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财经要闻>文章页
GDP与重商之殇
字号:

类别: 国民经济 时间: 2010-08-09 来源:《新财经》

关键字:GDP

重商主义是对外以邻为壑、对内急功近利的经济思想。它把利润留在今天,将成本推给子孙,它可以让一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某种优势,而将巨大的风险留到将来。当最后算总账的时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相将彻底暴露

重商主义是政府容易吸上瘾的毒品。拥有大量货币能给统治者以安全感和踏实感。但对国家尤其是大国来说,这些感觉是虚幻的。重农主义者早就正确地指出,真正的物质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人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各种产品,尤其是粮食(所以他们被称为重农主义)。如果国民不能创造财富,社会又不能恰当地分配财富,货币再多也没有用。

除了货币幻觉,政府倒向重商主义的另一大诱因是寻租机会。为重商主义负担成本的是民众——在齐国是本国民众,在西班牙则是印第安民众——而收益全归政府。政府为了获取和积累货币,往往需要设置大量垄断和管制,例如,垄断某些所谓战略性行业,以及外汇管制。这些政策会养育出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会拼命地支持政府继续重商主义政策。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政府也积累了天文数字的货币——美元。而为此承担成本的同样是辛苦劳作的民众,尤其是出口加工业的产业工人。最近发生的多起工潮和富士康的工人跳楼事件,正是对长期以来工资畸低的强烈反抗。但即使在工资大幅提升后,他们的工资水平仍不及美国同行的十分之一。

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持续贸易顺差才能大量积累。贸易顺差则需要本国民众多生产少消费。压低本币汇率的目的正在于此。低汇率赋予本国出口企业更大竞争力的同时,也使民众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被压低。最近十年,消费在中国经济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可见重商主义在中国贯彻得多么彻底。

这也使经济患上了出口依赖症。依靠出口吃饭的人越多,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就越高,反对经济转型的人也就越多。也许政府觉得外汇储备已经够多了,但数千万个饭碗怎么办?

作为重商主义的始作俑者和最大受益者,政府必须勇于承担代价,而不是用机会主义策略混得一时算一时。政府也不应试图把转型的代价推到民众身上,他们本来就是重商主义的受害者。

走出重商主义的泥潭

中国必须摆脱重商主义,才能避免类似齐国和西班牙的那种失败。在信用货币时代,大量积累外汇储备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少量外汇储备也没有意义)。因为中国多赚的每一个美元,都必须以购买债券等形式回借给美国人使用,利率比美国投资中国的回报率低得多。这相当于中国政府在为美国金融业提供补贴。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就是如此。实际上,中国还通过压低汇率补贴了美国消费者。重商主义持续得越久,中国人就将补贴美国人越多。

重商主义的另一个问题是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进而导致过度投资。追求经济增长本身没有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共同的诉求。但只有中国政府几乎强制性地规定了一个“保8”的目标,强制增长的结果就是无节制地投资。因为消费本身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任何消费都只能消耗当期的产品和服务,而投资却可以透支未来。对GDP来说,消费一块钱和投资一块钱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显然,对各级地方政府而言,保增长最好用、最方便、也最保险的手段只能是投资。

高投资来自高积累,而高积累必然导致低消费。这是GDP中消费比重越来越低的另一个原因。

重商主义政策已经使中国经济陷入了对投资和出口的双重依赖。政府害怕投资下降,因为那会使“保8”化为泡影;政府也害怕出口下降,因为那会使就业压力陡增;政府也没有太多办法鼓励消费,因为钱都在政府和国企手里,老百姓的钱包空空如也。

看起来似乎无路可走。转型必然伤及增长,保增长就必须放弃转型。温总理常说的“两难”也许正是这个意思。如果政府的经济政策总是设定相互矛盾的目标,那么,经济将永远无法转型。如果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那就只能管增长,不管结构。中国经济也就只能在重商主义轨道上继续狂奔,直到彻底失控为止。

要摆脱重商主义,第一,应当放弃经济增长的数字目标,至少要把数字降低,以便为政策调整留出余地,例如将“保8”降为“保6”。政府的数字压力减轻了,才有可能进行结构调整。

第二,政府必须放弃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对进出口一视同仁,甚至改为鼓励进口的政策,以改善贸易环境,降低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压力。政府也应考虑取消外汇管制,将手中过多的外汇卖给民众,以便藏汇于民。

第三,政府应再次启动国企改革,将垄断性央企私有化,并最终实现垄断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彻底开放。目前包括银行在内的大部分央企资产都已经上市,这为私有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只要中央政府公开宣布私有化目标,并以稳定的节奏在二级市场减持股票,私有化就可以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稳妥地完成。
有必要指出,打破垄断是以央企私有化为前提的。只要这些央企还是政府所属,他们就必然受到政策偏袒,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与民营资本的公平竞争。事实上,民营企业家们完全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会傻到去跟央企正面竞争。

第四,政府应当用减持外汇和央企股份的钱,建立一个具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是像现在的社保这样千疮百孔。政府甚至可以公开宣示,随着经济的转型,政府自身也将由增长型转变为服务型,并恢复政府的本来面目。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15~18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