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个人财富>文章页
新巴塞尔III协议 全球利好为何成为A股毒药
字号:

类别: 金融服务业 时间: 2010-09-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中国农业银行高级专员 何志成

关键字:股市

9月中旬,23国金融监管层终于达成新巴塞尔III协议,同意对所有银行大幅度提高一级资本比率至7%(提高逾三倍)。应该说,西方各国政府对银行业加强监管的决心和干预行动使全球金融市场获得了信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有正面反应。

  9月中旬,23国金融监管层终于达成新巴塞尔III协议,同意对所有银行大幅度提高一级资本比率至7%(提高逾三倍)。该消息发布后,全球外汇市场在周一开盘之后欧系货币即跳涨,全球股市连续几天表现普遍都是正面,唯有中国股市暴跌。于是不少投资者产生疑问:国际银行业监管从严,对全球金融市场是利空还是利好?

  为什么全球风险货币以及股市都出现上涨,因为国际市场认为,严格银行业监管有利于缓解欧洲各大银行所面临的欧债威胁,同时也更激励亚洲银行业的扩张(因为它们的资本金比例一般早就高于7%)。反观中国股市,虽然我们的各大银行核心资本金比例都在9%以上,但市场仍然担心,中国银行业监管层会借机出台更严厉的银行业监管措施,例如进一步提高核心资本金比例,提高风险资产拨备率,因此会限制银行业发展空间。银行业很可能成为微利企业,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因此中国股市才在银行股引领下暴跌。

  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业监管为什么需要从严?反思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以及2010年上半年欧债危机,金融业混业经营、风险监管门槛太低,银行业杠杆比例过高,金融创新泛滥,金融业收入过高导致忽视长期风险等弊病是罪魁祸首。因此,新巴塞尔III协议将全球金融业风险监管的预警机制门槛提升,体现了后危机时代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也是各国政府的必然反映。不如此,无法防止类似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以及2010年初欧元区小国债务危机的重演。

  回想2008年以前,以及2008年各国救市之后,先是各路对冲基金大肆地做空日元、美元,日元兑有些高息货币跌幅超过一半,美元也连续被做空了七年半,跌幅也有接近一半。外汇市场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幅也越来越大,全球绝大多数对冲基金都卷入其中,分享虚拟金融市场暴涨暴跌的“盛宴”。银行业也不甘寂寞,纷纷通过参股投行、基金,利用金融创新推出各种衍生金融理财产品,频繁跨洋拆借,短线投机买卖息差交易货币以及各国国债等方式等,大赚利差、息差,包括各种衍生金融理财产品的投机收益。而2008年以后,为了救市,各国大都是以流动性泛滥应对流动性危机,各路基金又借机更多地拆解资金,反手做多美元、日元,导致美元日元暴涨,让实体经济无所适从,股市暴涨暴跌。危机与救市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痛定思痛,欧美日各国终于决心对危机的祸源动大手术。2010年7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被称为该国近现代改革力度最大的金融业监管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其中明确:对做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的投行、对CDS、CDO等金融衍生品进行严格的监管,形成联邦体系下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统一监管框架,明确规定,纯投机性质的“掉期”交易,原则上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该规定,极大地限制了银行业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同时,该法案还竭力斩断对冲基金与银行业的长期联姻关系,银行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PE)和对冲基金的行为被禁止。这两种基金均被定性为高风险、纯市场经营的机构,银行业不能参与。同时,银行业自身的理财业务也被限制,主要是自营规模占资本金的比例。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在顾客服务和自营“对赌”的冲动就远不如以前了。

  最新出台的新巴塞尔协议III也同样侧重于限制银行业的风险追逐欲望,将最低核心一级资本比率提高到7%,其中包括2.5%的缓冲资本,它将极大地降低银行业的杠杆率,限制银行业发展到不能倒的程度,当然也就降低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紧跟着,日本政府于2010年9月15日决定入市干预日元过度升值,与长期借助银行业低息拆解资金做多日元的投机客宣战,以保护日本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复苏。此举,与新巴塞尔III协议几乎同时推出,起到了一两拨千斤的奇效;随后,在韩国召开的G20会议还将讨论银行“大到不能倒”的问题,以降低全球金融风险随银行业流动性转移而蔓延的问题,意在阻断个别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会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应该说,西方各国政府对银行业加强监管的决心和干预行动使全球金融市场获得了信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有正面反应。

  但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却对新巴塞尔III协议反应负面呢?为什么已经达到新巴塞尔III协议要求的中国银行业还要大幅度地补充资本金?为什么中国银行股在市盈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仍然会下台阶?为什么刚刚上市的农业银行根本在不可能再度增发(补充资本金)的情况下,还是破发了呢?

  根本原因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缺乏信心!

  我在9月12日发表于《中国证券报》的文章已经指出:8月中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虽好,但可能更加深我们对后四个月经济运行的担忧。为什么?房地产新政有可能因为数据较好而加码,甚至导致地方政府“变脸”(由依靠土地财政转为同意今后依靠房产税、物业税生存);加息论很可能甚嚣尘上;临近年关,为了完成今年节能减排目标,很多地方都可能加入不惜牺牲GDP而拉闸限电的行列,对各个经济门类不分青红皂白来个“一刀切”。加上各地大幅度地提高一线劳动者工资,国际国内粮价大涨,未来由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构性通胀,很可能转变为由成本推动的全面通胀。正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缺乏信心,才使已经达到新巴塞尔III协议要求的中国银行业还要大幅度地补充资本金,甚至将拨备率提高到(全部资产)2.5%。中国经济搞不好会有大麻烦,股市已经提前反应。

  房地产市场暴跌的预期很可能重伤地产股、银行股以及关联度很高的建材股、钢铁股;加息预期除了会重伤银行股之外,还会打击节前表现最好的消费类股票,中国股市岂能不闻风丧胆。8月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刚刚企稳,并非大好;虽然通胀形势严峻,但秋粮丰收在望,未来通胀可控。相反,贸然加息,很可能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导致更多物价上涨。

  必须强调,国际银行业监管从严,对全球金融市场是利好,对中国经济也是利好,周边国家经济重大隐患排除,经济加快复苏,可以避免中国单兵突进的风险;而在全球主要国家仍然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我们加息,或者采取更严厉的打压经济措施,必然导致股市暴跌,房地产市场暴跌,热钱涌入,流动性错乱,甚至出现方向性逆转,更会助推通胀。总之,加息论不符合中央“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决策,也不符合中国经济目前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关婧)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