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视频>> 文章页

At the Whiteboardss

正在播放:

回暖的中国招聘市场

今年我注意到,海外华侨中,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国的竞争力和商业环境日趋成熟,他们关注的已不再是现在市场中的工作机会有多少,而是自身在这个市场中是否还具竞争力。15-20年前,他们可能只会说一点中文,凭借着西方的教育和培训经验,(在中国就能轻松找到工作)。而今,他们非常希望知道,这样的(经验)是否已经足够了,如果重回中国,是否具有竞争力。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把握到工作机会。这是我听到最多的问题。

标签: 成就世界经理人 职场

相关视频

  • 暂无相关视频
  • 忆恒创源,技术天才的创业之旅

    忆恒创源是几个标准技术天才的创业之举在这3个年轻的技术人员平静的外表下埋藏着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创业激情,虽然创业并不是他们起初的设想,但他们内心的创业种子却让创业成为了一种现实。 查看详细> >

  • 讲述贾磊和他的十字猫的故事

    十字猫是一家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企业。起初,它借助摩托罗拉手机的网上商城,以B2B淘来自己的第一桶金。今天希望在软银的帮助下,利用跨各种手机平台的云助手产品,实现B2B2C的完美转身。 查看详细> >

  • 一个清华退学博士和他的T恤衫(TEEKER)创业

    蓝灿辉,一个清华生命科学专业的退学博士,放弃了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从校园内的打印图片社开始,再到文化衫,直至今天专注于B2Circle的Teeker.com创业。Teeker.com的联合创始人,刚刚北大博士毕业的王瑞的加入,使Teeker在传统产业的创新有了新内涵。 查看详细> >

  • 嘉乐会:高尚的家政服务

    周袁红曾经是央视的记者、制片人,如今却是嘉乐会的创始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走上创业道路?在创业道路上遇到哪些困难以及会有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呢?嘉乐会创始人周袁红女士跟大家讲述她的创业故事。 查看详细> >

  • 新鲜传媒:新鲜传媒的保鲜之旅

    纪中展认为创业分为三种,第一种自己做一个公司;第二种在创业团队里面参与创业,第三种在公司里面把一件事情从无到有做好,也是一种创业。实际上创业仅仅是一种形式,最关键的是你骨子里有没有一种创业精神。 查看详细> >

  • 一个网店创业者的经营理念

    随着电子商务的大潮越来越凶猛,今天的淘宝创业已经不像几年前了,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也在逐渐走向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创业者的诉求将更多。让我们一起看看刘文娟在《谁会成功》中的表现,你认为他这样的淘宝创业者,会取得成功吗? 查看详细> >

  • 一个北漂美编的成功梦

    随着物价的高涨,这些曾经梦想的大城市工作生活是否可以给这些家在外地的孤独漂泊者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感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漂美编王海龙在《谁会成功》中表达的成功梦想, 你认为他在北京会成功吗? 查看详细> >

  • 渠成:中国SEO市场迎来SEO3.0S时代

    在刚刚落幕的2011全球搜索引擎营销大会上,Netconcepts(网络概念)中国区总裁渠成先生独家提出了SEO 3.0S的理念,为中国SEO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与市场机遇。带着什么是SEO 3.0S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渠成先生。 查看详细> >

  • 为了大地的丰收:2011永业生命素粮安天下晚会

    查看详细> >

  • 永业新解创新领导力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BNET的特别节目:《企业管理之道》。今年很高兴请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永业集团的总裁程坦先生。其实程总已经是这儿的老朋友了,我们之前也多次沟通过、交流过,也受益匪浅,但是可能网友并不了解永业集团是从事哪方面的行业,请程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查看详细> >

     

     

    中文大意:

    L:我认为今年的这一次美国之行和去年一样都相当成功,去年演讲是针对在美国工作和学习的人,主题为“怎样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找到工作机会”,显然,去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当时美国的市场环境比中国更加恶劣,因此许多人对中国市场有了兴趣,他们会在中国市场中找寻机会。所以今年,如你之前提到的,我们将主题订立为“回暖的中国招聘市场”,观众数量和热情都相当高涨。

    我认为今年的观众与去年的观众有着一些不同。今年我注意到,海外华侨中,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国的竞争力和商业环境日趋成熟,他们关注的已不再是现在市场中的工作机会有多少,而是自身在这个市场中是否还具竞争力。15-20年前,他们可能只会说一点中文,凭借着西方的教育和培训经验,(在中国就能轻松找到工作)。而今,他们非常希望知道,这样的(经验)是否已经足够了,如果重回中国,是否具有竞争力。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把握到工作机会。这是我听到最多的问题。

    如果你们过去听过我的讲座,我做了很多面向职业机构和MBA学生,甚至大学生的演讲。有一件事我一直都会提到,那就是在中国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中寻找理想的候选人,(无论行业,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职责,)我们把理想的候选人介绍给国际化的客户和公司,这些人具备以下5点要求,(无论行业,职责和职位高低),第一点是双语能力,第二是国际水准,我所指的是强大的软实力,也就是情商。如果你听过我以前的演讲,我一直都在强调这个。第三点是合理的薪资预期,由于在中国,外资公司的薪资及结构正趋向本土化,所以许多公司已经不愿意支付给外籍人士原有的高额工资。(第四点)这些人获得过在中国的市场中的优秀业绩记录和成果,有着非常令人记忆深刻的成就和业绩。对于没有在中国市场中从业过的人,中国的独特市场环境对于从业者来说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最后一个是现实的期望值。如果我们所寻找的候选人都符合这5个标准,不管你是华侨还是海归或是本土人,(都可以得到工作机会)。在华人士不仅具有双语的优势,同时,其薪资也是本土水平。但他们身上具有(以下)的弱点,如果我的手上有一个好公司的好职位,他们得不到此份职业的原因是,当选择管理层职位人选时,他们往往缺乏软实力。他们在职责范围内可能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或是一个好的财务和销售人才,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经理或是执行官时,他们必须具有很强的软实力。比如:领导才能,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大局观和判断力。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情况却完全相反,他们往往在软实力方面很强,由于西方的教育体系,就是这样培育人才的,更为健全,他们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的知识和考试,但是他们的弱点在于除软实力以外的内容,比如他们的中文是否足够好(即便有时候不需要读和写)。关于薪水的问题,他们期望值是否和现实相协调。另外,他们在纽约和洛杉矶或是香港可能很成功,但是他们在中国市场中是否也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和环境,这里节奏更快,有更多的企业,市场更大,更广阔。那么他们在中国市场中是否有合理现实的预期?相对来说这是本土人的优势所在。

     

    关于中国的招聘市场,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是我演讲的主题,如我做的美国巡回演讲,回暖的中国招聘市场,我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回暖。我曾是工程师,我相当喜欢使用数字来说明,可以清晰的表现程度。以1-10来分等级,那么10就是相当活跃。如果你观察中国的招聘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这已经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从2004年到2008年中,我可以说招聘市场是相当活跃的,(以1-10来分等级,那么10就是相当活跃。)那么我就会把这段时间打分为8.5-9分,这是一个相当活跃的数据。但是突然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都是一个打击,由于和我们合作的许多客户,他们是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他们在成熟的美国本土,欧洲和日本市场中受到了影响。突然之间他们开始裁员,或是停止招聘,控制预算,紧缩预算。但从08年第四季度到09年的上半年,市场只能在10分中打到2-3分了,但从去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开始回暖,如果从现在来看,我们在2010年开始,现在情况是8分了,已经不再低迷了。

    一般,我对中国就业市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我不是那种对数据有很多研究的人。中国是一个投资不断增长的市场,有着许多行业,许多公司在中国扩张业务,许多人来到中国投资,如果你认同成长带来机会,那不得不说,对于在中国市场中发展的人来说,其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在中国市场中,你不能只看到机遇,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竞争的问题。因为中国人才市场正朝着越发成熟的趋势发展。第三个因素,招聘方,也就是那些作出招聘决策的公司,他们也变得成熟起来,更为挑剔,他们的标准和预期也会不断上升。总之,对于个体来说,为了更具有竞争力,有能力抓住这个市场提供的吸引人的机会,我们必须不断评估我们的价值所在,并且自我增值。确定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有利位置。如果你只是个平庸之辈,那么你就无法把握市场提供的许多诱人机会。

    不管你是个体或是公司,你必须需要具有成熟现实的意识,能够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这是第一点。例如,在5,10,15年以前,许多公司和个人都很成功,那是因为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好比水涨船高。但是,你必须意识到,虽然这是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但已不能依靠投机而取得成功。也很难只因身处一家好公司就自然获得成功。长远来看,你需要持续的投资,来提升自我,利用你身边的机遇和形势,意识到你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成功负责。我看到太多在华人才在自我挖掘,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利用机会方面过于被动,他们认为公司会照顾他们,或行业会不断的发展,会提供机会,市场会持续良好。中国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就如我所说,人才方和招聘方的标准都变得越来越高。基本上,你能做很多事,最为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你要一直积极向上,不断进步并且想方设法地提升自我。

    我举一些我公司中的例子,我们上海办公室中有约35个人,那些发展更快,学习更快的人,往往是那些积极与我互动,主动与我沟通,向我提问的人,他们试图从我这里学到东西,我认为同在公司的35个人,他们都可以来找我,但是一部分人利用了这样的机会,而其他人并没有积极与我进行交流,这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因为我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的更快。当我和他们一起工作,他们就可以观察到怎样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另一个好例子就是,小事也至关重要。你参加一个会议,你可以参与到会议之中,又或是只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直至会议结束。如果你参与到了会议之中,那么你将获得比会议本身更多的益处,并做出你自己的贡献,当然可能出现其他人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情况,但你至少参与其中,有辩论、说服他人,显示能力的机会。每次,你所做的这些行为都会帮助你锻炼和学习。所以我一直告诉人们,大部分时候许多中国人都害怕犯错误,他们对参与其中抱着消极的态度。但是我对我的员工常说,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没有参与其中,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你什么都改变不了。你不进步,那么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如果你参与其中,虽然犯了错误,或不一定会成功,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你必将从中学到些什么。由于你在训练,在学习,在自我挑战,你可以得到反馈意见,人们会给出评价。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供我谈论,基本上,如果你不主动,不参与,那么什么都不会改变。你需要尝试,即便你犯错误,甚至是不成功,我能保证至少你可以从中学习。在这个市场中,这是相当重要的。由于,这个市场每天都在发展变化,而我们就应该充分得去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与环境。

    我还想说,我和候选人打交道很久了。我给大陆的候选人一个建议,我认为很大一部分的人花费太多时间来思考未来的形势问题,他们希望可以在不同的公司工作,不断更换工作。但是首先你必须了解现在所处的情况,不断总结出许多潜在的机会,你会从中进步不少。我看到许多人,在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公司中打败了知名公司的员工,二流城市的人战胜了在一流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二流学校学生战胜了一流学校学生,本土人打败了海归,没有读过MBA的人胜过了读过MBA的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效的利用了周围有限的机会。而相反,其他人只是原地踏步,没有完全利用周围的资源,人脉,机会环境。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