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柳传志:有主人的公司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1-12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家》:这一年来哪些事是您最担心的?

柳传志:当时第一担心的是班子能不能配合好,人留不住班子就不行,留住以后积极性要得到充分调动。搭班子以后互相能不能很好沟通和磨合,这个事顺利以后其他的都顺多了。这个班子建好以后战略、文化都能很好的得到实施,现在比较大的事就是迎接变革的时期是不是能对的上口径。

诚然,从年初阿梅里奥的黯然离去,到柳传志老将出马、杨元庆重归CEO职位,再到八个人的领导班子共作战略决策,5308万美元净利润的扭亏绝非单纯的数字回归,柳传志对这份成绩单“表示满意”也绝非单纯来源于“符合预定要求”。

战略与执行的转折,主人的回归,联想找回了自己的“北”。事实上,柳传志始终没有从联想集团真正退去,与其说此次与杨元庆“柳杨配”打出一记漂亮的“左右拳”,不如说专注于战略与执行背后“由谁发拳”的层面。 

作为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的柳传志,始终希望将联想控股的思想注入联想集团,那就是成为“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大部分国际公司都是职业经理人当家,这些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董事都是独立董事,CEO是从外面请的,谁还替公司设立长远的愿景,这样公司就会做出很多短期行为。”而联想恰恰是“一个有主人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搭建的“班子”才会为联想成为“伟大的国际化公司”的长期的目标而“分任务阶段”,“并坚韧不拔一步步的实现”。

其中的难度恰恰在于联想集团本身是一个国际公司,国际董事会的其他董事们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制约因素。“相对于联想控股其他的子公司来说,在操作上可能要困难一些。但是在中国做就是合适,我们也不完全拘泥于国际的模式。”柳传志说。 

因此,让杨元庆“发拳”是迟早的事情。“联想系”基因铸造了联想集团中国PC巨头的地位,柳传志将其归结为“说到做到”、“尽心尽力”,但其收购IBM PC后,在国际市场重新进入创业阶段,面对商业环境的巨大差异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挑战,“联想系”基因尚水土不服。柳传志当时明确提出,“伟大道路”的第一阶段一定要依靠国外的CEO,但是几年以后还是希望中国人出来担任CEO。

当时他向杨元庆预估的时限是五年,如今不过是提前了一年。 

“我从比较早就不负责战略制定了,2000年分拆以后我的主要工作是把人选对,考察他们做得合适不合适?如果合适就坚决支持,不合适就略加调整,以扶植他们为主。这不单是在联想集团。”柳传志说。

阿梅里奥的离职原因除三年任期已满之外,更关键的,恰恰在其基因“不合适”。相较“联想系”基因来说,阿梅里奥携带的“戴尔系”过于勇猛与独断,而留守的“IBM系”基因则被柳传志喻为“绅士”,言外之意一方面员工对于领导指派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员工完不成任务领导也不怪罪。这与“联想系”的基因格格不入,反映在执行力上则是与战略的脱钩。 

“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边制定战略一边把怎么样去执行想透彻再做决定,这样不仅战略措施每一步都经过了慎重的思考,执行的时候也会更方便、更坚决。”对此,柳传志认为“联想系”基因最为恰当。

“联想系”基因在不断渗透联想集团全球的领导核心,柳传志最初关于“骨干去留”、“国际董事服不服”问题的几点担忧随之消解,与此同时,中国团队在两个季度内完成了扭亏转盈。轻装上阵,剩下的则是如何迎接外部环境的变革、能否对上口径的问题了。对此,联想“先务虚后务实”需要暂时搁置,毕竟二季度景观扭亏,但是上半年的毛利润率毕竟同比由13.7%下降到了10.8%。另外,单纯的缩减成本、提高营销并非一劳永逸的做法。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