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企业聚焦>文章页
动漫金矿的“曲线救国”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7-27 来源:《中国企业家》

关键字:商业模式

如何锻造中国的迪斯尼?一些剑走偏锋的入场者正在悄然发力。

“每分每秒跟进我们的制作进展,随着我们的进展来给片子涨价。”武寒青信心十足地说,“现在谈定价格对我们不合适,我们能展示的东西少,价格也就低。对自己的东西有信心的话就憋到最后,让发行商们竞价去。”

“我们没有能力拼低价格,但我们在原创动画高品质竞争中能有更大空间,索性我们到一个更健康的市场上去。海外市场你只要做到跟他一样的标准和水平,他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完全不用废话,我们就要做到那样一种水准。”说这话时,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青树)CEO武寒青表情一派轻松,当然, “实际操作起来比想象的要难得多。”

青青树在中国的动漫行业已经潜伏了18个年头,简直算得上是中国动漫行业的人瑞。

18年来,青青树搞过原创、接过代工,一路摸爬滚打,收入上小富即安。早几年公司困难的时候,做了十几年影视编剧的武寒青还和另一位创始人王川一起写剧本卖钱,给员工开工资。折腾一圈,见证中国动漫行业中大小起落沉浮,在2004年,他们决定重返原创路线。只不过,这一次就是要做国际品质的精品动画,一竿子打到海外市场去,要用国外的资本养活他们的原创,再让海外观众跟中国观众一起掏腰包捧场。

选择征战海外市场,是青青树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以及中国市场在2004年出现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决策。“2004年,国家又决定扶植动漫产业,我们感到这是个机会,但整个市场也会变得更加混乱,我们停掉了国内与电视台合作制片的项目,不再接单,专心把所有积累用在研发上。”武寒青说。

这需要点思想斗争。凭借在行业内多年合作制片的积累,青青树与国内所有的制片机构关系都不错,从来不用为下一单生意在哪里而发愁。

不过,武寒青及公司的其他四位创始人(这五位还是交情颇铁的哥们)心里清楚,国家扶植政策出台、地方专项基金投入,反而压低了动漫入场门槛,会将更多的低端动漫竞争者引入行业,这意味着可能出现恶性竞争。一个已出现的趋势是,大家都选择走低成本路线,500块一分钟的项目都有人敢接。“(这样)这个市场不可能出现高品质的产品,”武寒青分析,“我们发现,大跃进的市场是没有市场。出来的产品多但都是垃圾,价格自然降下来,那你到哪里去收回钱?”

此外,就连争取政府扶植基金也演变成动漫企业专门组建团队做政府公关。“我们不擅长这些事,它已经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政府公关竞争了。我们只能靠产品竞争。”武说。

海外市场,那可是巨头把持的一片红海。好在青青树已经积淀和探索了18年。这些年,青青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怎么把好的创意和文化产品变成钱,再把他们这些60后、70后积累的经验注入给80后—目前公司的主力干将,他们的综合知识结构好于前代动漫人,跟市场是衔接的。

青青树最为得意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积淀,就是对动漫制作工作方法—整个流程的构造。具体而言,就是怎么将编剧、原画等的复杂的创作工艺流程分解成为一个个近似模块化的环节与部分,以便于有效率和稳定地复制及再利用,让环节上的每位员工能够稳定发挥,完成一定水准之上的工作,这样一来,动画制作的质量和效率便日趋可控。而且,核心人员进行原画创作,一些不太重要的步骤就可以交给动画代工厂来完成。

这在10年前的中国动漫业算得上颠覆性的创造,至今也依然是行业内少有的工作模式。他们将迪斯尼的动画制作模式借鉴过来,进行本土化改造,要让习惯了单兵作战的编剧和画师们成为能发挥各自所长、富有创造力的大工艺机器螺丝钉。这只能由青青树自己摸索着来,人也要靠自己重新培养。

青青树的动画风格在过去十几年中,从简单粗疏到写意到工笔,总在变化,直到最近这6年间陆续推出的三部瞄准海外市场的动画中,才渐渐看出某种可复制的风格痕迹。青青树总裁匡宇奇也承认,这些年来来去去很多原画师,总在不断尝试各种风格,直到现在,才逐渐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

比起宫崎骏这样横空出世的动画天才(他的动画作品基本就是他个人智慧的产物),青青树更愿意学习英国的创意产业。“英国创意产业没有大师,但它是最好的。成为产业的东西是能复制的,大师是不能复制的。创意产业最大的难度是把95%的工艺流程给分解清楚,把可复制的那一块给研究明白,只把5%的风险放在天才上。”武寒青分析。

获得片商青睐和预购的可能性还只是戛纳战利品的1/3,青青树还因为对自己实力的成功展示,获得了与海外公司进行动画合作的意向和机会。而国外一些大的动漫公司,发现青青树的二维动画制作能力甚至强于他们(欧美动画产业近些年主攻3D领域),就将自己的二维订单给了青青树。“我们实际上既销售片子又销售我们的创作能力,这个能力本身就是钱。”武寒青管这叫“三条腿走路”。

当然,青青树的海外策略还是拴上了保险绳,并未全然押注于出售片子给海外市场上。

与青青树一样寻找海外通路的公司还有上海今日动画。由于创办人张天晓在法国动画界工作多年所积累起的声誉和人脉,为法国动画片做代工,继而与海外制片机构合作制片,一直是在海外市场做口碑、积累经验与资本。但青青树显然野心更大,他们希望用自己完全原创的作品,打动海外观众,但能否成功依然未知。

在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邓丽丽看来,青青树的一大胜算来自他核心团队的稳定。“策划、导演、编剧、技术、市场、财务,整个团队很完整,水平实力平均,配合也很默契,在中国目前挺难得的事。想做精品,还需要是这样的公司。”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