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滕斌圣:未来经济的9大引擎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1-12-12 来源:BNET 作者:整理:周安利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字:商业模式
中国经济在未来将经历来自内外的严峻挑战,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企业增长的引擎?

  这是第七届最佳中国商业模式大会上,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的演讲整理稿,未经本人确认。

 滕斌圣:未来经济的9大引擎 今天的外部环境,无论在短期还是在中期,都很难有大的气色。以希腊为首的欧洲主权危机已经是越陷越深,可以说短期内,欧元区很难走出这个泥潭。而美国的经济,要在中期恢复到往年的辉煌,基本也是不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路径,到现阶段,其高借贷、高消费的模式,将难以持续。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扮演的角色,是为发达国家作保姆的工作,就是做最脏、最累、最不挣钱的活,而我们赚的钱反过来还要反哺这些发达国家。这种模式,也是不可能维持的。用保姆挣的钱,来养活有钱人的富足的、奢侈的生活,也许3、5年可以,10年、8年可以,再往下一定出问题。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内在结构性的问题,现在越来越显现。中国20、30年来的改革开放,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条笑话:一个美国人在桥上走,突然看见桥下一中国人一边摸着河里的东西,一边在过河。然后美国人很奇怪,问"你在摸鱼吗?"。中国人说,"不是,我在摸石头。"然后说,"你摸石头干什么?""他说我要摸着石头过河。"然后美国人就更奇怪,说"这不是有一座桥,我就站在桥上,你为什么不从桥上过?"然后那个中国人说,"那不行,这不符合中国国情。"可见,有的时候我们明知道有一个大桥可过,我们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可能是我们特殊的环境所决定的。但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先解决容易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说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就是说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基本上都解决了,剩下的都是难的。比如,我们重工业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再比如,对于食用有毒的食品,基本上已经习以为常。有人知道我要回国的时候,非常善意的提醒我们,问是否做好思想准备,吃的喝的都是带毒的。我想要回国的人,基本上也做好了少活十年的思想准备。这当然是一句笑话,但是我听到有些,包括那些念MBA同学的做法,让我感到既辛酸也佩服。他们是几个好朋友,几家人联合在一起,找一个信得过的农户,定点为他们来养猪养鸡,种菜。他们不在外面公开市场买吃的东西,完全自给自足,回到原始状态。这是多么非常可悲,但这是我们目前的现状。当然,这种现状引发的商业模式,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现在出现从事原始农业,为需要的阶层提供完全安全的食品的一种商业模式,其中的商机很大。

  当然,中国还有一个中等收入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矛盾。中国如何能够突破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我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我们首先要突破中等道德陷阱。如果我们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或者商业道德水平,不能突破一个中等甚至于偏下等的状态,我们的国家要通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不可能的。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个国家,有高等的收入,低等或者中等的道德水准。第二个观点,我们的收入不断上升,但我们企业的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以前一些人认为穷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穷,带来劳动力成本低。我们也把这种劳动力成本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我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虽然我们不那么穷了,但是收入差距在加大。由这种差距带来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对于我们整个企业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将是一个问题。同样,企业把股市当作一个完完全全的圈钱工具。这种模式还大行其道,给整个股市带来严重的伤害,有可能是三五年都积重难返。此外,中国房地产对经济的刺激和拉动,贡献最大。但是现在对经济带来的阴影也是最大的。明年经济如何,很大程度可能会取决于政府对于房地产政策的拿捏。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在某些领域也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比如说炼油,一方面国有企业炼油亏损的极大,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根本拿不到原油。但在民营企业拿不到原油,只能拿次等油进行重新冶炼,如此还有钱可以赚。所以我接触到的一些这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家,都很纳闷,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会亏损?还有就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所有这些结构性的内在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中国成为全球最纠结的市场之一。如果要去谈到未来经济走势,我个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我们发展的速度会明显的放缓。比我更悲观的观点,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滞胀阶段。所谓滞胀,就是我们事实上的经济发展GDP,会低于我们的通货膨胀。

  所以,我们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出口导向型,已经遇到了巨大的瓶颈,不转型绝对不行的,必须要形成新的引擎。而新引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往往是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被迫走的以条路。要转型大家都想到,但是如何转型才是难题所在。我觉得新引擎可能在以下九大方面:

  第一个新引擎,未必是在"铁公基"。我们在所谓铁路、公路、基础建设上面的投入已经很多了。4万亿元基本都是投给了"铁公鸡"。而我们的民营企业,那些真正需要钱的,基本上都是靠"漏"下来的。这就好像一棵植物缺水了,然后一桶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给这个植物浇下去,虽然解了一时之渴,但是这个植物能否将这4万亿吸收掉,现在看来效率不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未来的引擎,对于企业来一定要紧跟政策,要跟进十二五规划中的所谓七大新兴行业。我认为,如果你已经在这七大新兴行业,那值得祝贺。如果还没有,我奉劝你不要再想办法往里面挤了,因为已经太晚了。而且这些行业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

  选行业不如选商业模式,即抓住自己已经成型的行业去做,做熟不做生,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你在什么行业,品牌的提升应该是未来中国20年的一个命脉,或者说是一个捷径。因为在中国,我发现中国品牌老化的速度,比发达国家要快得多。在中国品牌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多了十年、八年。这个世界没有不需要看具体情况,只要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的模式。比如,传统行业可以依靠打通产业链,进行垂直管理的模式;非传统的金融创新模式;另一个机会是内需的转变,我认为服务行业在中国,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会独领风骚。比如利安超市,是把内需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又带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商业模式,我就相当看好。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继续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沃土。这个机会不只在移动互联网。再者,我也认为是实体和电商的结合,这是未来的一个突破点。

  还有3个机会比较大的新引擎。一个是快速地跨越原有边界,来创造多品类、多渠道之间的协同交易。比如京东商城和麦考林。另一个是进行战略联盟而不是收购,很多企业现在是做了一些收购,我认为成本比较高,机会不一定要买。比如海航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跨界运作,既低成本,又高速度,而且风险非常可控。最后一个是既关注价值的创造,同时关注利润的获取,缩短培育期。比如,淘宝商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