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10-07-05 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企业绩效评估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成本绩效评估阶段、财务绩效评估阶段和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创新阶段。

一、绩效评估的发展历史

绩效评估本质上是为企业的经营服务的。绩效评估的产生、发展与绩效评估所处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自1950年代,欧美即开始 建立绩效评估制度,用来衡量及评核员工的工作状况。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所有者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对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因为企业的约束机制即使很健全,由于不存在强式的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也会使得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水平不能够被所有者完全了解。在约束机制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时,业绩评价制度可以在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的努力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约束机制的缺陷,激励经营者更好地完成所有者要求达到的目标。绩效评估工作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企业绩效评估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成本绩效评估阶段、财务绩效评估阶段和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创新阶段。

二、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市场始终是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一统金融业发展的局面,人民银行既担负商业银行的职责,又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银行的考核主要以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主,银行绩效完成得好坏与直接责任人没有直接经济联系。改革开放以后商业银行逐步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初步完成。但是对于作为金融企业运行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评价工作仍然局限于成本、利润指标,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指标考核体系、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估规则》指标体系及2002年由四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估操作细则(修订)》的指标体系,由于商业银行不同与企业的经营特点,对于中国现存的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估上都只能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起到参考作用。2002年颁布的操作细则中明确指出不适用于金融企业。
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一直以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目标定位模糊

考核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考核定位问题的实质就是确定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商业银行按资本金构成不同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上都不同程度存在评价目标设计定位模糊的问题。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上,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导致考核目的的定位狭窄。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关心银行的绩效评估出于不同的目的,银行的股东及投资者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目的;存款人关心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保证自己存款安全的目的;监管机构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公众对银行充满信心的目的;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一方面是对自己管理银行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银行雇员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

评价目标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银行应将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来看待,才能对考核进行正确的定位。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验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银行管理的改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上,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上,如很多银行将考核定位在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使得考核目标的定位过于狭窄。不正确的绩效评估定位将直接影响银行绩效考核的成效。

(二)评价方法落后、评价结果失真

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绩效评估开展的时间较短,绩效评估方法还很不完善,许多银行在绩效指标的设计上都存在着各项指标之间权重分配不合理,过分重视银行短期经营绩效的问题,忽视了银行的成长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忽视了银行在资源配置中的管理作用,考核指标体系比较僵化。

中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在很大的范围内局限于传统财务数据考评。在评价时主要采用静态的财务指标,依据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指标分析,如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回报率、边际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费用率等,缺乏对银行资金利用效率,银行风险程度考核的改进手段。同时银行在对非财务因素,如在岗员工的业务素质、基础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更新程度等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关注不够。绩效评估基本上是对历史经营绩效的总结。同时由于这些财务指标很容易被人为调节、操纵,加上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过多干涉绩效评估工作,因此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三)缺乏与绩效评估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惩罚措施

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绩效评估,不应该是为评价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银行过去的经营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做出正确的总结,对银行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计。绩效评估如果不与激励奖惩措施相结合,那么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对改进银行绩效做出贡献的人得不到或得到与贡献不相匹配的奖励,而对那些对银行发展没有做出贡献或贡献小于职位规定的人员没有实行必要的惩罚措施,势必会引发银行经营参与者的道德风险,从而使银行绩效评估工作失去意义,达不到通过绩效评估工作提升银行经营效益的作用。中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激励奖励措施普遍存在约束方法僵硬、激励与约束不对称、激励方法未与风险揭示相联系的现象。激励奖励措施制定、实施的不当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不但不会产生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促退作用。

以上这些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