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包凡的大交易术:做创投江湖的Facebook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1-06-17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徐冠群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关键字:投资 创业
中国新一轮互联网热潮中的最成功猎手是怎样炼成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兴资本CEO包凡每天的日程都被每各种会议和谈判填得满满当当,甚至有时出差去机场的路上也必须主持一个小型会议,为此他几乎放弃了所酷爱的赛车运动。

这是中国所有互联网从业者的集体写照,他们被上满发条,却又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来迎接这一切—自上一轮互联网热潮十年前破裂以来,伴随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微博为代表的新浪潮兴起,一场资本盛宴正在卷土重来。以2010年9月搜房网登陆纽交所为起点,至今年5月人人、网秦、世纪佳缘、凤凰新媒体的上市,资本与互联网公司的集体狂欢达到新的高点。

如此种种,让资本更加狂热地拥抱并推动这一轮互联网热潮,动辄上亿美金的单笔投资砸向创业公司。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共产生投资案例45起,涉及金额6.93亿美元,几乎接近去年全年7.18亿美元的互联网投资总额。到了4月份,随着大众点评网1亿美元和京东商城15亿美元融资案的公布,2011年的互联网投资热度几近沸点,即使那些助推这轮投资热的业内人士也不禁瞠目结舌。

这两个超级交易的缔造者,正是包凡。至少在过去的10个月里,包凡成为这轮比赛的最大赢家。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大交易都有其身影—其中既有京东、大众点评网这样过亿美元的超级融资,也不乏当当网、千橡互动、网秦这样成功上市退出的公司。

在今年的前5个月,华兴资本完成了21笔交易,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这一成绩是华兴资本“最好年份”2010年全年交易额的两倍。即使是包凡本人也应该为此感到惊讶,要知道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他只促成了6项融资交易。彼时,他曾一度在网上消磨时光,其早期的创业伙伴也纷纷离他而去。

很容易把包凡的成功归功于其行事风格。这位光头、小个子的F1狂热爱好者,在业内以直言不讳的坦诚和生猛风格著称。在被《环球企业家》问及有没有过恐惧的感觉时,他很干脆的回答:没有。即使在2008年,他在上海F1赛道上因刹车失灵以近300公里的时速撞上防撞墙时,也未曾胆怯。显然,这种风格遭遇大牛市,二者将发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正如在华尔街巨头脚下成长起来的独立投行Greenhill,以专司并购、私募交易闻名并获利颇丰。对于包凡来说,如果不可能马上建立起一家高盛,那么追随Greenhill的道路也能博得一个远大的前程。

但包凡十分干脆地拒绝了外界的这一建议。“Greenhill不会是华兴的标杆,我很少以一个公司作为标杆,我们要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他。”包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美国投行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者能够做个精品投行就不错了,但是中国投行竞争远不充分,未来一定会有世界级的大投行。

包凡的高调也引来一些批评—若对本轮互联网浪潮品评功名,包凡既不是那些伟大公司的创业者,也不是这些公司幕后的投资者,其牵线搭桥的角色对互联网格局并无实质的推动性。

但问题在于,即使包凡所起的作用是工具化的,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做到了这一点?更近一步而言,当大交易成为习惯,它是否具备改变行业格局的潜力?《环球企业家》自2010年以来多次采访包凡、他的合作伙伴和创业者,得出的答案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

创投界的“Facebook”

当一个创业者有融资意向,却并不了解资本圈时,可以给包凡打电话。从他那里基本上可以获知绝大部分投资人的情况,几乎所有人他都认识,所有风格都熟悉,所有投资案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触。他乐于分享,且表达诚恳,也因此,他本人也是一个颇受欢迎的信息分享对象。某种程度上,他很像创投江湖里的Facebook,一个活的创投社交平台。

任何与包凡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很容易理解,为何他能够扮演这种角色。包凡生于上海,行事风格却更像北方人的开放和豪爽;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却有着本土化的义气和江湖气。甚至他对合作对象也要求爽快、讲义气,他直言,不喜欢特别“鸡贼”的公司,不喜欢过于斤斤计较的“矫情”。

包凡取得创业者信任的方法很简单。其一,不要欺骗对方;其二,保持长期联系,并提供建议;其三,信守承诺。“但凡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一定是阅人无数的,不要试图欺骗对方,而要营造长期的信任关系。”包凡说。他促成的大交易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大众点评网和迅雷都是接触了三年,而他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交往也持续了四年。即便没有现成的生意,他也会不时与创始人进行交流,提供建议或帮助。

这样的性格使他很容易交到一帮朋友。不要忽略其重要性—在市场爆发期,这些积累让他能够迅速捕捉到大笔交易,而熟悉的公司一旦有融资需求,也至少会把华兴列入考虑的名单。

但这种性格在创投圈并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因此,将之作为包凡深厚人脉的全部原因失之简单。事实上,包凡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他足够专注。

相比于大多数新型投行逐渐偏向回报率更高的直接投资,或拓展业务范围,如数据、会展等业务,包凡自2007年开始一直专注于私募融资。“我不做IPO,也不做基金。”包凡说解释,这样定位的好处在于,华兴资本无论与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是利益共同体—而那些过多关注直投业务或者拥有基金的投行,创业者是他们的要讨价还价的“受资企业”,其他投资者则是需要防范的潜在竞争对手。而更进一步而言,如此定位让他对私募产品的理解,对私募客户(创业者)、投资人的覆盖上会更专业。基于此,定位才是包凡豪爽性格之下,真正能够取得投资者和创业者信任投票的根本。

现在看,包凡的这一战略得到了回报,但他已不满足于具体达成的交易数额,而是试图重新定位私募“中间人”在资本市场的角色。

随着私募金额越来越大,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硅谷明星已经无需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上市最重要的目的无非是融资和让股东套现,现在私募可以给出与公众市场同等的价格和估值,并让股东套现退出,而公司却无需公开商业和财务信息或承担盈利压力。“以前私募是上市公募的前沿,而现在已经表现出在企业发展一定阶段中,替代公募的能力。”包凡 说。

在国内,包凡同样感受到这种趋势,2007年就已经有单笔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后期进入的投资人愿意接受老股东套现。但直至京东商城最新一轮的15亿美元融资,才让这一趋势在国内真正浮现。

包凡早在4年前就认定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会成事。在不断的交流中,包凡给刘强东的建议是,京东最重要的事情是跑马圈地,而且是短期内应该把规模和体量扩大,把系统和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让别人觉得无法竞争。但这种角度不适合去上市,因为短期没什么钱赚。如果在私募市场能够融到同样体量的钱,而刘强东本人又没有套现需求,为什么要去上市?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确也并不急于上市,但2010年初的融资1.5亿美元,已经把估值推到了高点,要在私募市场拿到满意的价格和资金数量并不容易。去年10月,刘曾对包凡说,你给我拿10亿美元我就不上市。

华兴一位副总在国外一次会议上与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相识。当尤里来到中国寻找下一个Facebook时,包凡带他拜访了20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但随着包凡对尤里了解的深入,包凡认为京东符合DST投资的全部要求:所在市场巨大、平台型公司、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刘强东与尤里不急于要求上市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包凡引荐之下,尤里与刘强东正式接触,不到三个月即宣布向京东投资5亿美元,而该轮总计15亿美元的融资成为互联网单笔最大融资。

大众点评网在包凡的建议下也选择在私募市场融资,推迟上市。如果没有Groupon团购模式的迅速崛起,点评网已经准备IPO。包凡向点评网CEO张涛建议,如果按照原有轨迹上市,点评能够成为中国的Yelp(美国的实时口碑网站,Google曾出资10亿美元收购,被Yelp拒绝),另一选择是转型Groupon+Foursquare(团购与地理位置服务结合)的模式,前者成立两年多市值已达60亿美元,后者市值也超过10亿美元,市场前景大小一目了然。最终问题变成,如果在私募市场给你融到上市同样估值、同样的钱,是否愿意延迟上市,赌一个更大的市场?4月26日,大众点评网公布的1亿美金的融资给出了答案。

为京东和大众点评网所做的融资中,华兴资本的角色已经可以类比于承销商帮助上市公司进行IPO。

京东和大众点评网的共同性—都需要短时间内做大规模,打破细分市场的藩篱—这恰恰也是第二波互联网浪潮里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微博这三大领域里创业公司的共同点。这意味着,还将有大量的京东出现,他们有资本支持(规模扩张)的需求,但却无法公开资本市场短期利润考核。显然,他们都需要包凡带来可堪公募价格的资金。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