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慢功夫”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4-01 来源:《创业家》 作者:陈义红

标签:收购

年关,年关,每逢岁末很多企业都得过一个关。这一年得失在哪里,明年的方向、战略是什么,年前这一关能不能想清楚,对很多企业发展包括转型都很重要。

岁末,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这个欧洲人眼中最安全的车终于收入中国企业囊中,让很多中国人十分自豪。这一年中国出现了很多吞并欧洲老牌企业的“大胃王”,我们也是在一年半前收购了日本公司。回看中国这些“大胃王”们在金融危机中抓住的并购机会,令人颇感意气风发。不过任何一个创业家想要的都不是收购这一刻的神气劲儿,收购完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这是每个“导演”都捏一把汗的事儿。

很多企业做成了第一个品牌,会认为第二个品牌不过是复制第一个品牌,经验我有,人我有,市场我有,渠道我有……感觉根本没什么难度在,我觉得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万事开头难。在创造第一个新品牌时,它要求创业家的投入和调整能力要非常强,你一定要全神贯注在这件事情上,你一定要把最好的团队、最好的资源投入在这个品牌上。但是到第二个品牌,你可以做到同样吗?没有最好的团队和最好的资源,新品牌在寻找它的市场定位时会调整得非常慢。

前期反应慢对一个整合中的品牌来讲,有时候就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团队的士气、大家的信心、渠道商的锐气会全部被“反应慢”吞噬掉。

中国企业的决策方式十年来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感觉并没有改变根本的“拍脑袋决策”的习惯。很多大决策前期的调研、管理、测算并没有弄清楚,还是凭着创业家的直觉来定。因为中国市场比较复杂,好直觉是一个优势,但是风险很大,一般企业都会选择用快速来求证这种判断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好企业基本上都是速度快的公司,2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基础支撑了快速为王模式的成功。

这与多数国际公司的发展方式不同。国际化程度越高的跨国企业,它的决策和调整都是比较慢的。前期的充分论证、过程中的小心求证、流程和岗位的高度精细,都支持了它用慢和稳妥的模式来保证效率。在一个成熟市场,大家要比的不是谁能更快,而是谁能不犯错误。中国很多媒体批评跨国企业反应慢而丧失时机,我其实并不赞同,很多跨国公司在一些颠覆性、革命性产品面前不是因为慢而失败,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排斥、拒绝甚至不反应。

吉利收购沃尔沃,仅从两家公司规模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蛇吞象”的模式,这种并购风险非常高。接下来的管理问题很重要,关键要看吉利能不能组合到有国际经验的管理团队。中国公司做国际并购,难度最大的是自身没有国际化的人才。这样,在企业文化对接以及管理模型对接上很难匹配。

跨国整合考校的是两种思维逻辑如何对接:国际企业管理精细,所以慢和稳妥保障了他的效率;国内企业管理粗放,所以快变成了效率的基础。

如何把这两端衔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在全球经济大势阴晴难定的前提下,到底该选择哪一种方式,这是中国“大胃王”们将面临的长考。

(作者为中国动向集团董事长)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