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娄自淡:我在浦东20年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管理 时间: 2010-06-17 来源:《浙商》杂志

关键字:职业经理人

浦东新区迅速崛起,娄自淡的事业也在这儿扎根壮大。他所参与行业的起起伏伏,见证了浦东的成长与发展。

浦东新区迅速崛起,娄自淡的事业也在这儿扎根壮大。他所参与行业的起起伏伏,见证了浦东的成长与发展。

“两年后,你看到的这个地方,就是川沙第一个五星级大酒店了,规划中的上海迪斯尼,就在这不远处。”在上海浦东川沙镇中心的一块空地上,上海浙商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娄自淡对《浙商》记者说,这是他到浦东20年来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

出了张江高科地铁站,打出租车向东,再走过十几公里,就到了川沙镇。这是浦东的腹地,与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区相比,这里显得冷清了许多。但是,娄自淡已经在这里耕耘了20年。

“现在的浦东新区,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川沙县。开发浦东新区时,川沙被撤销了县制,成为一个镇。前些年政府的投入,都在陆家嘴一带;但未来几年,这里将会获得超常规发展。”娄自淡说,他所以要投资五星级大酒店,也正是为了抓住这个机遇。

没有竞争对手

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宣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而在决策宣布前4天,浦东新区成立。浦东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起,23岁的浙江天台娄自淡就闻到了它的气息。这时的他已经在家乡一家汽车玻璃厂工作了9个月,厂里派他到嘉兴的门市部担任销售员。嘉兴临近上海,充满好奇的娄自淡更能嗅到浦东开发带来的商机。他毅然辞去工作,揣着6000元钱乘上火车,只身一人闯入浦东。

“那时这边四周都是一片农田,你很难相信它以后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娄自淡说着,然后神秘地一笑:“不过,这里没有竞争对手哦。”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上海,还是公有制经济一统江湖的时代。浙江民营经济尽管崛起得较早,但那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浙江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还处于浙江民企向“上海老大哥”求助的阶段。像娄自淡这样闯入浦东掘金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一到浦东,娄自淡就马不停蹄地寻找合适地段,第三天就在华夏路一家汽车测试修理厂旁以年租金5000元租下了25平方米的街面房,聘请了一个员工,开出了汽车玻璃修配业务,赚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第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0元,第二个月6000元,第三个月达到了10000元。

“汽车业在当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还没有向私人开放,都是单位所有。”娄自淡说,在当时并不发达的浦东川沙开一家小小的汽车玻璃店,这确实需要勇气。但自己的货源基本上来源于浙江天台玻璃厂,而且质量也不错,再加上上海这块金字招牌,以及汽车产业的广阔前景,他有信心让浙江的产品在上海打开局面。

事实证明,娄自淡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浦东飞速发展中,娄自淡的事业迅速壮大。当初20平方米的小屋,如今已变成了占地26亩、集汽车维修与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卖店,娄自淡也成了美国杜邦油漆浦东唯一代理商和美国龙膜浦东唯一经销人。

从做汽车玻璃的修配入手,随着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娄自淡也将相关业务拓展到汽车装潢与修配的各个领域,甚至还开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代理吉利、金杯等汽车品牌。在与吉利汽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2004年,娄自淡干脆在川沙成立了一家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专门向吉利集团提供汽车冰箱、太阳膜、脚垫、皮套等产品。仅汽车冰箱这一块,娄自淡每年都会向吉利提供8000到10000台。”

20年前,几百平方公里的浦东只有汽车3000辆;2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60万辆。娄自淡投身浦东开发建设,浦东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如今他的汽车业务仍在继续发展,已经开出了6家分公司,经营场地有7000多平方米,员工400人,年产值比创业时增长了几百倍。

一条铁轨通到厂房边

娄自淡创业以来涉足过不少行业,包括生产鱼饲料,当年创下1个月200个车皮的销量。

在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娄自淡用两个“借东风”的谋略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上海制造”还意味着“质量好,牌子好”。娄自淡创建上海“天灵”品牌,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

饲料行业追求的是大批量销售,讲究的是薄利多销,因此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当时,娄自淡的生产基地设在原上海江湾机场附近,与一个火车货站比较接近,直接将轨道铺到生产车间,那可是最便利的方式。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想获得这种特权,其难度可想而知。

娄自淡的工厂隔壁就是盐业局的仓库,对方早有将铁轨铺到仓库的计划,却因资金的问题项目一直搁浅。娄自淡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上门谈判:他愿意出部分资金,条件当然是免费使用铁轨。

几个月后,一条崭新的铁轨从火车站铺到了娄自淡厂房旁边,每天数吨的饲料从这里直接登上火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娄自淡也曾试图进入现代制造业。2006年,娄自淡看中了一个节能产品的高科技项目,并投入了2000万元进行开发。“由于技术上不过关,这个项目最后失败了。”娄自淡不得不遗憾地退出。不过,他依然看好节能产品的市场:“市场肯定是好的,我们早了一点,当了一次‘先烈’。如果是现在投的话,成功的概率会大多了。有机会的话我还会介入。”

5万浙商在浦东转型

2007年11月11日,娄自淡投资2500万元创办的浙商大酒店在浦东正式开张。娄自淡还在自己的家乡——天台泳溪乡承包了1000亩山林,实行生态养殖,包括高山鸡等,为酒店作配套。

在浦东的外来创业投资群体中,5万浙商是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群体,浙商大酒店要为这些浙商提供服务,让浙商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娄自淡说,“要把‘浙商’这个品牌打出去,让‘浙商’深入浦东人的心中。”

浙商群体被一些人比喻为“蚂蚁雄兵”,以此说明团体作战能力之高强。娄自淡是浙商中很普通的一位,许许多多的浙江商人在小小的历史缝隙中抓住了时代的大机遇,在小小的区域缝隙中抓住了无穷的商机,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娄自淡也注意到,“在浦东搞五金生意,做足浴的,基本上都是浙商。”娄自淡说,多数在浦东的浙商从事的是服务业,但总体上还比较低端。“随着浦东的进一步开发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浙商也急需转型升级,进入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