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通钢悲剧”是宿命还是不幸?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08-02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标签:改革 企业重组

这是一个国企改制的悲剧。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遍布了诸多大型国有重型工业企业,他们因负担过重而放缓了前行的脚步,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旧的管理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又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吉林通化钢铁集团只是其中的一个样本。

位于吉林省南部的通化市,因通钢而生的二道江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通钢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参与了建厂,那个年代,他们是工厂的主人,有的二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都在通钢工作,他们的工资和福利、甚至包括水、电、暖等都由通钢供应。

在通钢集团,下属有学校、公安处、体育场、医院等机构,通钢人习惯了凡事都在通钢内部解决。直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席卷了通钢,他们忽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企业的主人。

重组

资料显示,通钢集团效益一直很好,是通化市的纳税大户。2005年,吉林省开始对通钢进行改制,引入民营机制。同年11月,民营钢铁企业建龙集团参股通钢。在这次改制中,建龙集团以现金加资产的方式进入,拥有"新通钢"36.19%的股份,吉林省国资委保留了对"新通钢"的相对控股地位,从此,市场化机制被引入到企业内部。

"当时通钢的员工并不太愿意让民营企业进来,但重组的事情国资委已经定了,他们对建龙集团多少抱有一些希望,希望能把企业越做越好。"通钢集团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

重组后,安凤成任新通钢集团董事长,王斌任总经理,通化钢铁股份由孙玉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建龙集团派陈国军任副总经理。从建龙集团的董事会名单看,董事会七名成员中,建龙集团占有2个席位,担任副董事长的张志祥平时并不在通化,只有陈国军一人在通钢工作。

据通钢集团的中高层反应,陈人品很好,管理上很严格,是个敬业的职业经理人,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重组后的2006年和2007年,新通钢均实现盈利。2007年10月,吉林省副省长牛海军在通钢集团调研时表示,"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通钢是吉林省国企改制的成功典范。"

然而,从2008年9月开始,金融危机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各大钢铁厂开始减产,"新通钢"也不例外。最严重的时候,通钢的7座高炉停了6座,剩下一个高炉处于半年停产状态,那是因为他供应着整个二道江区的取暖。

但是,"钢铁企业越停产亏损越严重,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我们逐步恢复生产。"通钢集团一位中层管理人员介绍说。

尽管生产在逐渐恢复,但是整个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局面依然没有改变,"新通钢"仍处在亏损状态。

今年3月,建龙与"新通钢"实施了股权分立,建龙拥有吉林精品钢基地该基地改制后的由通钢贷款成立的所有权,并拥有通钢原有的矿山所有权。尽管建龙集团在股权分立后撤出通钢,但股权分立的谈判一直没有结束。

"谈判进行的很艰难,停了多次,又重启了多次,直到现在还没有签署一份协议。"上述中层管理人员说道。

矿山属盈利项目,集团不愿分割,而双方间还存在如何分割在建的吉林钢铁新厂问题。

据知情人士介绍,建龙在与通钢合作之初,就一直想控股通钢,但是国资委担心,改革一步到位员工适应不了,所以坚持了国有控股地位。但是在通钢巨亏后,建龙提出要么撤出通钢,要么控股通钢,

在通钢二次改制后,国资委给通钢职工的宣讲材料里提到,他们曾多次到全国各大钢铁企业考察,大型企业提出的要求很苛刻,要求无偿划转,小钢企又没有能力收购,只有建龙集团提出的收购方案最佳。在与建龙集团签订的重组协议中,建龙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中高层干部保持稳定。但是员工并没有如期听到这份宣讲材料的内容。

对于二次改制,通钢集团中高层的反应是,国资委突然宣布建龙控股通钢"太突然了,让所有通钢人都感到意外,事先没有一点消息。"通钢集团的上述管理人员说道。

从通钢传出的消息是,当国资委找到安凤成在重组协议上签字的时候,安很气愤,摔了一个杯子,并表示,如果建龙进来他就不干了。此后,集团四位副总也如此表示。但都没有递交辞呈。

通钢人为何如此抵触建龙?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