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财富观察>封面秀>文章页
公募涅槃
字号:

时间: 2013-04-16 来源:《新财经》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资产管理
2013年,有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公募基金这个行业的生态,一个是取消基金产品审核通道制,一个是公募业务资格的垄断彻底画上了句号。

   2013年,有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公募基金这个行业的生态,一个是取消基金产品审核通道制,一个是公募业务资格的垄断彻底画上了句号。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约有40家券商的资管(资产管理)规模符合条件,9家保险资管公司符合条件,还有极少数私募基金公司的资管规模达标。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认为:券商、保险资管公司、私募基金公司以及已有公募基金将在公募领域展开激烈较量,银行系、保险系基金有望凭借着资金、信誉、渠道优势脱颖而出,而一般的传统公募基金鲜有实力与之正面抗衡。

  一位证券界高层这样点评这个巨变,以前公募基金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现在管理层要把他们放在室外了,要让们自己经受风霜雨雪。

  门口的野蛮人

  公募资格的放开其实在新基金法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今年2月18日,我国发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这个政策的出台表明,从事公募业务不再是传统公募基金的独家垄断,不仅仅券商、保险资管公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和创业投资管理机构也可开展公募业务。

  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的区别,最主要是投资者的人数限制,私募业务的投资者不能超过200人,而公募业务则没有人数限制。这个限制就决定了公募和私募的其他一些区别。公募基金是向不特定人士也就是大众募集的基金,公募基金可公开向大众广告宣传。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是来自提取3%的管理费,也就是所谓的旱涝保收。

  私募基金为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的基金。私募基金具有人数限制、公开信息较少以及不得向大众宣传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私募基金只是富人间的游戏,因此,基金管理公司的收费方式则比较灵活多样,如可以分成等。

  业界认为,券商则为最有开展公募基金可能的机构,将直接对目前的公募基金公司展开面对面挑战。

  记者获知,6月1日之后,面向中小客户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业内称“大集合”)将退出历史舞台。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由券商管理的公募基金新产品有望面世。目前多家券商资管部门正在加紧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准备在“大集合”停发后推出公募基金产?品。

  券商对公募业务如此倾心,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仅为1000元,而“大集合”为5万元;二是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很方便,可以通过银行账户和证券账户在网上操作,但购买“大集合”必须去券商营业部现场签订合同;三是公募基金可以通过媒体等公开渠道宣传,而大集合是私募产品,不能公开宣传。

  对于保险资管公司而言,他们有制度优势,有庞大的销售队伍,而且金融牌照齐全,往往一个集团公司下面各种金融业务都有,产业链上、中、下游可以无缝对接,真正出手做公募将对传统基金公司产生巨大冲击。

  有人预计,中国人寿公募业务将占市场26.2%的份额,中国太保占9.8%,新华保险占7.9%,平安资管亦将扮演重要角色。

  据业内人士估测,其他如泰康资管、华泰资管、太平资管、中再资管、安邦资管、生命资管、光大永明资管、合众资管和阳光资管等9家亦已达到证监会新规门槛。

  业内预计,星石投资和重阳投资可能已经在准备公募业务。

  深圳圆融方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私募基金当然是想开展公募业务了,私募公司如果开展业务,将使自己的客户更加广泛,产品线也更加齐全,对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品牌建设等都将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不过现在有资产管理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门槛,因此,私募大范围开展公募业务,可能还有一个过程。

  渠道压力产生分化

  “少壮不努力,老大卖基金。举头望明月,低头卖基金。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卖基金。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卖基金……”这是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基金销售人员的自嘲段子。

  让基金销售人员更为紧张的是,从今年1月1日起,新基金审核制度迎来重大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原有的审核通道制,且缩短产品审核期限,常规产品按照简易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同时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

  现在已经有不少基金公司在计划今年的产品发行数量,如易方达计划发行20只以上甚至30只产品,华安15~20只,南方、富国、国泰、鹏华、博时等公司都计划发行10只以上的产品。

  目前基金发行渠道非常拥挤,发行主渠道主要依靠银行。2012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几乎垄断了基金的托管。这六大银行托管了225只新基金,占到了当年新基金总数量的85%。

  许多基金公司透露,现在发行基金就是亏损,是赔本赚吆喝。银行在渠道上要价能力太强,过去基金发行给银行的佣金一般在20%~50%,现在产品发行密集,有些基金公司把100%的管理费给了银行。

  而随着公募资格的放开,通道制的取消,银行在渠道上的压价能力更加提高了。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说,银行渠道的垄断对基金行业利润的侵蚀很大,甚至经历全行业亏损的过程,也都是有可能的。

  2012年,50家基金公司的中报显示,其旗下的750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共计实现盈利829.30亿元,收取了104.43亿元的管理费用,同时向以银行为主的渠道“进贡”了16.81亿元的尾随佣金,部分基金公司的尾随佣金比例甚至达到了30%以上。

  正是渠道销售方面的压力,让基金公司产生了急剧分化。

  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认为,最重要的第一点是品牌,第二点是渠道的管理。他认为,品牌需要差异化,品牌都是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你仅凭价格战,基本上很快就死光了,最后就是死光光”。

  关于差异化战略,基金公司一方面受制于渠道的压力,一方面自身也有充分的自觉。

  有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明确方向,如万家基金表示将更专注固定收益业务;华商基金[微博]表示更擅长主动管理的权益类业务;鹏华基金稳坐社保基金第一把交椅,是行业老大;博时基金[微博]不久前入股国泰君安国际,进一步开拓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业务;嘉实基金在设立嘉实资本后,又获批了嘉实财富,加上之前设立的嘉实另类投资公司、嘉实国际两家子公司,嘉实旗下公开的子公司就多达3家,他们在意的不仅仅是证券市场投资,在其他实业领域也有雄心。

  有些基金公司积极设立子公司,用这些子公司来发展通道业务,获取新的盈利增长点。在企业年金管理上,华夏基金[微博]和嘉实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让追赶者难以企及;工银瑞信[微博]专户规模就达249.44亿元。

  有些小基金公司直接定位为专户资产管理业务,比如,红塔红土、英大基金两家公司的专户资产管理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达到了100%,这意味着,他们虽然名为公募,但实为私募。

  窦玉明说,富国希望做有一定差异化的公司,做一个精品店的模式。做债券我们以高收益的信用债为主,往高端走,往高收益方向走,选主动的量化投资,不是指数基金,我们股票现在主打成长股。

  接受洗礼

  “新规不利于基金公司,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之下,所有被放开的行业都要经历一个血肉横飞的竞争时代”,一位基金业高层这样说,远的如家电,近的如电商和媒体。基金业的放开,说明基金业养尊处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许多小公司要消失,没有特色的中等公司将被淘汰,管理混乱、不思进取的大型基金公司份额将慢慢被蚕食。

  也有投资者认为,竞争趋于激烈这是正常现象。只不过公募基金以前日子过得太舒服了,现在需要更努力了。“基金确实没啥优势,但总有路可走。以后放开是大趋势,门槛低了。新进入者只要舍得烧钱,一样有空间。”一位券商中层这样说。

  可以肯定的是,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优胜劣汰之势也会随之到来,对人才资源的抢夺也会更加激烈。好在基金公司多年来在投资管理、人才储备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积累,短期内尚能保持一席之地。但长期来看,基金公司需要在产品上创新,在投资能力上提升,在业务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突破点,最终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巩固。

  “基金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大环境和证券市场整体行情有重要关联,脱离大环境探讨基金公司发展态势没有任何意思。”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认为,当经济复苏、股市雄起时,基金公司的营收能力毋庸置疑;而当资金市场处于下行走势时,诸多问题都回被人为放大。我国基金公司短期内盈利模式和业务模式创新的空间较小,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一位私募基金的人士这样说,公募基金这几年拼规模,收取管理费,旱涝保收。在投资上,高抛低吸,俨然一个大散户,没有达到管理层稳定市场的期望,相反却被各种老鼠仓丑闻缠身。一些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不过是靠内幕信息或者利益输送赚钱,而且最近几年漫漫熊市,投资者亏损惨重,公信力有所损害。这个行业不仅要面对新进入者的挑战,更需要精神上的洗礼,如何把自己变为真正的资产管理者。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热点:[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