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封面秀>文章页
海南开发上得快下得也快 经常折腾生态再陷困境
字号:

时间: 2012-01-18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字:
每一次淘金热潮来临,都让这里成为疯狂造梦的天堂,喧嚣不已;每一次财富神话退潮,又让这里成为吞咽苦果的开始,一片狼藉。

  “你是海岛人吧?”我问他。

  “是的。”小伙对我笑了笑。

  “你见过椰树吗?”我突然问小伙。

  “没见过。但听说过。”小伙歉意地笑了笑……

  —这是一段令人心惊甚至突兀的假设。

  作为海南作家唐彦反思海岛企业家原罪问题的长篇小说《原罪·天堂岛》开篇的一幕,作者将其发生时间设定于2050年。小说中,椰树于2020年左右在海岛绝迹,原因是变种病虫的疯狂侵袭。从那以后,曾被称为“椰岛”的岛上不再有椰树。

  不过今天,椰子仍像杂货一般被随意堆在路边廉价售卖;椰树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椰子—它们存在得那么自然,以至于没人担心它们或许是会消失的。

  但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战略刚满两年(国务院2009年12月底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海岸线到中部山区,频频发生的“毁林”事件已成为关键词、敏感词。对于海南的未来,乐观者称之谓“国人休闲的刚性需求,必将迎来海南经济的新一轮腾飞”,忧心者则预言“照此下去,海南再过十年便将生态不再”。

  后一个观点的持有者往往是环境保护组织。2011年10月2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消失中的热带雨林—2001-2010海南热带天然林变化研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天然林变化报告》)。其中称,“从2001年到2010年,作为海南最重要的中部山地生态区中,海拔300米以上的热带天然林面积减少了24.66%。其中13.02%由浆纸人工林的发展与扩张导致。”

  早在本世纪之初,来自印尼的金光纸业(APP)获取了海南中部山区大量林地,砍伐天然林改种速成的桉树和马占思等树种,按当时规划造林将达到250万亩。时任海南省森林防火办公室主任的刘福堂为此多次奔走呼吁,“这样的绿色不健康!”2007年,海南省林业政策发生微妙变化,由过去把发展浆纸林当做“重中之重”,开始向更加注重海防林、天然林的保护转变,金光集团也对外宣称,正在商讨退出机制。

  而随着海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部山区开始布局越来越多的主题公园、酒店、高尔夫球场等旅游相关产业,人类的这些活动也越来越成为破坏海南中部山地核心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天然林变化报告》称,海南珍稀动物物种长臂猿目前仅存在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已经被人工林和其它人为活动包围,保护区呈现“孤岛化”和“碎片化”,阻断了长臂猿可能的迁徙路线。

  记者在保亭某酒店的大堂,看到了保亭某地产项目沙盘,沿着山路摆满了温泉酒店和高尔夫球场的标志,其中三个高尔夫球场紧挨而建。“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项目我们不知道就没法摆了。”该酒店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根据2010年海南省林业局资料显示,当年上马的重点旅游项目多达18个,总投资44.23亿元。其中位于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项目2个,位于霸王岭的度假村和别墅项目4个(总投资4.12亿元),尖峰岭项目7个,包含度假区、旅游商住区和酒店,总投资17.31亿元。

  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FAO2007年的报告指出:“海防林能够有效降低海啸的强度、深度和风速,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这份报告的结论是FAO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通过对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七国海防林的健康程度,与海啸破坏程度进行对比研究后得出的。报告指出,“在没有红树林和其它海岸森林植被的地方,海啸的破坏力是更强的。在很多案例中,森林能够有效降低海啸的冲击力。”

  2010年绿色和平发布《2010海南海岸线调查》指出,“大量(开发)项目占用林地尤其是海防林,使海南海防林出现破碎、质量下降和断带,直接降低当地居民和项目建筑本身抵御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海南,传统的采矿和虾塘养殖业对海南海防林的破坏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国际旅游岛带来的开发热潮又给海南生态带来了新的威胁。

  目前海南的68个精品海湾土地已经全部出让,主要用以建设高档酒店、度假村、游艇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政府大力推进旅游地产的政策。在这轮开发浪潮中,能够获得优质海岸线资源的,往往是带着“中字头”的大国企。从海口一路往南,中信置地(神州半岛)、华润置地(石梅湾)、中粮、鲁能等大型国企,以及较早进入的富力、万达、雅居乐等大型房地产企业,均将自己的开发项目挤上了高速公路两边的广告牌。

  一组公布于2010年的数据称,“2008年,海南省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9.31亿元,同比增长48.4%。2009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达316.63亿元,而2008年海南省全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为317.17亿元。在2009年海南全省100多亿的资金收入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的收入。”

  强势的开发商和他们的开发地块上,都伴随着天然林和海防林的破坏,以及与当地原住民的矛盾。刘福堂在其博客连载的《水椰事件》笔记中,这样写道,“2004年万宁市龙滚镇治坡村村集体起来抵制开发商破坏海防林,结果法院在政府高压下以破坏生产罪之名,将村民韩天光、冯铞冠分别判处8个月和6个月(原拟判三年,后在省政协和社会舆论的高压下才将刑期减至最低)……神州半岛是石梅湾的邻居,相距十来公里,那里的村民因对政府强拆搬迁不满,多次上访请愿,结果于去年9月几十人被抓,16人被判十个月至三年半徒刑……”

  以三亚唯一尚未完成开发的海棠湾至土福湾一带为例,其酒店开发群落规划中的房间量高达上万间。记者在这一带看到,已经有万达、康莱德和希尔顿逸林酒店等五星级酒店投入使用,坐拥一线海景。“坐拥一线海景的意思就是与海岸线零距离,这意味着原本种在海岸线上的海防林带势必要遭到破坏。这些年,诸多海防林带被调小,为的就是保护给开发让路。”十几年前开始定居海南,并长期关注海南环境问题的陈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2010年初,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关进平曾对媒体表示,“海南岛千里海防林带已基本合拢。”陈女士对此表示无法接受,“到处都在毁林,怎么合拢的?”

  《中国企业家》记者在艾美酒店的沙滩上看到,至少1公里青皮林带被砍掉。而万达酒店的墙外,一片2008年刚重新确立了带界的海防林被拦腰斩断。这块海防林地的界碑,距海岸线不过20米。

  生态危机,海南不是没有遭遇过。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黄金城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解放前,海南的森林覆盖率为35%,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天然林覆盖率急剧降至11.9%。由于森林锐减,海南的部分河流干枯、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地区甚至风沙弥漫。—你能想象,千百年前的宋元时期,海南岛曾经是一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5%的“绿岛”吗?

  其实,过去20多年来,海南一直充当着“中国的圣弗朗西斯科”角色,每一次淘金热潮的来临,都让这里成为淘金者疯狂造梦的天堂,喧嚣不已;每一次财富神话的退潮,又都让这里成为原住民吞咽苦果的开始,一片狼藉。从上世纪80年代“海南热”的发酵,到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危险的泡沫,再到2010年初的“疯狂的酒店及地产盛宴”,莫不如此。

  但这一轮的海南开发热潮,已不再是谁都有机会,也因此,每一个“有实力”的企业都希望在海南的这一轮开发热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企业急,政府更急。”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规划所所长张晓玲对《中国企业家》说,“各地政府都在急着要政策、要发展。”

  事实上,国家已对海南作出了不少“让步”。比如土地,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第28条中“土地政策”的表述,海南可以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张晓玲的解读是,“按照我们现在的土地管理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不能够进入市场的,农民建房,村里办小学,这些可以用集体建设用地,但不可以上市交易。而这一条所提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就是土地进入市场经营了,(进行)交易了。”由此,土地再度成了敏感的热词。

  “今天的背景,跟那个时候(上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对海南的需求具有一些企业投资的需求,但这些企业的投资需求最根本的问题,或者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对海南的消费需求上的。”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提出者、重要推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更愿意从另外一个层面解读近两年的“海南热”。

  事实上,3.39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如今堪称整个中国的“浓缩版”。这里几乎发生着中国各地正在发生的一切:圈地,毁林,盗采矿,盖酒店,建高尔夫球场,以及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城乡矛盾,外来者与本地人的融合,诸多利益体的冲突,等等。

  这几乎是一个再度因为财富神话的诱惑、经济增长的冲动、盲目无序的开发,而使生态环境陷入危险边缘的海岛。为此,《中国企业家》记者从北部的海口出发,沿东线向南,行走文昌、万宁、保亭、三亚等五个县市。我们试图记录在高歌猛进的大开发过程中,那些消逝的天然林,及正在或将被改写命运的海南人的故事。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