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受人尊敬?

标签:社会责任 商业伦理 来源:BNET中国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你是迫于媒体和社会的压力表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吗?真正卓越的企业根基应该在什么地方?

  今天,中国企业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特殊一方面缘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开始凸显;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长、壮大,开始迈向世界。但中国企业是否可以在世界企业之林成就如日式企业、美式企业或者德式企业的盛名呢?也许这正是中国企业所追求的理想。

  今天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开始关注大国责任。相应地,中国企业的崛起,也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被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体现并不在于媒体、政府或者社会所附加的,而是来自企业是否具有好的商业伦理。一个假冒为善的企业不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企业。

  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将是BNET China商业英才网重点关注的内容。这里,我们也就企业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这一话题,采访了在这个领域正在深入研究的香柏领导力机构主席、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博士。

  BNET商业英才网:从您接触的中国企业来说,您如何评价今天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赵晓博士:应该说这几年有所进步,但是总体状况依然不很乐观。这几年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一个强势的语汇;社会责任的运动,在中国也越来越多。另外,就是企业开始发布企业公民报告。重视商业伦理,包括在中国建立一个诚信的商业环境,并从道德上加以规范,也成为政府所倡导的一个方向。但是另外一方面,现状不是太令人满意。我们过去出现了很多的事件,比如2008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个事件很明显地说明中国商业伦理的裂缝。整个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我们商业伦理的根基不够稳固。此外,就是许多企业家纷纷倒下,中国的财富榜,被称之为是"杀猪榜"。许多的富豪或被抓,或死于非命。而且,非正常死亡的企业家名单已经排成了长长的 一串。企业家也被戏称为是"两院的院士",即不是在医院,就是在法院。企业家因此被称之为一个高危的行业。因此,无论从中国企业的社会表现,还是从企业家的归宿,我们都看到中国的商业伦理仍然处于一个刚刚建构的萌芽。

  经历这么多年,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做的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但是总体来说,缺少令人尊敬的企业。他们可能是一些受人重视的企业,但是并不等于是受人尊敬的企业。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中国模式的企业。就如日本兴起的时候,出现日式企业;美国崛起的时候出现美式企业;欧洲有德式企业,但是我们今天很难说有中式企业、或者是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其中的关键不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是商业伦理方面的缺陷。因为商业伦理建构不够稳固,所以没有得到与经济成长同样的成绩,也是中国企业的一个软肋。中国企业从优秀到卓越,从受人重视到受人敬重之间瘸了一条腿。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对于一个企业可以基业常青来说,它的价值和影响力是怎样的?

  赵晓博士:我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第一,商业伦理是企业的发动机。企业起初是出于经济的动力,或者物质上的动力,但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已经做得很好,包括它的员工也赚得很多了,这个时候,企业家就需要用精神的动力去激励他,这就需要来自企业的道德追求和企业商业伦理的建构。

  早年的清教徒,他们开创了人类最早的商业经济。这是因为他们做商业超越了纯粹的金钱动力。他们的目的是荣耀上帝,对人有益处。荣耀上帝和荣神益人,成为他们一个非常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使得当他们物质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非常昂扬的动力,非常强的创新精神。所以我认为好的商业伦理是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持续发展的发动机。第二,它也是企业内部关系的润滑剂。如果企业要做大和长久,就需要企业团队和员工之间有良好的关系。而好的关系,常常是非物质层面的。如果企业有优秀的商业伦理,其员工的关系、团队的关系可能会更好,这就是企业的润滑剂,也更容易发挥团队的作用。第三,商业伦理也是指南针。市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你可能会迷失,有的时候是靠商业伦理引路。例如一次农民用海尔的洗衣机去洗地瓜,致使洗衣机受损。而农民却向海尔索赔,理由就是海尔没有说洗衣机不能洗地瓜。此时,海尔的员工可以拒绝处理和赔偿。但海尔的员工是根据海尔的商业伦理来处理,并非简单地回绝,即"海尔真诚到永远"、服务至上,尊重顾客。最后的结果,海尔赔偿了这个农民,而且针对农村市场,研发出一款既可洗衣服也可洗地瓜的产品。海尔的一线员工当时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有一套商业伦理在后面指导他,使他在可能会迷失的时候能找到方向。这就是指南针的作用。第四,商业伦理是企业价值的放大器。当两个同样的业绩企业在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有比较好的商业伦理,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好,那么这个企业会比没有好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好的商业伦理建构的企业得到更高的认同,人们愿意给这样的企业更高的溢价。

  企业的建构是各个方面的建构,企业的竞争也是综合的竞争,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商业伦理的建构越来越成为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企业把建构商业伦理,追求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消费和付出。冯仑就认为谁都可以讲企业社会责任,唯独企业家不能讲。因为社会上的人讲社会责任,是让别人做。唯独企业家讲社会责任时,意味着要掏钱,要付出成本。但结果并非如此,企业社会责任有可能就是一个投资。当你投资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投资在企业的商业伦理上,你会得到一个更高的回报。回报就是企业员工更有动力,他们会很努力地去工作;企业团队更有凝聚力,而不是天天办公室政治,进行争斗;企业更有方向,不会迷失方向;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资本市场上的价值更高。

  美国有一个研究也证明了这点。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他们将一些商业伦理做得好的企业,和标准普尔的企业做比较。结果发现,具有好的商业伦理的企业,平均每年他们的财务回报要比标准普尔企业高出15%以上。事实上,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也讲到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首先要有好的领导人,而好的领导人应该是一个有好品格的人,例如谦卑、诚实。这些就是商业伦理,只是这些商业伦理在企业的领导身上表现出来。现在很多企业是老板文化,老板的商业伦理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的商业伦理。如果企业要从优秀到卓越,关键是好的商业伦理建构。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企业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赵晓博士:中国企业过去经历的是野蛮生长。冯仑写的书《野蛮生长》,就是以自述的方式,讲明他过去是如何野蛮生长,中国企业又是如何野蛮生长。因为中国企业过去一直是野蛮生长,所以它的思维也是野蛮的。从野蛮生长的角度看,会将社会责任看作负担和成本。但是如果我们从文明生长的角度来看,就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投资。商业伦理应该如何建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可能大家会强调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伦理肯定是不一样的。

  从我的研究中,我发现有一些商业伦理放之四海皆准,就像自然科学的定律一样。我们不会说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的,在中国不适用,中国应该有中国特色的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科学是普适性的,社会科学,比如说商业伦理,大家或会认为各个国家都不一样。  事实上,我发现社会科学中有一些东西是普适性的。比如尊重产权,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尊重产权,对产权的尊重应该成为一种普适性的商业伦理。发达国家尊重产权,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也要尊重产权开始。政府要尊重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本等。企业家需要尊重员工的生产产权。圣经说不能偷盗。欺骗别人和坑蒙拐骗就是不尊重别人。所以我认为,尊重知识产权是一个普适性的商业伦理。进一步引伸,还有诚实守信、说到做到,这也是普适性的商业伦理。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诚实守信。此外还有待人如己,即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这也是一个普适性的。你不希望别人骗你,你也不要骗别人。你不希望别人害你,那你也不要害别人。你希望别人对你诚实,那么你要对别人诚实。尊重产权、诚实守信、待人如己就是普世性的商业伦理。而且这些还可以引申出许多其他层面来,如不许偷税漏税,因为你侵犯了国家的生产产权。但反之,国家也必须尊重税收条例,依法来纳税,不能"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摊派各种费用。彼此不尊重,彼此坑害,社会的商业伦理就很糟糕。不许做假账、不许掠夺、苛待员工等,这些都是普适性的商业伦理。

  还有一些商业伦理会有时间性,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情况会有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会有不同。比如英国目前最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创新, 这源于英国的增长速度低,发展太慢,社会希望企业有更多的创新。中国也有过调查,大家普遍选择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就业。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帮助整个社会解决就业,那么它就尽到了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说,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责任会有区别,这也展示了商业伦理的多元性一面。商业伦理具有普适性和多元性。

  全世界商业经济的历史都表明,如果没有一些基本的商业伦理,就不会有商业文明。商业文明建立在基本的商业伦理和商业制度的基础上。社会上也许会有人挣钱,会有人成功,但不会有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现代商业文明的出现。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企业老板的商业伦理应该如何渗透,与企业文化和制度相结合?

  赵晓博士:首先企业老板要真诚地相信这些商业伦理,而不是认为社会对我有要求,我只是迎合社会。我发现很多企业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因为企业在与社会对接的时候,已经提出了要求,这个要求会成为一种压力。通过媒体、全社会的关注,企业不得不假装在讲社会责任,但是他的内心却不相信,仍然认为是负担和成本。他不相信诚实守信可以挣钱,他相信坑蒙拐骗能挣钱;他不相信偷税漏税、不贿赂,企业依然可以生存。可能表面上会去作一些文章,但内心并不相信。有的时候企业发现按照商业伦理运营可以挣钱,但是如果发现不遵守商业伦理可以挣更多的钱,就会立刻践踏商业伦理。此时,商业伦理就成为他的手段。当他们都不相信这些的时候,推进就比较困难。企业家必须先要相信商业伦理,有一个基本理念的转变。在他的内心里面,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否则对员工而言,就是标语口号。其次关键的是把企业的商业伦理贯穿于整个管理中。这也是现代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前沿--管理伦理学。

  从世界500强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立一个职位是首席伦理官。他负责对整个企业商业伦理的建构,同时把商业伦理贯穿到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很多人会把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理解为捐钱,这是不正确的。企业商业伦理首先是保证企业挣的钱是按照商业伦理得到的。如果企业挣的钱是有问题的,那么把捐钱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如一个小偷,把别人的钱偷窃过来,然后捐出一些钱一样。所以企业赢利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贯穿商业伦理。这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曾经推荐过一个丹麦企业--诺维信,它在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计划,都贯穿了商业伦理。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企业的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

  赵晓博士:应该说商业伦理的范畴更广泛。企业社会责任是这些年形成的一个运动,就是企业不仅要赚钱,也要一些社会责任责任,这是从社会角度对企业提出的硬性要求。现在商业伦理越来越从软性的层面进入到硬性,以致慢慢变成一个法律了。比如现在欧洲开始用商业伦理检测一个企业,如果企业没有做到基本的商业伦理,就不允许企业的产品出口。他们甚至会去企业调查人均员工的厕所量、厨房数、人均宿舍面积等。通过这些检查,慢慢将软性的要求,变成硬性的要求,甚至变成法律的要求。这样就对企业的商业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压力。企业的商业伦理其实来自企业内部的建构,伦理是超越法律的。

  企业社会责任未必来自法律的要求,而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现在,社会要求企业做到商业伦理,因此商业伦理有从内部化到外部化的趋势,有从软性到硬性的趋势。总之,商业伦理实际上是更广泛、更内在的东西,而我们看到的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硬性,更加外向化。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还有什么因素阻碍企业表达他们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赵晓博士:我认为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家认识不到位,第二是社会发展不到位。社会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没有形成一种力量。即便是媒体,可能更多的是被收买,而不能发出来自社会的声音。另外就是政府环境的问题。当整个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完善的时候,大家可能不太愿意讲商业伦理,企业家认为讲商业伦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一些企业家回答之所以偷税漏税是因为中国的税太高,如果不偷税漏税就无法生存。而中国的税务官员回答之所以制定高税额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家都偷税漏税,如果不订这么高的税,就收不到税。因此,如果社会制度和环境不好,大家讲商业伦理就会望而却步。

  BNET商业英才网:您认为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健康的商业发展环境,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

  赵晓博士:我认为,首先是企业家要有认识上的提高,其次是整个社会也需要不断的成熟。如果社会普遍失去正义感、道德羞耻感、普遍流氓化、沙漠化,就缺少一个基本约束的外部环境。另外政府的制度要公正、公义。公义、廉洁的政府制度会鼓励更多的企业来做好商业伦理。

  目前,中国整个大环境并不成熟,包括社会环境、中国的政府制度。商业伦理的建构需要有一批先锋,这也是中国的特点。我个人比较关注中国的基督徒企业家,因为他们注重信仰的根基。企业家把他们的信仰活出来,在经济上的一个表现就是商业伦理。这几年,随着中国基督徒企业家越来越多,他们意识到要把他的生命和他的生意、以及他的家庭生活相互结合,即他的生命、生意、生活应该是一体的,不应该是割裂的。如果一个企业家相信上帝,那么上帝告诉你的,你就应该在各个方面去实施。另外,基督徒企业家因着信仰的原因会有一种勇气。因为对上帝的信心,相信上帝是公义的,会使得他们在目前的中国,率先迈出一步,给中国的商业伦理带来清新的空气。我希望还有更多企业家进入这样的先锋队伍,而不只是基督徒企业家。总之,中国需要商业伦理建构的一批先遣企业。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