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东北证券救赎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2-04-12 来源:环球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证券
“他们没有按资产配置的角度去做,而是集中投资,整体在投资的规模、风格和策略上都出了问题,而上层不时的干预也让风控的警示作用无法到位。”一位公司不久前离职的高管表示。

在东北证券投资的自营盘中,一直到2011年三季度末,权益类投资都占比颇高,而高风险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又一度受到偏爱。其中安洁科技、华宏科技、索菲亚、宜昌交运4家公司来自于中小板,香雪制药、理邦仪器、通光线缆和金信诺4家公司则来自于创业板。仅这8家公司的投资额就达1.45亿元。而2011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暴跌行情让东北证券始料不及。

“自营最根本的还是一个研判大势的能力和投资运作的问题。”国内一家中型券商高管透露,他所在公司的自营部门在去年4月浮盈4个亿,在研判完大势之后,便全部获利了结,后8个月空仓度日,躲过了9月之后的大跌。实际上,在2011年的熊市中,不少券商自营业务仍然取得了可观的正收益,像海通证券便斩获了4.9亿。显然,2011年东北证券自营的综合实力要低弱一筹。

经纪业务大幅下滑,自营亏损连连,而东北证券的噩梦还没有结束。投行全年IPO颗粒无收,2010年开始有所起色的资管业务在2011年又不幸踩中了重庆啤酒,除此之外,公司又为过去借入的次级债偿还了巨额资金。

实际上,东北证券1.9亿、自营盘占比13%左右的亏损,相对于大盘的跌幅和公募基金的业绩,绝对量和相对量并不惊人,但却在传统模式框架下一举将公司拉入亏损的境地,成为了弱市下二线券商收入失衡引发全局风险的极端样本。

纠结净资本

让人颇难置信的是,作为2007年借壳上市的东北证券,从来没有实施过一次市场融资,公司净资本始终在20至30亿左右徘徊,处在上市18家券商的倒数第三位。 弱小的资本实力使得东北证券在各项业务上都难以和大券商抗衡。

在投行业务上,受净资本规模所困,东北证券始终不能在配股承销上实现量的突破。在2011年,东北证券仅承销了一单配股项目。此外,在薪酬上也是差强人意,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2010年投行老总汪六七和一些保代的出走,一大部分原因便归咎在薪酬上。“一般大公司的保代一年收入在四、五百万,而在东北证券最多只有两百万。”上述内部人员说。人员的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项目流失,致使东北证券IPO业务长期在上市券商中位居下游,甚至在2011年颗粒无收。

此外,创新业务上,东北证券因为净资本规模太小无法达标,一直无缘于融资融券业务;而在券商直投业务上,高投入高收益的盈利模式更是让东北证券捉襟见肘。

而自营业务实际也与净资本的实力息息相关,“如果在单只股票上亏损的太多,会影响到净资本,就得迫使强行减仓或平仓。”上述券商高管说。

由此来看,保业绩的重担便更多地落到经纪业务上。长期以来,得益于地方保护,东北证券经纪业务在“跑马圈地”式的扩张中获益匪浅。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在东北证券走向全国的过程中,其他券商也进入东北地区进行深耕。一种典型的现象是,比如公司在吉林一个中型城市开一个营业部,另一个券商马上就会跟进,在对面也开一个,佣金更低,条件更优惠,两家就此开打价格战。

在激烈的竞争中,东北证不断丢失自己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到2011年,公司佣金率分别为0.198%、0.185%、0.162%、0.132% 和0.1122%;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分别为0.82%、0.74%、0.73%、0.74%和0.72%,均呈下滑的趋势。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