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薛伟斌:用灵魂再创业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2-02-27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在接触稻盛哲学之前的好几年里,我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实现幸福?过去我听说,有钱有闲就等于幸福了。

  在接触稻盛哲学之前的好几年里,我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实现幸福?过去我听说,有钱有闲就等于幸福了。2008年以后,我感觉自己事业上也算小有成就,企业也上市了,就想轻松一点,陪陪老婆孩子,享受“有闲有钱”的生活。然而,真的这样做了反而没有全力投入工作时那么充实,常常还会失眠。我开始怀疑这种幸福论调。第二,如何激发员工热情?企业通常用绩效考核的手段来激励员工,这种做法确实有效果。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业绩指标越来越高,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每年定这个业绩指标的时候,员工和公司之间都要讨价还价。公司希望把指标定得高一些,但员工希望定得低一点,因为指标定得高了,完成不了,对员工的升职加薪都有影响。于是,每年10月份国庆节一过,公司从上到下就要开始相互较劲了。绩效考核的方式其实是通过外部力量逼迫员工为钱奋斗,把员工与公司之间变成了金钱关系。但如果员工的内心没有被触动,把工作当成苦差使,那么他们对待工作就不可能全力投入。

  稻盛哲学颠覆了我的经营理念2011年,通过白立新老师的课程,我接触到日本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稻盛提出了“经营人心”的理念。在稻盛看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人幸福的来源,美好人生的来源,经营者应当考虑如何让员工参与经营,把他们的热情点燃起来,让他们觉得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在公司中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得到自己的美好人生。这个听起来很有意思!

  我意识到,我自己“有钱有闲”的想法与“激发员工热情”的想法其实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我作为企业老板想过有闲生活,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员工的热情能够被激发出来,继而对工作高度投入,这看起来有点自私、有点矛盾。我们这些老板做企业更多地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虽然有时候对员工也好,但是“好”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卖力地干活,最终还是让员工成就老板。而稻盛经营企业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成就员工,让员工能真正在这个企业里得到发展,获得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这是一种颠覆性的经营哲学。

  我的两点领悟那么到底幸福从何而来呢?我现在有一点体会,是稻盛先生启发我的:就是修炼灵魂,提升境界。另外一个体会是,我们能留给子孙最重要的财富其实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如果子孙自己行的话,他不需要物质财富,自己就会很有出息。要是品行不正的话,你给他越多对他越不好,还可能危害社会。

  我的两大转变首先,我的工作激情比前几年创业的时候更加强烈,我自己认为这一次是再创业,是真正的事业。以前做企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个人实现成功。这一次再创业,融入了我的精神追求,有我的灵魂在里面,是真正的事业。我又重新回到以前创业的那种状态中去了,更多地关爱员工,跟员工打成一片,像以前一样,跟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喝酒??

  其次,管理风格更加人性化。我有一个特点:比较强势。以前听到下属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我就会生气,有时候甚至以职位权力来压对方,要求一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现在不同了,我会考虑,我不一定了解现场情况,也许他的说法有道理。为什么有些企业家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人却越来越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要求下属做事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这些东西让他不幸福,让他感觉很累。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放弃自大的态度,真正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反而会增加企业家的幸福感。

本文来源商业评论网原创文章(www.ebusinessreview.cn).商业评论网内容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arvardBusinessReview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本文首发地址(原文链接):http://www.ebusinessreview.cn/articledetail-113841.html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