,并更加注意控制货源,间接导致了货源成为奢侈品电商市场的滑铁卢。

  一场骗局?

  相比于“奢侈品不适合在网上销售”的论调,笔者更相信无商不电。正如前文分析,之所以出现目前的情况,既不是奢侈品的问题,也不是电子商务的问题,而是在这两者对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奢侈品电商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太短,太快。从2008年、2009年开始有人试水这个行业,到2011年突然火爆,再紧接着从2012年1月份开始,整个市场集体进入冰封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过于快速的发展,让这个行业的所有参与者都缺少必要的沉淀和积累,包括从业者、投资者、消费者和品牌商。

  奢侈品电子商务企业集体遭遇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运营商都是想把京东和淘宝的模式复制到奢侈品电子商务这个领域。一开始,国内并没有互联网投资奢侈品电商的热潮,后来因为海外先做起来了,中国市场才开始做,加上海外投资者也有投资热情,奢侈品电商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只剩具体实施。

  起初,国内奢侈品电商学的是美国企业的做法,但在做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本地化,反而丢失了对一个行业最本质的理解(因为在互联网领域,很少有国外公司在中国取得成功,所以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要适应中国特色。例如,免运费、冲销量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为了在一窝蜂似的市场上突围,创业者饥不择食地寻找投资机构支持,这直接导致“从业者过多地依赖投资,而投资者又看重不切合实际的故事”。于是,为了迎合投资者,创业者挖空心思构思完美的故事,投资者也乐于倾听。但故事最后能不能实现,实现后怎么走,需要怎样的团队和具体的实施,则鲜有人关心。

  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模式搭建,如今看来更像一场创业者与投资人自我催眠的骗局,也令奢侈品电商在从图纸到实际工程建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误差。“中国电商的畸形,与资本多且盲目地进入不无关系。但归结到最后,都是要销售额,要市场占有率,要用户数。”尊酷网创始人侯煜疆对《新领军》记者如是说。“可偏偏事与愿违,很多的情况是销量越大赔得越多。”

  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商普遍采用的价格战,也蔓延至奢侈品领域。于是,我们不难发现,动辄低至2折的奢侈品屡见不鲜。而真正的奢侈品是很难获得折扣的,更别说是如此低的折扣了。

  打价格战,实际上是自我挤压利润空间,因为在奢侈品电商领域,合理的利润空间应该是在30%到40%,这是国际上比较认同的一个利润空间,但是从国内来讲,很多电商为了拼价格,会把这个利润空间自我挤压掉。例如包邮这类型的免费服务。事实上,物流在奢侈品电商的成本中,占比是很高的。这类型的服务一免费,直接导致利润下滑,最后甚至变成每卖一件商品是赔钱的,有收入没利润,这直接影响网站的运营,必然导致之后的售后服务大打折扣。有销售没服务,又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网站的忠诚感、信任感和满意度,无疑极大损伤了奢侈品电商的形象。

  总而言之,一切为了流量。但这也导致,对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的精准营销,奢侈品电商们并不上心。其实,对于提高销售额而言,挖掘一个老用户比争取一个新用户要更容易。但二次营销是一个很烦琐的工作,很多电商经营者不关心,或者说也没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于是只有被逼着,不停地开发新用户。这也就意味着只能通过不停地扩张市场来拉高销量。结果,很多资金都被浪费在了流量和物流上面,对于更易产生回报的用户深度挖掘却做得少之又少。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做法,在第一轮、第二轮融资时还可以自圆其说,但如果到了第三轮还在赔钱,就很少有投资会继续跟进。

  “品”的本质

  归根结底,国内奢侈品电商集体遭遇困境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抓住奢侈品行业的高毛利本质,给用户提供价值服务。

  那么,奢侈品消费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奢侈品除了高昂的价格,独特的品质外,还具有稀缺性,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距离感等特性”。

  奢侈品往往伴随着高价,其体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真正的奢侈品消费者用奢侈品并不是因为它贵,或者质量多好。仅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奢侈品未必能起到多少作用,但它表达的是一种对高品质精致生活的极致追求。用奢侈品是消费者自身的一种享受,这也是奢侈品的独特魅力。她承载一种生活理念,并搭配与之态度相契合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奢侈品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客户都能接触到,它做的手法是让所有人知道,但只是少数人拥有,这其中透露的是一种饥渴营销的哲学。卖点就是在有限选择下,让有限客户获得无限满足,而不是在多品类的选择下,让客户眼花缭乱。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