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王强:职场小说是“伪书”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09-09-07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创业 职场
作为中国“职场小说”的开创者,王强并不喜欢被贴上“职场小说教父”的标签。不过,他已经学会不再刻意抗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人在职场和人在商场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生存指南”,一如潘石屹所说,“职场小说带给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技术性手段,而创业小说将和我们分享物竞天成的刺激和快感。”

作为中国“职场小说”的开创者,王强并不喜欢被贴上“职场小说教父”的标签。不过,他已经学会不再刻意抗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人在职场和人在商场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生存指南”,一如潘石屹所说,“职场小说带给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技术性手段,而创业小说将和我们分享物竞天成的刺激和快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人在职场和人在商场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生存指南”,一如潘石屹所说,“职场小说带给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技术性手段,而创业小说将和我们分享物竞天成的刺激和快感。”

这话是老潘对于王强的新书《创始人》的推荐语,却一下子把王强从职场小说的混乱江湖里摘出去了。

作为中国“职场小说”的开创者,王强并不喜欢被贴上“职场小说教父”的标签。不过,他已经学会不再刻意抗拒。在夏季的最后一个午后,他对《中国企业家》说, “只是个称谓而已,人家叫你什么不一定真把你当作什么,你也不要真把自己当作什么。同样,人家把你看作什么、定义成什么,你不要就认为自己真是什么了。” 颇有些阅尽千帆的淡然。

但最初,王强也做不到如此超脱。他自嘲虽然在职场历练了很多、见识了很多人的嘴脸、被人下过绊子、也给人下过绊子,但依然“拧巴”。

他总结说:“中国的职场太拧巴,所有人都不专业。打工者在学习打工,管理者在学习管理,老板也在学习怎样做老板。”《圈子圈套》三部曲某种程度上便是这种“拧巴”的产物。在这系列半自传体的小说里,四个男主角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但他没想过开创什么小说门类,甚至觉得“职场小说”这个词有点可笑,根本达到不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境界。“像《杜拉拉升职记》这种,就是第一层的东西,它像一幅速写、白描,告诉了没进过外企的人那是什么东西,但并没有告诉人们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所以它只适合刚毕业的女孩子。”

说这话倒不是王强同行相轻,《圈子圈套》再畅销,也比不上《杜拉拉升职记》21次加印、突破80万册的销量,还改编成了热门话剧、电影和电视剧。

他承认,“第一层也有好处,人在职场,如果不能把自己提升到第三层次,还不如干脆停留在第一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最难受的、最痛苦的,就像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那是最惨的。”

王强改写创业题材也许不是偶然,职场小说的老枪们都开始转型:《输赢》的作者付遥转写历史小说《猎天下》,《浮沉》的作者崔曼莉推出民国背景的《琉璃时代》。王强说,“我相信职场小说还会有人写、有人看,只是我总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圈子圈套》一直在告诉读者如何在职场做好一只‘蚂蚁’,可是人除了做一只‘蚂蚁’,其实还可以努力去做一个自由的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