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王淮:来自Facebook的80后天使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2-05-21 来源:《创业邦》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技术出身的王淮,在做尽职调查时,首先会要来对方的源代码,了解对方的技术思路。

“国内创业者太热衷‘赚钱’”

Facebook的前任员工中,很多人都做了天使投资人,他们有时会在Facebook上聊聊,觉得不错的项目就一起去看。4月10日,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消息披露,王淮在微博上感慨:“南柯一梦,梦醒仍真,this is the valley dream…”

“两年,三个人,一点Revenue都没有,10亿收购。这不是做梦是什么?但这会是扎克伯格的做法。他喜欢有才华、极客型、有点疯狂的创业者,Instagram绝对是。”王淮说。

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是Facebook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这起收购的出发点;而在美国硅谷的收购案例中,另一个赤裸裸的目的是 “挖人”,旧业务被搁置,挖走的牛人被分配其他任务。

“但是这些创业者甘愿被收购,这也是我在做天使投资时为自己定下的标准:团队是否够好?因为创业公司必须是个好的平台,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是最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基础。”

Facebook的经历还让他刻意忽视创业公司的盈利模式。扎克伯格是个“Anti-Money”的人,22岁拒绝10亿美元的收购,公司发展时也淡化营收问题。直到后来COO桑德伯格就任,才开始把做市场、做收入专门立项。

“回国参加一些活动,我发现创业者热衷于说自己如何赚钱,有点入戏太深。就我看到的案子中,成功者都是把心思放在产品而不是赚钱上。在硅谷做IT会改变一个人的金钱观,这得益于文化氛围。”

王淮反而觉得,这些创业者应该更重视对用户需求的琢磨,“要找到对的刚性需求,而不是拍拍脑袋想到的需求。刚性需求加上理想主义,我相信会成就很多创业公司。”

“天使投资”是个舶来概念,王淮很快发现,中国的打法与美国很不同:美国的天使有时投资就像“凑份子”,每人只投三五万美元,中国多是一家独大,甚至直接投资200万元人民币。不过,美国天使投资人给钱不多,之后的指导却相当到位:“如果你投资20家,每家每天找你的概率都蛮高的,最痛苦的是,早上洗澡的时候都会被创业者的电话打断。好的天使投资人整天给创业者答疑,越投资越忙碌。”

所以做投资还得提前充电,王淮跑去西雅图也是希望广结朋友,让自己变成一个平台,除了自己了解的社交与支付以外,创业者来求助其他方面,他可以尽快找到合适的人来为其做指导。

“美国VC给我一个建议:你要是做职业天使,你会‘Suffer to death’,累得要死,而且赔钱的概率比赚钱大。”王淮虽然不做全职,但他估计未来的日子也会有点像那些美国天使,由于以长三角为主要投资半径,他决定带着妻儿在上海定居一年。

不久前,王淮的朋友、百姓网CEO王建硕,邀请他去给百姓网做培训,如今,王淮几乎成了百姓网的产品经理。尽管主要身份还是天使投资人,但他不介意被这些自己喜欢的事儿打断。他很快办了上海公交卡,每天骑自行车到上海交大的浩然高科技大厦“上班”。

“我们有一个词儿叫做Fun Employee,我愿意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儿。”当初从Facebook辞职的时候,公司挽留他,建议他去协助中国区的建设,或者是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业务,王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觉得做投资更有趣。

“我觉得趁年轻,全身心投入到一个事业上,是非常快乐的经历。围绕着我想要投资的六个方向,我其实有好多创业的想法,真正的创业者会有内心深处的‘Deep Desire’,也许做过很多工作,最终内心深处的目标还是会越来越清晰。”31岁的王淮相信,自己最终的归属是创业,只是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