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文章页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地产大变局——新十年的转型与嬗变
字号:

类别: 营销与市场管理 时间: 2011-03-15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关键字:政府与公共事业 房地产

中国经济正站在这一关口,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过度城市化和就业困难等,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特征已露端倪。而这也在悄然动摇着房地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即人口红利支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以重商主义构筑的产业蓝图。

开发商  通往成功之路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地产大变局——新十年的转型与嬗变

  2010年12月10日,杭州,绿城中国(3900.HK)秋季恳谈会。在外界眼里颇为自负的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媒体和股东说,“全国范围内造房子比我们好的最多只有一家半家,不可能有两家三家。”而这“一家”所指的是龙湖(0960.HK),“半家”所指的是星河湾。

  他如此形容龙湖董事长吴亚军:有宏图大志,有男人的魄力,同时又很细腻,心态好,人很大气;头发长,见识也长……而在2009年的恳谈会上,他还认为龙湖难以匹敌绿城。彻底改变宋卫平看法的是龙湖的拜访。2010年11月底,吴亚军带着高管团队拜访阿里巴巴,也拜访了绿城。

  当外界将绿城和龙湖相比较时,宋卫平颇感荣幸。针对有人从绿城跳槽到龙湖,宋卫平说,“去了龙湖的人,我们很欢迎他们再回来。”他甚至承认,龙湖无论是在成本管控还是在企业管理上,都有绿城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样拜访过龙湖的宋卫平,对龙湖企业文化印象很深。“快乐的工作,金钱的自由,心灵的宁静。”喜欢开玩笑的性情中人宋卫平甚至对着投资者说,可以把我们的股票卖了,去买龙湖。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生在2009年绿城秋季恳谈会上的一幕。当年绿城业绩直逼万科,卖房收入超过500亿元。当着股东的面,心情大好的宋卫平豪言3~5年赶超万科(000002.SZ)。彼时,人们喜欢拿绿城和万科做比较。但遭遇2010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后,绿城不得不放慢追赶万科的脚步。

  2010年,绿城业绩几乎原地踏步,万科却一跃登上千亿舞台。宋卫平有些许不服气地说,再给绿城一些资金,绿城一定能赶超万科。2010年万科用于业务发展的资金大约1200亿元左右,而绿城自有资金只有100亿元左右,合作伙伴的钱不到100亿元,就是这200亿元本钱支撑起绿城500亿元的销售收入。

  2011年3月8日,万科将公布其首份“千亿”年报。但私下里,对于万科,绿城高管并没有给予和龙湖相同的赞许。评价万科在杭州建设的项目时,宋卫平甚至开玩笑说,“要是绿城造出万科那样的房子,项目经理都要跳楼N次。”

  毫无疑问,今天的万科是世人眼中最成功的房地产企业之一,规模大,管理规范,企业研发能力强。但在一部分开发商眼中,它还不是最好的企业。甚至在万科人眼里,它也并不完美。

  规模之惑

  为何众房企如此追求规模?可以轻易列举出缘由。

  大型项目的开发,对开发企业的实力、资质等级都有明确要求,小型企业则由于受自身规模、实力的限制,很难获得较大项目和较好的发展机会。其次,房地产开发周期长,一般为3~5年,要经过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市场营销等几个阶段,而小型企业由于受自身资金、人才实力的限制,各方面投入较少,特别是项目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投入的资金少、时间短,大大增加了其开发风险,只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就可能导致公司陷入危机。同时,房地产开发资金投入巨大,相对小型企业来说,大型公司或企业集团更容易获得贷款。

  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有做大的决心。但在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的价值判断中,规模大的开发商未必一定获得尊重。2007年,阳光100并没有加入“抢地大军”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土地获取方面采取激进措施的开发商大都获得了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开发商扩充规模、区域垄断,走粗放式经营之路。很多开发商80%的精力用于圈钱、圈地,是通过土地挣钱,而不是通过产品创新赚钱。有的开发商以不开发为荣,通过倒卖土地的方式获取暴利。“房产加地产,‘房地合一’的模式,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弊端。”易小迪说。

  而几乎是从2003年起,浮躁之气就已逐渐弥漫于整个行业。“开发商无疑是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易小迪说。在一个单边上涨的市场,谁进入得早,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盖房可以挣钱,倒卖土地也可以挣钱。

  “千亿万科”的成功并不是靠倒卖土地而得来,但从其发展道路来看,万科今天的规模更主要是通过融资换来的。从2001年初到2007年第三季度,万科共增发两次,募资141亿元,发行可转债转股约38亿元,股本扩张累计约179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的77%;而同期公司盈余公积约57亿元,不到净资产增加额的四分之一。上市以来,万科的股本从不足1亿股扩大至109亿股,增长100倍,为上市公司所罕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丁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2002年至2007年间,房价上涨对万科销售毛利率的贡献为8个百分点,占其比重约为四分之一;房价上涨对万科销售净利率的贡献为7个百分点,占其比重超过一半。换句话说,万科一半以上的净利润是由房价上涨带来的。

  与此同时,万科的利润增长远远滞后于规模扩张,过去五年,万科销售规模增长十倍,但盈利仅增长五倍左右。

  他由此得出结论,万科走的是“盈利靠通胀,成长靠融资”之路,其核心能力体现在拿地、融资两个环节,而造房子、卖房子的能力相比之下并不那么重要。事实上,在万科取得耀眼成绩的同时,众多企业也创造了历史最佳业绩,但这些并非依靠产品细分和精细化管理得来,而更多是拜市场所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政府与公共事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