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开放与否:腾讯式难题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10-13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战略规划

 

其他人做产品的能力没有腾讯强,所以平台的开放很难为腾讯带来新的价值,但是腾讯能抵挡住平台开放的大势所趋吗? 

问马化腾:距离你心中“互联网之水”的目标还有多远?

马化腾说,“没有具体的数字,因为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马化腾,还有另外一些人也想将自己称为“互联网之水”。一个是李彦宏,在占领了用户的搜索框后,他开始搭建一个更大的社区,贴吧、知道、有啊、百度HI,和腾讯几乎一样全包。还有一个人叫马云,他围绕着电子商务的领域里也七七八八凑齐了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门类,不过他长期坚称自己只做电子商务,所以阿里巴巴的水供应范围有所限制,我们可以称之为“糖水”或者“苏打水”。

要想成为“互联网之水”,拥有系统化的平台战略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什么是平台?用谢文的话讲,就是在它的体系当中,插什么长什么,长什么活什么。

对腾讯而言,IM上的先天优势难以被取代,因为许多中国互联网用户把近一半的时间用在了聊天上。所以,有很多人试图效仿马化腾的多元化经营策略,但是与腾讯公司的经营成果相比,他们的努力全是徒劳。如今,腾讯公司股票市值高达300亿美元,高于阿里巴巴、百度,甚至是两者相加之和。“学腾讯者生,似腾讯者死!”齐白石的一句名言现在被同行转用在腾讯身上,大抵意思是腾讯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学习,但是想要模仿腾讯做出一个以客户端为核心的平台则是死路一条。一句话,腾讯以IM为核心建筑的平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看来已经无法逾越。

“每一个成功都种下了毁灭的种子,这个毁灭的种子不一定能发芽,取决于后面的情况,取决于认识。”谢文分析。

IM的黏性和流量实在厉害,但是如果马化腾躺在既有的优势上睡大觉,那腾讯就危险了,谁又能保证用户永远这么喜欢聊天?在其他的成熟型社会,IM并不像在中国这么受欢迎。

马化腾对此保持着充分的警惕。“再往后发展市场变化还是很快,我感觉每半年都变化很多,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出来。”他对于Facebook和Twitter等新模式的兴起时刻保持关注,并且即使将这些变化融合到腾讯平台之上,“如果说你不随着演变的话,你的平台会老化的,比如说实时通信,如果不拥抱SNS,不把实时通讯和异步通讯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会慢慢完蛋了,现在看国外的通讯其实就有很危险的迹象,大家已经不太用了。Facebook和Twitter会慢慢的分化原来IM的信息量”。

QQ秀这种给虚拟人物穿衣服的增值业务一直是腾讯最大的一块收入来源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具腾讯特点的服务,但就是这款与腾讯QQ结合最紧的产品,也存在被用户冷落的危险。为此,腾讯必须不断开发QQ秀的新模式,比如与时装公司合作来做出最新的时尚款式。

现在腾讯给QQ会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现实生活中的增值,比如提供电影打折卡,吃饭优惠券,低价的正品电子商务产品。这种对庞大用户群进行增值开发的背后,是腾讯精心构建的微支付系统以及虚拟货币系统。

腾讯“水之战争”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占领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腾讯的客户端。大概三年前,腾讯联席CTO熊明华通过调研后发现,用户在互联网的时间里面,聊天占到30%、40%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则是用来听音乐、看电影以及玩游戏等,而用户获得这些服务则都是通过播放器等客户端软件。“从这个战略层面来讲的话,腾讯如果说还是固守在IM这一个客户端软件的优势上面,三五年内互联网用户对腾讯的这种接触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了。”于是熊明华启动腾讯的桌面产品战略,这个战略在随后几年里孵化出诸多广受好评的产品,其中包括影音播放器、输入法、下载、杀毒等。由于腾讯强大的平台能力和不俗的产品品质,再加上腾讯对这些产品没有盈利压力,所以这些绿色无广告的产品很快就做到市场前列。

在IM领域,腾讯一度非常忌惮微软的MSN,为此,腾讯还专门从微软挖来了负责MSN产品的熊明华担任联席CTO,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对手情况,另一方面则起到了削弱对手的作用,不过此后MSN在中国的表现令人失望,不仅在业务拓展上显得不求进取,服务器不在中国的MSN在用户体验上也时而出状况,断网、难以登录等情况不时发生。以至于有一位腾讯前高管在提到MSN时形容,“MSN中国只相当于腾讯的华东区办事处。”目前,MSN在国内IM第二的排名已经被阿里巴巴的IM工具旺旺取代。旺旺的崛起速度奇快,不过这款IM产品主要用于在阿里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目前对QQ的威胁尚且不大。

只要自己不犯错误,腾讯的互联网“水之战”就必然成功吗?

那也未必。

腾讯平台强大,原创产品能力不俗,于是腾讯所提供的数以百计的产品和服务绝大部分出自具有腾讯基因的员工之手,这很容易导致腾讯所创造的虚拟社会出现谢文所说的,“形成了一种氛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这种氛围中自然也包括腾讯最不愿意被贴上的低龄化标签。

从高校里发源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一开始也是纯粹的大学生文化,但是后来Facebook采取了一个关键的举措,将平台向所有第三方服务公司开放,现在的Facebook已经成为一个容纳不同年龄、学历、国籍、文化圈的互联网平台。

“很多组织形态观念、信息传播的渠道,都有很多的差异。有时候你看它不起眼,但细微的差异通过所有人一放大起来,会形成另外一个文化。”马化腾也意识到Facebook开放模式所带来的颠覆性结果。不久前,腾讯在开放的问题上放开了一道口子,首次在Qzone中引入第三方游戏供应商五分钟提供的“开心农场”,不过这次合作并没有让腾讯尝到开放的甜头,“我们几乎全部重写一遍,它的后台根本支撑不了我们这个量级的用户。”马化腾说。

这是一个腾讯式的难题,因为其他人做产品的能力没有腾讯强,所以平台的开放很难为腾讯带来新的价值。但Facebook选择了彻底开放,海量的服务确实泥沙俱下,但是大浪淘沙,最后总是会有真正的价值留存下来。

在谢文看来,腾讯目前对服务供应商有着种种要求的开放只是“伪开放”,真正的开放是统一接口标准,对所有人开放。不过,在其他具有实力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真正开放之前,没有受到真实威胁的腾讯还不会真正把开放放在首要位置。

“开放”实际上触碰到腾讯作为“互联网之水”平台的软肋,那就是如何从一个应用创新的王者,到一个规则的制定者,这其中的规则就包括平台化思维、开放、智能化等。甚至,这些“水”企业要具备引领性的、普世价值的哲学思想,比如Google的“不作恶”,而腾讯身上的低端化、低龄化的品牌印象,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但对马化腾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搜索和电子商务这两个历史难题,尤其是电子商务,在这个还在不断变化,且需要强烈商业感觉的领域,马化腾的跟随策略目前基本失效。马化腾的另一个软肋是广告,两年前他曾经预测广告是未来几年最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但是腾讯低龄化的形象影响到了腾讯网的广告收入,于是他请来了出自广告公司的刘胜义主导腾讯网,刘胜义主管腾讯网期间,腾讯网做出了几个经典营销案例,收入在前期也一度大幅增长,但是在培养媒体最关键的影响力方面,腾讯的新闻、财经等频道并未有所起色。在谢文看来,“网站的一把手是一个广告公司老总,这是错的。你要么就是编辑出身,要么就是管理出身,你如果以销售为导向来做媒体,这个媒体的品位格调已经不行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