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王强:职场小说是“伪书”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09-09-07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职场
作为中国“职场小说”的开创者,王强并不喜欢被贴上“职场小说教父”的标签。不过,他已经学会不再刻意抗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人在职场和人在商场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生存指南”,一如潘石屹所说,“职场小说带给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技术性手段,而创业小说将和我们分享物竞天成的刺激和快感。”

于天上看见深渊

作别以前的圈子,不再受制于圈套,王强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写书、做天使投资人、给一些公司当董事,构成了他目前的主要生活。

“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以前我总是不满足,否定自己的过去否定得很厉害,老是在那里分析错误一、错误二,失败一、失败二什么的,现在我明白可以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但用不着否定现在。”

并不是他在职场受的伤害太深,其实从一开始,王强的理想就破灭了。

在清华读书时,王强的目标很明确。他对时事、政治有着强烈的兴趣,最初的人生规划是想“工程师治国”,通过工程师——总工程师——国家部委这样的路径踏入仕途。

“那时候别人都习惯去教学楼上自习,而我泡在清华图书馆里看书,一面墙一面墙地看,看得最多的是《鲁迅全集》。”他脱口而出:“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野草·墓碣文》)

至此,王强也才恍然明白自己后来在职场为什么那么冷静、虚无了,《圈子圈套》号称“商战宝典、销售圣经”,里面满是内幕、欺诈和切肤的冰凉。

他最终没有走上仕途。尽管他20岁入党,是系里最早的四个学生党员之一,同一个党支部开会的人,如今已有省部级的高官。“大三那年,中国发生了一些事,纷纷扰扰的背后充满了圈套。我看到参与其中的人要么利用人,要么被人利用,其中绝大多数人是被利用的。很多事无法解释、也无法评价,于是我觉得应该走公司、职场的另外一种仕途。”

受《艾柯卡自传》的影响,王强把销售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我骨子里有几分清高,不喜欢跟人搞关系,所以觉得自己适合做销售。”

这位有些天真的“政治人才”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做销售的人,特别是做大项目、大客户的人,政治上都比较敏感。换句话讲,都比较懂政治,也会搞政治。因为你必须从深层次去分析客户高层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利害冲突,也要对自己内部有个清晰的把握,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

《圈子圈套》记录了内心是个虚无主义者的蜕变及堕落。

他陪客户游山玩水,但生意没做成,初出茅庐的青涩在书中化作小薛。他有些书生气,这像邓汶。霸气的一面则投影在俞威身上。“我以前在商场上、在公司里竞争时,很多时候就是俞威那种做派。《圈子圈套》开始时俞威跟客户联手,狠狠玩了洪钧一把,直接导致洪钧下台,现实中我就是这么做的。”

更多的时候,王强是隐忍、克制、拧巴、永远在权衡的洪钧。他曾被架空到手下只剩一个秘书,身为老板却没有决定权,郁闷到在上班时间脚踏布鞋、身穿老头衫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呆,但最终他与上级的上级联手,把老外赶跑了。那是王强职场生涯中最得意的时刻,这段经历也构成了《圈子圈套1》的结尾。

但他像洪钧一样,时刻感觉到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分裂,永远在受排挤、挣扎和压抑,背负着沉重的东西。“职场就像一条大河,大家都在随波逐流,但也有不同的境界。第一层境界的人就像河里面漂着的西瓜,浑浑噩噩、懵懵懂懂,无所谓痛苦;第二层境界的人能抽出身来观察自己的生存状态,会难受、挣扎、痛苦;第三层境界近乎于禅,看透了,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他清楚自己也在随波逐流,但他没什么不甘心,他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坚持的东西,能耐心等到各种条件成熟做自己想做的事。”

至此,你也可以恍然了,原来这是一出职场“潜伏”版。

新书《创始人》讲了一群人创业做“九帮网”的故事,同时也是本创业百科指南。虽然书商硬把它包装成“中国创业小说的开山之作”,却仍然落入了《合伙人》、《不得往生》甚至“赢在中国”之类的创业写实和励志俗套。

王强向往水的境界,“金木水火土,水是最强大的,因为水柔软,在压力下它会散开、会反击,但它始终是自己,不会被任何东西压垮。土不一样,它拧巴,它要么被别人捏成泥巴,要么被扬弃,值得欣慰的是无论它被扔到哪儿,它还是土地的一分子。”

他曾经是“金”,表面光彩照人,但说化就化了;一度是“木”,似乎枝繁叶茂,但根基并不牢固;有时是“火”,看上去气势很盛,但一盆水泼上去就没了。他现在很“土”。王强抬起手,在空中模拟水的流动。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