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用供应链思路管理人才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10-05-20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作者:彼得 • 卡佩利(Peter Cappelli)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管理不善是现代管理者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从本质上说,人才管理并不复杂,就是预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然后制订计划来满足这一需求。

人才管理不善是现代管理者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从本质上说,人才管理并不复杂,就是预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然后制订计划来满足这一需求。但是,目前的两类人才管理做法都没有多大成效。第一类做法最为常见:既不预测需求,也不制订计划来满足需求。采取这种被动做法的企业基本上就依靠外部招聘。但由于管理人才日趋匮乏,这一做法已出现问题。第二类做法仅在大型老牌企业中较为常见,它们依靠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复杂官僚模型来进行人才预测和继任规划,这些模型都是在业务容易预测的时代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环境的不稳定性不断提高,这些模型已经不合时宜了。

因此,企业现在需要一种全新的人才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如今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考虑进去。作者认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借鉴运营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与陈旧落后的人才管理模式不同,供应链管理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得到了大幅改进。以前,企业都建有很大的仓库,用来储存大量的零部件,这是因为那时候竞争并不激烈,市场需求容易预测,公司有信心把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而现在,企业再也不用那么大的仓库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开始采用准时制制造流程和其他供应链创新成果,并不断加以完善。这些新方法使企业能够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快地预见需求变化,并据此调整产品。作者提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按需供才框架”,它类似于准时制制造。


这种具有创新性的人才管理方式依据了4条准则,它们均来自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其中2条用于解决人才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内培还是外聘的人才决策,如何降低人才需求预测的风险。另外2条则用于解决人才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投资回报,如何通过创造内部机会鼓励新培养的管理者在公司安心工作。

准则1 通过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风险 大量储备后备人才成本很高,所以企业应当调低人才需求预测,并有计划地从外部进行招聘,以填补人才空缺。有些岗位可能从外部招聘更容易一些,因此企业应当深思熟虑,决定把宝贵的人才培养资源放到何处:人才管理是一项投资,而不是一项权利。

准则2 适应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 需求的不确定性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明智的企业会设法去适应它。一种方法是,把人才培养项目分成几个时间较短的部分。例如,企业不是让管理受训人员参加一个为期3年的职能培训项目,而是让所有职能部门的员工一起参加一个为期18个月的课程,学习综合管理技能,然后再返回各自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公司人才库,在需要时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人员调配。

准则3 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 提高投资回报的方法之一是,让员工分担培养成本。例如,让员工自愿承担一些额外的培养任务。另一种方法是,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希望有一天他们会重返公司,这样就能收回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的投资。

准则4 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保护投资成果 有些人认为,优秀员工离开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别处找到了更好的机会。这也就使得公司的人才培养成为了“易逝品”。要想尽可能长地保护人才培养投资成果,关键在于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让员工参与自己的发展决策。

本文选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2010年5月刊(www.HBRChina.com)。哈佛《商业评论》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本文首发地址: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article-layoutId-12-contentId-4171.html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