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职场>领导力>文章页
不同年代人职场压力有何不同
字号:

时间: 2009-09-24 来源:39健康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随便数一数,一群“大牛”的名字奔涌而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丁磊、盛大网络陈天桥、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国美老总黄光裕……有人说不安分、频繁跳槽的我们缺乏责任感,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不会在一份没有热情和激情的工作上害人害己。
关键词:白骨精  

  似乎是不经意间,这群年龄在“三张”上下晃悠的人成了人们常说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分子。看看他们,我和身边的朋友总会觉得羡慕。有时提起他们,我们的语气中还有那么点“醋味儿”。他们大都有着不错的职业,工作中备受器重,这也让他们有足够的money担当起“消费的中流砥柱”的称号。于是,衣服是给“70年代”设计的,房子是给“70年代”盖的,车子是给“70年代”开的,“中产”、“BOBO”、“小资”、“新富”等称号也是给“70年代”准备的……   

  和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有一个共识,如果“60年代”在工作中没做出什么成绩,人们会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赶上好时候,而要是换成“70年代”,人们一准儿认为是他们不够努力。也许是生于70年代的牛人太多,以至于人们对他们这个整体都寄予厚望。随便数一数,一群“大牛”的名字奔涌而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丁磊、盛大网络陈天桥、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国美老总黄光裕……   

  八十年代人自语:崇尚自我的一代  

  80年代职场人,他们玩着电子宠物,听着小虎队、张信哲和周杰伦的歌,看着《流星花园》,一路走来。他们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上学时赶上高校改革,工作时遭遇大学生就业难。他们初涉职场,甚至还带着稚气。对于这样的群体,无论是职场前辈,还是他们自己,都有话要说。   

眼高手低VS志向远大

  非80年代发言  

  他们自视甚高,有时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们有向上冲的劲头,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他们每个人都觉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却忽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们认为只有进入大企业、做领导者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却丝毫不理解从基层做起才是真正的锻炼。   

  80年代自辩  

  这不是80年代人特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年轻人都可能经历的阶段。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总有超出实际的地方,也因此才更有诱惑力。我们敢于直言梦想,寒窗苦读,谁不希望梦想早日实现?   

  不安分VS自由   

  非80年代发言  

  很多80年代的人现在所找的只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要做出成就的事业。他们三天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便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单位;6个月没有提升,便怀疑自己受了亏待;一年没有致富,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有前途。   

  80年代自辩  

  如果说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在选择工作时更渴求稳定,那么,我们则更喜欢接受挑战,有更强的自主择业意识。“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宣言。有人说不安分、频繁跳槽的我们缺乏责任感,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不会在一份没有热情和激情的工作上害人害己。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